林嘉祥应是对网络“贡献”最大的人之一。他一口气贡献了好几条经典网络用语。其中被网民们提炼的用语有:“我就是干了”、“和市长级别一样高”、“屁民”等。
刘功臣委员替他辩解说,事后警方调查显示,林嘉祥只是问了小姑娘“在哪里上学”之类的话,“问的时候拍了小姑娘一下,喝酒了手重嘛”;同时警方调查了156个目击者,他并没有说“交通部派来的,和你们市长级别一样高”那句话。
至少录像上显示,林嘉祥一口气说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话,就算只说了其中一半,那也是很了不起的演讲了。而这样的干部,在刘委员眼里是一个“很好的干部”,我真不知道那些“一般好”的干部,甚至“不太好”的干部,都是些什么样子。
我倒是理解刘委员说的“他就是个倒霉蛋”。站在官员的立场看,所有被网络人肉搜索出来的官场丑闻都不过是倒霉而已。有没有比南京“周至尊”更生活奢侈的官员?有没有比林嘉祥更“重”的手拍在小姑娘的身上?有没有比他更惊人的恐吓语言?
这种“因为有比我更坏的,所以我就不算坏”的逻辑,正是很多贪官心安理得的理论基础。但正义不是这样要求的,法律也不是这样设计的。只要你犯的事情属实,就没有冤枉你。至于倒霉不倒霉,只要世界上还有犯了错误没有承担责任的人,还有犯了罪逍遥法外的人,所有受到处分的人、进了监狱的人都可以认为自己倒霉。
最有意思的是,刘委员认为,“我觉得现在的公务员是弱势群体”。大概很多官员都和刘委员一样没弄明白。公务员尤其是其中的官员,的确是与众不同的。首先,你们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而不应拿别人钱财来欺负人。其次,最重要的是,你们手里掌握着纳税人的授权。一个农民工喝醉了酒可能也会说“你们算个屁”,但大家都知道他只是说说而已;而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他说的话就可能是真的。
最要命的是,刘委员认为,林嘉祥事件是受部分“仇官仇政府”的网民煽动的结果,并顺势得出结论说,“目前国内整顿网络的力度远远不够”。“仇官仇政府”,听起来吓人,体现了刘委员的“仇网络”。好在已有人论证过了,所谓的“仇富”只是“仇腐仇贪”。网民们并非“仇官仇政府”,痛恨的只是权力被滥用的现象。如果早一点加大力度“整顿”网络,林嘉祥这样的“好干部”可能是被保住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官场的骄横跋扈只会因此而增多。
如此而言,难道要整顿网络之初衷是为了保住“好干部”林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