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踏踏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这是时下百姓对某些机关干部工作的概括。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部分领导干部的工作现状。慵、懒、散、奢”正日益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难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是人民群众集中反映政府部门在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方面存在的“四难”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推动干部队伍勤政建设势在必行。 以勤政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治理“庸懒散”。目前我国治理庸政懒政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问责机制不健全,问责流于形式,同时治理庸政懒政基本上采取上级监督下级的方式,缺乏公众监督,无法取信于民,无法真正取得实效。因此,要引入竞争机制,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形成竞争择优的管理机制,特别是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增强干部勤政的动力;实行有效的问责制度,增加压力,倒逼干部积极进取、勤于工作,治理“隐性失职”行为;明确细化考评方式,增强干部勤政的活力;同时,完善公开制度,给予公众对领导干部的任命、升迁乃至考核、评价的实质性监督权力,畅通监督诉求渠道,增强干部的危机感、责任感。 “政如农功,不勤无以成事”,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工作当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实现胡锦涛同志“党员领导干部要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殷切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