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芦山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已进入高效建设、整体提升的攻坚阶段。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四川负总责、地方为主体”的重建新机制,牢牢把握科学重建、民生优先的原则,严格实施重建总体规划,扎实推进重建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不断壮大产业发展实力,促进灾区群众奔康致富,是雅安市灾后恢复重建的突出特点。(4月20日人民网) “4.20”地震发生后,中央首次将灾后恢复重建的“指挥棒”交给了四川。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实现“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重建目标,出台了省内对口援建工作方案。芦山地震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抓住灾后重建大机遇,带领灾区群众打重建“硬仗”补发展“欠账” 全力“后发追赶”,灾区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泛参与的灾后恢复重建,用群众的办法解决群众的事,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今的雅安,正在废墟上进行着重生。住房重建、产业重建、基础设施重建……雅州大地各项重建工程遍地开花。行走在雅安农村,漂亮美观的重建新居、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雅安农村的改变令人惊喜。走进芦山地震灾区,我们见到的是村庄变景区、农田变公园。如果说,芦山地震救灾时期的英雄壮举再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那么灾后重建这一伟大历程,使这一精神又丰富了新的内涵,走出了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子,让党中央的科学重建要求和民本情怀,在芦山灾区生根结果,感奋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