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北面的天安门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叫“承天门”,寓意奉天承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并更名为天安门。
天安门通高33.7米,下面的城台建在高1.59米,面积2000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基座上。城台共高14.6米。城台上是金碧辉煌的重檐歇山顶城楼,宽9楹,进深5间。9、5二数象征至尊。城楼上60根巨柱高耸,金砖铺地,南北两面菱花格扇门,天花门拱和梁枋上绘满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和金龙彩绘,城楼正面有五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仅供皇上出入。城楼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河上有5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金水桥。城楼前两对雄健的石狮和挺秀的华表巧妙地相配合。天安门两边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这些雄伟的建筑与天安门浑然一体构成了天安门广场, 成为北京的一大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