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大夫第”今朝“桃李园”
大夫第座落在利溪镇南1公里处。伍氏家族自湖广入川后,在贵州作官的伍善甫(伍雲虬)的生父伍桂芳,附贡生,被清庭貤封为朝议大夫;伍善甫的祖父伍德全,贡生,以及伍善甫的养父伍兰芳,廪贡生,均被清庭诰赠为朝议大夫。皇上笔赐“大夫第”牌匾一方,赐白银二十万两,门前百米处竖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大石碑刻一面。(“顺庆府志”“蓬安县志”“伍族家谱”民间传说可考)。一门三贡生三大夫,利溪伍家一时荣耀至极,以其官声财力,自是尽力修造故宅,以光耀门庭,其设计、用材、施工非常讲究,显赫一方。建为穿木结构,章檐歇山式房顶,有朝门、拴马桩、前厅、正厅、左右廊道、左右厢边、左右书房、左右四季花厅、后厅、十六个天井、左右水井、厨房、伙房、左右风道纳凉亭等组成,占地面积近十亩。为宏扬前辈功绩,后孙伍沛亭组织改建前厅和朝门部份,对准中轴线,三拆三建,当地流下一段佳话“伍沛亭修朝门,背(亏)银二万好几”改建后的“大夫第”,设计别致,布局精美,气势辉宏。红墙绿瓦,班鳌做脊,雕龙刻凤,栩栩如生。小溪河水,形似玉带绕门前,入长唐河注入嘉陵江,亭前院后,紫竹、松柏茂盛密,门前两棵红桂树,高大参天,终年四季鸟语花香。驻足望去,顿觉:“虽非天上神仙府,自是人间富贵家”。 历经清朝,民国以来,伍氏家族,从这里走出了伍德全、伍桂芳、伍兰芳、伍非白、伍玉文等百余名“文武”才子。 人世推移,沧桑更颜,一九四九年解放后,大夫第收归人民政府。五0年建军人学校,五二年改为利溪小学至今。历经百余年来,因水、火之灾,文革期间拆改,已失去部分原貌,但踪迹犹存。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于一九七六年在此确立了中心校(小学附设初中)。经过“普九”“普实”进一步加快了对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政府曾三次拨款修建了校舍,而今是:楼房林立,绿荫遮校,花香四溢,环境幽雅,师职力量雄厚,现代化设备齐全,教舍宽敞,足以容纳二千余名学子在此就读。五十多年来,由于管理有方,施教得当,考试考核成绩名列前茅,曾多次受到省市县级表彰和奖励。这里不仅是读书的校园,更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本镇及周边乡镇,从这里毕业的近万余名学生,从事祖国工、农、商、学、兵、政等职业的遍布全国各地,如留美博士沈高中,内江师院党委书记彭家礼等。实可谓:“桃李满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