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精美了,看这人物图案,简直是栩栩如生。看这碑上的对联,没有一副是相同的。”6月17日,西充县第三次文物普查野外作业组在多扶镇马槽沟村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座被称为“徐家祖坟”的古墓群,作业组组长、西充县文化馆馆长庄为充兴奋得连连称奇,并与普查员一道,清点古墓群的数量,测量墓碑的尺寸,记录墓碑上的主要内容。 6月23日,记者来到马槽沟村采访,90岁的村民徐继东、74岁村民徐继林向记者介绍了有关“徐家祖坟”的一些情况。马槽沟村的老地名叫“多宝场磨盘山下青苔溪小坝子徐家”。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在多扶一带作战时,还在磨盘山上磨面、在小坝子造船。徐家在当地是望族,尤以徐占彪最为有名。“徐家祖坟”有古墓20余座,大部分保存完好,有的古墓被盗窃。 徐占彪,字崑山,1840年出生于西充县鸣龙镇宫子山村人,在多扶镇马槽沟村徐家长大。1860年(清咸丰十年)投效果勇营。因战功,由士卒升千夫长、分统、参将,得到清军统帅左宗棠赏识。1876年随左宗棠赴新疆讨伐阿古柏,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瓜分新疆天山南北部的阴谋,而且迫使沙俄归还了武装占领的伊犁。1882年,清廷因徐占彪在捍卫祖国主权的斗争中战功卓著,擢升为巴里坤总兵。1889年,徐占彪因病被奏准回归故里,1892年病逝,葬于多扶马槽沟“徐家祖坟”。清廷在南充西桥河赐建“提督军门崑山徐公讳占彪神道”金字牌坊1座。 在马槽沟村,记者看到较为完好的徐占彪旧居,遗憾的是,在“徐家祖坟”没有找到徐占彪的墓。不过,记者在这里看到一对夫妻完好的分葬墓。该墓建于清道光十年(1831年),两墓相距10米左右,均有陪葬墓。妻子的墓在左边,墓碑碑板正中是“待诰享年七十二寿徐母谥懿……”;碑眉上刻“克昌厥后”;碑肩左右分别刻“山明”、“水秀”;碑联为“物华天自在,人杰地斯灵”。墓碑上的人物、花草雕刻十分精美,比例匀称、雕工精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在该古墓群,记者还发现一座单体墓,49岁的墓主人被称为“振威将军”,官至从一品。该墓修建于清乾隆年间,碑眉刻“宠渥丝纶”,碑联为“薇章光令绪,岁泽焕卢功”,可惜该墓已被盗。 在东岱乡六村发现的古墓群中,最为珍贵的是有一座清代二品官员的墓葬,及两座精美罕见的龙碑、凤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