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634|评论: 2

[生活•情感] 【姓氏】百家姓之蒋姓探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4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百家姓》里,蒋姓列第13位,但是蒋姓在得姓后的一段时间内,其族人并不是很多。
    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在“九侯五牧”时期之后,蒋姓迅速兴盛于南方,成为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
    据统计,如今河南境内的蒋姓人口已经不多,蒋姓人口在全国的分布以四川和江浙为最多。更多资料:家谱-蒋氏家谱网
    迁徙
    被楚所灭蒋姓外迁
    蒋姓起源于今信阳市淮滨县,但是兴盛主要是在南方,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
    蒋国被楚国所灭后,蒋姓族人除部分留居河南外,大部分外迁。淮滨中华蒋氏祖根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尤新峰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这也是如今淮滨县蒋姓族人很少的原因。
  “那时候主要往两个方向外迁,一支西迁至陕西,一支东迁入山东。”尤新峰说。
    根据蒋姓族谱记载,山东一支繁衍较盛,以博兴、寿光蒋姓为代表,其族人以“乐安”为堂号。
    天下无二蒋尽是九侯家
    到了东汉初年,蒋姓族人开始南迁,这一次南迁主要跟蒋姓历史上的一个事件有关。
    东汉初年,逡遒侯蒋横蒙冤被杀,其九子避难四方,其中多数散居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南方地区,并且成为当地的开基始祖。汉代以后南方的蒋姓,大都出自蒋横的子孙,因此便有了“天下无二蒋,尽是九侯家”的说法。
    据史料记载,唐朝初年,有蒋姓将领落籍岭南为官,蒋姓随之入闽。
    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入闽,随迁的也有中原蒋姓族人。五代时蒋翊的后人蒋显,在今宁波出任四明监盐官,其后代文人蔚起,成为甬上望族。宋代蒋姓比较出名的便是刑部尚书蒋岘,他以清廉著称,归家后定居于奉化,为奉化蒋姓始祖。
    元末居士蒋仁杰因避乱迁居浙江奉化武岭禽教乡(今溪口镇),以耕读传家,他便是蒋介石的血缘先祖。
    明代,蒋姓族人蒋毅庵随郑成功入居台湾,并担任副总之职,应为最早迁台的蒋姓宗亲。
    清代以来,很多蒋姓族人自闽粤等地迁居国外,尤以新加坡、印尼居多。
    郡望堂号
    两郡三堂世家大族
    东莱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治所在今山东掖县,东汉时期移至今山东黄县,晋朝时改为东莱国,南北朝时又分为东莱和长广两郡。
    乐安郡:东汉质帝时除乐安国为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南北朝时移至今山东广饶,隋朝时废郡。
    乐安堂:周公旦三子伯龄在受封蒋地(今河南淮滨)建立蒋国,蒋国被灭后,其子孙以国名为姓,后人一支迁到乐安(今山东邹平),发展成了望族。
    九侯堂:东汉初期,蒋横蒙冤被杀,光武帝刘秀为其平反后对他的九个儿子就地封侯,蒋姓因此有“九侯”堂号。
    钟山堂:东汉时期蒋子文因剿匪战死,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在钟山上为其建庙立祠,专门派人奉祀他,蒋姓因以钟山为“号”。
    分布
    得姓之初人口不多
    在《百家姓》中,蒋姓列第13位,但是蒋姓在得姓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并不是很多。
    尤新峰认为,蒋姓得姓初期之所以人口没有快速增长,主要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
  “秦朝时期,战乱纷纷,为避战乱,蒋姓族人四处流散,这是蒋姓人口一开始并未增长的根本原因。”尤新峰说。
    至两汉,社会较为安定,蒋姓族人辗转迁徙到山东、江浙、两湖等地,人口开始迅速增长。据一些蒋氏宗谱记载,当时全国的蒋姓族人有5万多。
    到了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生存条件较好,蒋姓人口有了大幅度增长,这时期已达16万人。
    蒋姓繁衍江浙为盛
    宋元时期,全国蒋姓族人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湖南一带,随着蒋姓族人入闽为官,广东、广西也分布着大量的蒋姓族人,全国蒋姓族人分布基本形成了江浙和湘桂两大板块。
    明清两代,江浙、广西、湖南仍为全国蒋姓族人较集中的地区,不过范围更加广泛,北方的陕甘等地的蒋姓人口也逐渐多了起来。
    尤新峰说,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如今蒋姓是在中国姓氏人口中排名第43位的大姓,人口达6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0.47%。
    根据统计,蒋姓族人在全国分布范围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和江苏。这3个省的蒋姓族人大约占蒋姓总人口的42%,而四川的蒋姓人口独占17%,为蒋姓人口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川渝湘、江浙为中心的蒋姓聚集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6-26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蒋 氏 探 源

史载皇帝(轩辕氏)本姓公孙,因久居姬水之源而姓姬,皇帝共生25子,分其为姬、祁......等十二姓,后稷继承姬姓,后稷之后代建立周朝。周公吊二叔之不成,故封亲戚,以蕃屏周......凡、蒋、邢、茅、昨、祭周公之胤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即周成王幼时的辅政王周公旦,把自己的亲戚分封为诸侯,以保护周王室。其中,把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姬伯龄封为蒋国(今河南省固始县蒋集一带)的国群。东周末年,群雄割据功伐,楚国吞并蒋伯龄居蒋的子孙,哀封国之亡,世代以蒋为姓氏《中国姓氏寻根》,由此蒋姓始传。

据上述史载可以判断:今日华夏蒋氏宗嗣传人,均为上古皇帝、后箩周公之后代。

据史书记载,17世纪中叶,清王朝发动人口迁徒,一大批湖广民居,被强行迁入四川开发生衍。考《潼川府李条湾入川族谱》,蒋氏宗族约于此间的1605年-1607年,由湖北省麻城、教感一带迁入四川北道潼川府三台县。本谱一代祖蒋思洪,既于此部带蒋才正、蒋才伟二子迁入四川三台县穆家场居住(当时清政府划给九条沟的田地耕种谋生)。此后蒋才正生10子。其中9子封侯(潼川府曾建有蒋氏九侯祠),本谱所载世系,为蒋才正之后十子的后裔。至蒋代鸿之后蒋国勋时,三台县李条沟湾建有蒋氏清光寺祠堂,蒋氏前辈排定《蒋氏宗派流宗》。

入川后,蒋氏人丁繁衍很快,人多则显地少,为了寻找空间谋生,本族谱蒋盛芬、蒋盛华兄弟主动迁居盐亭县两河场赵家坝,后又迁巨龙镇凤林村玉皇宫(今三村八队),佃赵宗商兄弟土地40于亩,耕种谋生。本谱以迁居盐亭县巨龙镇蒋盛芬兄弟和堂弟蒋盛龙(由三台迁巨龙)为一代祖,录载其世系。

发表于 2015-6-26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蒋 氏 探 源  史载皇帝(轩辕氏)本姓公孙,因久居姬水之源而姓姬,皇帝共生25子,分其为姬、祁......等十二姓,后稷继承姬姓,后稷之后代建立周朝。周公吊二叔之不成,故封亲戚,以蕃屏周......凡、蒋、邢、茅、昨、祭周公之胤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即周成王幼时的辅政王周公旦,把自己的亲戚分封为诸侯,以保护周王室。其中,把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姬伯龄封为蒋国(今河南省固始县蒋集一带)的国群。东周末年,群雄割据功伐,楚国吞并蒋伯龄居蒋的子孙,哀封国之亡,世代以蒋为姓氏《中国姓氏寻根》,由此蒋姓始传。  据上述史载可以判断:今日华夏蒋氏宗嗣传人,均为上古皇帝、后箩周公之后代。  据史书记载,17世纪中叶,清王朝发动人口迁徒,一大批湖广民居,被强行迁入四川开发生衍。考《潼川府李条湾入川族谱》,蒋氏宗族约于此间的1605年-1607年,由湖北省麻城、教感一带迁入四川北道潼川府三台县。本谱一代祖蒋思洪,既于此部带蒋才正、蒋才伟二子迁入四川三台县穆家场居住(当时清政府划给九条沟的田地耕种谋生)。此后蒋才正生10子。其中9子封侯(潼川府曾建有蒋氏九侯祠),本谱所载世系,为蒋才正之后十子的后裔。至蒋代鸿之后蒋国勋时,三台县李条沟湾建有蒋氏清光寺祠堂,蒋氏前辈排定《蒋氏宗派流宗》。  入川后,蒋氏人丁繁衍很快,人多则显地少,为了寻找空间谋生,本族谱蒋盛芬、蒋盛华兄弟主动迁居盐亭县两河场赵家坝,后又迁巨龙镇凤林村玉皇宫(今三村八队),佃赵宗商兄弟土地40于亩,耕种谋生。本谱以迁居盐亭县巨龙镇蒋盛芬兄弟和堂弟蒋盛龙(由三台迁巨龙)为一代祖,录载其世系。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