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95|评论: 4

[教育天地] 教子当如林则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2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时候,常听母亲念叨一句话,生的儿女不如我,要的东西干什么,生的儿女强过我,要的东西干什么。开始我以为这话是母亲自己说的。后来到福州参观林则徐纪念馆,墙壁上赫然写着他的教子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子孙要是贤德而聪慧,把钱留给他反而堕其斗志;要是愚蠢而懒惰,留的钱越多,越是麻烦过错。
  近日,读到一篇清代人写的《治家格言》:“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儿孙祸也小。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家训如白话,不用解读,浅显易懂,与林则徐的家训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字经》里的“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以前以为就是子女不好好读书是父辈过错的意思。现在认真研读,感觉别有深意。或许,还应包括子女长大后没有好好做人、好好做事等,父辈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官员如何教育子女及亲属,历朝历代都是个问题。汉代名臣刘向给儿子刘歆写《戒子歆书》,既语重心长又措辞严厉,告诫儿子“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要做到“恐惧敬事”,不要忘记,“吊者在门,贺者在闾。” 宋代黄庭坚曾作《家戒》,“以为吾族之鉴”,因为他曾亲见“衣冠世族金珠满堂”,不数年间,已呈败象,又越数年,已是明日黄花,门庭破落。这大概就是“富不过三代”的民间谚语之意。而宋徽宗时期,更是由于大小官吏腐败无能,各种“高衙内”专横跋扈、欺压百姓,成为“靖康耻”的重要原因,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学林则徐,学什么?大抵有两条,一是管住自己,二是管教子女。林则徐一生“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严于律己,清正廉明,不敢逾矩。教子更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有口皆碑。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既管不住自己,骄奢淫逸,任性滥权,又教育不好子女,放任放纵,为其狐假虎威、招摇撞骗站台,成为其贪欲无度、非法敛财的代言人和保护伞。
  前不久,有位市委书记被查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儿子和小舅子在其管辖地搞工程、做项目,大搞权钱交易、买官卖官,把好端端的官场和市场都搞乱了,自己最终也把持不住,断送了好端端的前程。儿子在老子眼皮底下胡作非为,父亲岂能不知?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推波助澜,其结果必然是沆瀣一气,父亲成了儿子的坏榜样,儿子成了老子的负资产。
  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干一番事业,都需要一大批真抓实干、清正廉明的党员干部,需要一大批奋发有为、创新创业的时代青年。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妨把林则徐的话当作一面镜子,时常照照,自警自励,按党纪国法的要求管好身边人。这样,就不会被所谓“官二代”的教育问题所困扰,不会被“我的爸爸是某某”的负面新闻所烦恼,更会成就为官廉、儿孙福、口碑佳的美好人生。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11日 04 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6-3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5-6-7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发表于 2015-6-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5-6-8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值得收藏··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