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98|评论: 0

[生活资讯] 【甜城故事】之“白马”传说内江白马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30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马古镇。
去年5月20日,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黄石村一建筑工地施工爆破后,发现大型墓穴。经专家现场勘察,共发现 3 座大型古墓。墓道两侧有浮雕动物图案,墓中两侧为圆雕斗拱立柱,并施朱红彩饰。根据墓穴特点,推断系东汉晚期所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跟这处墓穴一样,白马镇也有悠久的历史,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白马”二字的由来,便是其中一个。
白马显灵 麦穗重生
据传,白马镇原名茂市镇,向来有“搬目连”(是清代以来广泛流行于四川各地的影响最大的连台剧目体系,各有48本之多 ,俗称“搬目连”或“搬东窗”)的习俗,戏台分别搭设在镇西南之晒糖坝,东北角之柴市坝,正街东头之黄桷坝。距晒糖坝不远,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每年种小麦上百亩,皆丰收。
相传在某年丰收之前,晒糖坝正搬演《目连》戏时,突然发现那片麦地被糟蹋了,细察有马踏迹象。人们于是在夜间窥探,果然见到一匹白马在田间啃食麦穗。“逐之忽不见,一连几夜如故。”麦农们于是请教戏班掌教师,掌教师作法查出是“白马老爷”显灵,只能供奉,不能驱赶。麦农们遵照掌教师的指示,立即到麦地对天祭祀“白马老爷”,并将其地取名“白马沟”。从此太平无事,麦穗重生,并获得丰收。
次年,“搬目连”在黄桷坝搭台,麦农们以为“白马老爷”有灵,便商同会首集资,在黄桷坪正对戏台方向,塑一白马,常年供奉,以保地方平安。白马塑像面向沱江码头,往来停泊商船云集港湾,船入港时必须用篙竿撑进,形如拱手,入夜所停船舶灯火通明,宛如“白日千人拱手,晚来万盏明灯”朝贺白马老爷,此后,该地就被称之为“白马台”。
神像突来 白马庙成
后来,一次水汛,从沱江上游冲来一尊身着铠甲的无头雕像,冲到白马台外的河边就停了下来,人们见是神像,就从河里捞起拾掇出来,准备配上头部供奉,但却不知配谁的头像好。向戏班掌教师请教,掌教师说:“既然他是冲到这里停下来,想必和这白马有关。”当即把古时与白马有关的将军一一列出来,通过掷卦选定了三国时期换乘刘备白马被误杀的庞统。
确定是庞统后,黄桷坪的居民再次集资,在白马雕像后方修庙供奉庞统,题其庙为“靖侯祠”。当地其他群众和来往客商,对祠庙名称不甚理解,只知庙在白马台,即直呼为“白马庙”。平时庙内是粮食市场,楼层下面是骡马市,圹坝为盐、炭和船帮物资集市交易所在,凡来赶集者,大都直达此处,说是赶“白马庙”。久而久之,“白马庙”就成了“茂市镇”的俗称。
1942年,茂市镇划分为仁茂、义茂、礼茂三乡,以集市为“仁茂镇”。1952年,正式定名为“白马镇”。
历史远去 古韵犹存
如今的白马镇,白马台所在的位置被建成了恩波广场,白马塑像也是重新设计安放的。当年“白马沟”地名还在,但它所指代的地点如今名为“田坝街”和“五星街”。据白马镇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拥有清朝建筑的田坝街和五星街,是内江市仅存的保存完好的几处老街之一。“其他的基本都拆得差不多了,我们目前正在做方案,希望能把它们保护起来,这些都是珍贵的文物啊,见证了白马的历史。”
在田坝街和五星街上,时光仿佛是静止的,置身其中,让人有种“街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错觉。那些木窗木门,那些黑瓦青砖,那些路上的青石板,老人脸上的皱纹,孩子口中的啼哭,斜射进老街的阳光,在某个瞬间定格,凝固成永恒的风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