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电业局体制矛盾亟待破解 目前,泸州电业局体制机制问题突出,矛盾尖锐,亟待上级主管部门调整改革。泸州电业局属于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管,所以不清楚省内其他市州情况是否也相似。 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有: 1、员工分类制设置不科学。单位内部管理等级森严、梯次性强,依据员工的全日制学历依次划分为A类、B类、C类等由好到差的多个类别,并且一次性定终身,即使员工后来通过继续教育取得更高学历也不认同,只通过职称评定才与工资待遇相挂钩,难免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事业心,缺乏更多的晋升空间和工资待遇提升机制。而一般在政府部门,职工后续取得的学历都有政策规定可以微调工资。所以恳请上级领导本着“关心员工、培养人才”的原则,为底层员工多考虑,实行学历、职称挂钩工资福利的双轨制,并通过建立考核提拔、择优晋升晋级机制等办法,从多角度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让员工特别是C类员工有想头、有盼头、有奔头。 2、不同类别之间分工不合理、收入差距大。目前,A类、B类人员是以年薪来论的,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各种考核奖励的同样也差距大。而C类人员工资只有一两千一个月,听说以后不打加班了还要减少,而生活补贴本来不多也一次次地减少,最终要取消补贴改为直接吃工作餐,这让人咋个活法?像在政府部门,正科领导与科员间的工资差距每月也不过几百、一千多,电力部门C类与B类的差距就达几千甚至上万,不同类别的工作人员收入差距实在悬殊太大。相反,C类人员往往是工作干得最多、最辛苦的,因为A类、B类人员很多都资格老、职务高,一些人还业务不熟、得过且过,上司也不怎么管得住他们,所以很多工作都安排C类人员来干,让其他人游手好闲。工作量又大,工资待遇又低,因为身份问题在单位还不被人看得起,C类人员拿着最低的工资,帮忙干了许多本该B类、A类人员干的事,而且很多还是一线的脏活、累活、苦活,造成了C类人员心理上的极度不平衡,有种被欺压的感觉。目前C类员工不在少数,在城市生活压力大,所以恳请上级领导切实体恤基层疾苦,为C类员工多着想、多分忧,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产生活,调整和改革工资收入分配制度,适当缩减收入差距,实行合理分工减轻工作压力,以平衡C类员工的心理,促进大家团结协作。 3、有违国家劳动合同法。除了年休假、产假,员工没有事假、病假可言,若有事请假只能用年休来抵扣,否则要被扣工资。这个似乎与国家规定的劳动合同用工法不符吧,一般一年中事假、病假不超过规定的天数都是可以的,哪里还有请假扣工资的道理?所以恳请上级领导为基层员工恢复正常的带薪休假制度,保障员工的权益不受侵犯。 4、存在违规违纪行为。不少单位领导、管理人员无视工作纪律,一方面在单位正常任职、领工资,另一方面堂而皇之地在别的地方从事第二职业,经商做生意,甚至有的还以后者为重,拿着单位的工资根本不怎么管单位上的事。领导多次劝说无效,拿这些人没有一点办法。所以恳请上级领导加强内部管理和行业整顿,规范电力部门的服务行为,树立好良好的自身形象。 5、滋生贪污腐败行为。有的管理者利用职务、职权上的便利谋私利,向管理对象变相收取好处费,或者把某些项目资金、工作经费,以及本该发给员工的奖励、福利等等巧妙地往自己腰包里塞,损害了管理对象、员工和公司集体的利益。所以特恳请上级领导严肃查处贪污腐败分子,肃清害群之马,纠正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电力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