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333|评论: 38

公然发帖造谣 唯恐天下不乱

[复制链接]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7-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7月2日23点57分,名为IshyIIm的不良网友在麻辣社区发帖《没有驾照的有福了!考完的都哭了》四处传播,被网友大量收藏,IshyIIm冒充记者,将原来一个区域3800现价的旧新闻,恶意篡改成: “今年7月22号:新规考驾照费不超1千8,违者罚200万。转给你身边要学车的朋友看看吧!记者从某物价局获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考试收费,从今年7月22日起,实行“一口价”政策。如拿C照,最高缴费标准为1830元,下浮不限”
      IshyIIm利用网网络,大势恶意挑逗:“正在学车的朋友你们亏大了”!企图再次在公众中制造混乱,与政府作对
!I
    shyIIm的作为,疑似敌对势力的“法轮功”极端分子!IshyIIm长期在“麻区”制造混乱,惹事生非,网警、麻辣社区版主你们敢什么去了?
   
  
http://www.mala.cn/thread-12169102-1-1.html
QQ图片20150703101309.jpg
QQ图片20150703101500.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造谣危害大,应重拳的打击http://grass.chinaiiss.com/html/20144/19/wa13822.html






  近年来 随着手机媒体、网络论坛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也呈激增之势,且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十分快,群众参与面广,很容易在社会造成消极的影响,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网络造谣者们歪曲事实,篡改真相,信口编造,甚至有偿发布,恶意炒作,只为博取观众的眼球,获得大量的点击量,什么离奇写什么,什么轰动编什么,让不知道真相的网民,信以为真,以讹传讹,造成舆论的动荡,引起社会很多不稳定因素,甚至影响国家形象,造成很坏的负面影响, 网络谣言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面对网络造谣者国家积极出动,开展了打击传谣等专项行动, 秦火火、薛蛮子等一批网络“大、小V”相继落网伏法,这有力打击了网络犯罪,震慑了其它网络不良份子,对净化网络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每个公民都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但是该自由要建立在尊重事实和遵守法律、道德底线的基础上, 作为网络大V,更应谨言慎行,自律守法。

  作为网民,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不传播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蜚语,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在发表自己的意见前,要冷静思考,想想自己的发言是否有确切的证据,是否客观公正,是否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不能在网络上信口胡谄,捏造事实,要明白自己在网络上言论和行为一样会追究法律责任。

  作为政府在发生谣言时,要积极作为,第一时间站出来并弄清事实真相,及时对外发布信息,做到透明、公开。避免谣言扩大和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不能以遮遮掩掩的态度,反而更引起网名的种种猜测和不利影响,事实上网民们要的仅仅一个真相而已。

  作为国家面对网络谣言应制定和完善更加严厉的法律,并细化相关条款,对造谣者违法行为查处都能有法可遵循,让他们无法律空子可钻,并严查网络造谣者背后是否有利益团体和敌对势力的支持。同时也要保持网络谣言定罪的严肃性,不能成为堵住老百姓讲真话,讲实话的手段和工具。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威胁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形象http://news.xhu.edu.cn/xiaoyuanshiping/2012-04-16/882.html

      网络谣言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小而言之,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
      2011年3月,在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后仅一周,中国多地发生群众抢购食盐的事件,而这一切都源于一则“食盐能抵御核辐射”的网络谣言。“抢盐”闹剧不但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活,甚至闹成了国际笑话,被外国媒体广泛报道,给国家形象造成了损害。
      2009年10月,在某网站上出现一篇所谓的“自述”文章,以当事人的口吻讲述自己在北京卖淫的经历。其中最骇人听闻的“猛料”是她已感染艾滋病。随后,此人继续发文整理出了一份279人的“性接触者通讯录”。该文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兴趣,纷纷在各论坛上转载、评论。一时间,“艾滋女”三个字成为最热门的网络搜索词。
      但经警方调查,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谣言,是杨某针对受害人的恶意诽谤,整个事件中,那些看似可信的所谓“自述”、“通讯录”和“照片”全是伪造的。
      虽然事件最终真相大白,但包括受害人在内的整个社会都为之蒙羞。在传播过程中,似乎大多数网友都沉浸在道德优越感里,人人都可以口诛笔伐,却极少有人反思事件本身是否真实,也极少有人想到在一次次的转发和评论中,当事人将受到怎样的伤害。
      在诸多网络谣言中,针对社会公众人物、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基本制度的谣言,危害是最为广泛的。这类谣言从根本上破坏公众对政府、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信任,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影响群众对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信心。
     比如,有人曾在网络上造谣,说北京市公交系统的一位全国劳动模范因贪污腐败被抓。虽然相关部门及时澄清,消除了谣言,但这则谣言把“全国劳模”和“腐败分子”相联系,客观上影响了公众对劳动模范这一崇高荣誉的信任。
      比如,有人曾在网络上造谣,说“军车进京”、“北京夜里响起了枪声”。但实际上这是子虚乌有的凭空捏造,相关责任人已被处罚。这类谣言极易造成群众的恐慌心理,影响社会稳定。
      短短的一篇网络帖子、一条手机短信、一则网络笑话,看似无足轻重,最终却会玷污公民名誉,威胁社会稳定,影响群众生活,破坏国家形象,后果不可谓不严重。

                                       消除网络谣言产生的土壤

      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负面影响,既有技术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就技术因素而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流动,其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是传统信息传播渠道难以比拟的。一则小小的谣言通过网络等途径可以瞬间送至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用户,在转发和评论中,其影响力被成倍放大。看似荒诞的“蝴蝶扇动翅膀引发海啸”的说法,在网络上变成了现实。
      就社会因素而言,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多发。群众对于贪污腐败、分配不公、公权滥用等现象深恶痛绝。网络谣言正是利用这种社会心理,捏造、夸大、扭曲相关事件,误导公众。比如哈尔滨“宝马撞人案”、杭州“富家子飙车”等事件中在网上盛传的“领导亲属”、“权钱交易”等谣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中的“仇富”、“仇贪”心态。部分网民通过对这些网络谣言的参与、传播,宣泄着自身的负面情绪。
      因此,治理网络谣言,要着力消除谣言产生的土壤。

                            做有责任感的守法公民

      谣言捕风捉影、似是而非,带有很强的迷惑性。但谣言之所以成为谣言,就是因为它缺乏事实根据。因此,事实与真相是谣言的天敌,只有用事实才能打败谣言。而这需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共同努力。
      对政府以及其他权威机构而言,在发生谣言时,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信息,用尽可能详实、清晰的事实证据阐释事件的来龙去脉,澄清迷惑,取信于民。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是应对包括网络谣言在内的一切公共事件的基本原则。因此,政府及其他权威机构应尽快熟悉和掌握网络工具,熟悉其运作规律。
      对公民个人而言,则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发言之前,应首先考虑自己的发言是否有确凿根据,是否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不捏造事实,不传播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蜚语,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守法公民的应尽义务。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张 贺)

发表于 2015-7-3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造谣危害大,应重拳的打击,作为网民,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不传播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蜚语,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认清网络谣言的巨大危害http://www.qstheory.cn/hqwg/2013 ... 20130823_263673.htm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一些人在网络上散布谣言提供了渠道。网络谣言轻

则侵犯公民或社会组织的个体权利,重则造成社会恐慌,危害国家安全。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传播谣言等犯

罪专项行动,加大网络造谣、传谣的打击整治力度,此举及时果断,凸显了党和国家净化网络生态环境的决心和信心,

也让更多的人认清了网络谣言的巨大危害。

  1.网络谣言加剧社会恐慌。随着信息技术的裂变式发展,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

国网民数目前已过6亿,且以每年近10%的速度在增长。这昭示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将如广播、电视一样覆盖到全国各个

角落,“网民”这个概念将随着全民上网而不复存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

也在迅猛增长,目前已有4.5亿人使用手机网络,其中手机绑定的微博用户突破4亿,微信用户数突破3亿,这意味着在

中国,每3人就有1人通过手机使用微博,每4人就有1人使用微信。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成为信息的接受者,

同时也可以成为议题的设置者和发言者。庞大的网民、庞杂的声音汇聚成一个错综复杂的舆论场。“人人都有麦克风、

时时刻刻都发言”的自媒体、微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原有的网络生态彻底打破:以往我们常用虚拟世界来区别网络与现

实的不同,而现在网络与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以往我们用“网上冒烟网下燃”来说明一个网络热点话题会发酵成为社

会热点事件,而现在网络引燃现实矛盾的燃点更低。网上一个不负责任的谣言,很容易成为引发社会恐慌的爆点。

  在“7·23”甬温特大铁路事故发生后,“秦火火”在网上编造了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仅两

小时就有上万条微博转载,挑动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使政府的善后处置陷入被动。2012年2月21日,名叫“米朵

麻麻”的网友通过微博发布了“今天去打预防针,医生说252医院封了,出现了非典变异病毒,真是吓人”的信息。该

微博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起一些群众恐慌。23日,252医院院方和保定市卫生局辟谣称,经调查,病人所患病为普通

感冒,而非网络炒成的非典病例。2011年3月,日本发生地震核泄漏事故后,网民 “渔翁”在QQ群上发消息称中国食盐

将受核污染,后经大量转发扩散,中国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市场秩序一片混乱……

  这一系列网络谣言,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可谓巨大,因网络传播速度快,加之造谣者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网络

谣言便会在很短时间里传遍千里,成为一个不稳定因素的节点,而这些节点串联在一起,就会成为引发社会突发群体事

件的导火索。一旦网络谣言对社会造成了危害,要去破解它、弥补它,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因此,网络谣

言极容易蛊惑人心,加剧社会恐慌,对社会正常秩序造成难以愈合的破坏。

  2.网络谣言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在这

一特殊时期,网络谣言很容易成为引发社会震荡、危害公共安全的直接因素。一些转型期特有的社会矛盾,往往成为网

络议题设置的重点,譬如贫富分化、资源分配不平衡、腐败问题等内容的点击率很高。网络造谣者迎合转型期一些人内

心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利用网民心理弱点,编造散布极具蛊惑性和危害性的谣言,引发社会危机。

  浙江钱云会案件中,有网络谣言说“钱云会是被谋杀的”;贵州瓮安事件中,有网络谣言说“三名嫌疑犯都是当地

领导干部的亲戚”,“死者叔叔带到警察局问话被打死”;湖北石首事件中,有网络谣言称“死者是在知晓当地公安局

长、法院院长夫人同永隆大酒店老板走私贩卖毒品后被害的”……几乎每一次社会不安现象的出现,都有谣言的伴随和

鼓动,网络谣言撕裂社会信任,产生巨大的负能量。

  谣言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稳定的大敌,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三人成虎”等等,都是用来形容谣言之“厉

害”的。在诸多网络谣言中,针对社会公众人物、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基本制度的谣言,危害是最为广泛的。这类谣言

从根本上破坏公众对政府、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信任,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影响群众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比如,有

人曾在网络上造谣,说北京市公交系统的一位全国劳动模范因贪污腐败被抓。虽然相关部门及时澄清,消除了谣言,但

这则谣言把“全国劳模”和“腐败”相联系,客观上影响了公众对劳动模范这一崇高荣誉的信任。

  网络谣言总是偏好负面信息,试图用“坏消息效应”不断瓦解事情真相,不断摧毁社会信任体系。它将社会的阴暗

面不断放大,将矛盾不断激化,其伤害是巨大的,不仅严重威胁社会稳定,而且让人们产生社会堕入黑暗的错觉,势必

会对所处的社会失去信心,消耗推动社会前行的正能量。  

  3.网络谣言损害国家形象。不管在哪个国家,网络谣言都会造成恶劣影响,有时甚至会取人性命。2010年,年仅15

岁的美国马里兰州少女菲比·普林斯因遭受网络谣言中伤而自杀身亡。此前,普林斯的同学曾在脸谱等社交网站上散布

大量谣言,并对她进行了长达数月的人身攻击。事件发生后,散布谣言的学生受到处罚,脸谱也开始力推实名制以加强

网络管理,但普林斯已成为网络暴力的牺牲品。

  一起起网络谣言的背后,有的是个人无意识之举,但更多的是有组织有预谋而为之,网络谣言背后隐匿的是不良信

息产业化。“秦火火”和“立二拆四”两人创立了北京尔玛公司,他们通过在网络策划传播热点事件,伙同少数所谓的

“意见领袖”,组织网络“水军”长期在网上兴风作浪,通过恶意炒作、炮制谣言赚取眼球,谋取利益。据二人称,网

络炒作必须要“忽悠”网民,使他们觉得自己是“社会不公”的审判者,只有反社会、反体制、反国家,才能宣泄对现

实不满情绪,并叫嚣称,“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

  网上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已成为一个极为庞大的产业。利益的驱使,使得这个产业已渗透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并形

成一批专门从事发帖的水军。他们有组织地制造事端,混淆是非,引领网络舆论,谣言惑众,这些谣言既有对公民个体

、社会组织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不仅侵害个体权益,污染网络生态,更影响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形象。

  在西方敌对势力插手或者指使下,一些别有用心者经常将网络谣言的矛头指向党和政府,恶意捏造事实,产生巨大

的眼球效应。2012年3月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无端编造、恶意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造

成恶劣社会影响。事后,北京公安机关拘留了6名造谣者,电信管理部门也关闭了16家“造谣、传谣,疏于管理”的网

站。

  网络“水军”,尤其是一些试图在意识形态领域搞破坏,试图通过散布谣言不断攻击我们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抹黑

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和领导人,对于这部分网络水军尤其是“水军”首领,我们要旗帜鲜明地与之做斗争并进行严惩。

  当前,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

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网络谣言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毒瘤,对其巨大危害必须给

予清醒而充分的认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其彻底清除。

  (作者:《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编辑)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7-3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新闻,愚人娱己。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mingshen7077 发表于 2015-7-3 11:16
麻辣新闻,愚人娱己。

原来如此!熄火算了!自己封号!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7-3 15:25
此人一直在网上发谣言写反诗,美丽的邻水我的家这首反诗就是出自他的手,此人是邻水5.26事件的漏网之鱼,强烈要求政府将此人绳之以法。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7-4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警在哪里???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7-4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82.144.77.x 发表于 2015-7-3 15:25
此人一直在网上发谣言写反诗,美丽的邻水我的家这首反诗就是出自他的手,此人是邻水5.26事件的漏网之鱼,强 ...

转一下他的反诗看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7-4 17:30
这条疯狗在5.16事件后写了一首《美丽的邻水我的家》发表在论坛上,此诗是在为5.16暴力事件点赞,并鼓吹地域矛盾,不知现还找得到不。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82.144.77.x 发表于 2015-7-3 15:25
此人一直在网上发谣言写反诗,美丽的邻水我的家这首反诗就是出自他的手,此人是邻水5.26事件的漏网之鱼,强 ...

找到了,在这里,把广安人骂惨了哈http://www.mala.cn/thread-12050006-1-1.html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82.131.84.x 发表于 2015-7-4 17:30
这条疯狗在5.16事件后写了一首《美丽的邻水我的家》发表在论坛上,此诗是在为5.16暴力事件点赞,并鼓吹地域 ...

http://www.mala.cn/thread-12050006-1-1.html

发表于 2015-7-7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82.144.77.x 发表于 2015-7-3 15:25
此人一直在网上发谣言写反诗,美丽的邻水我的家这首反诗就是出自他的手,此人是邻水5.26事件的漏网之鱼,强 ...

你写篇美丽的广安我的家回应就行了撒,动不动就想动用公权力来整人怎么行呢?非要把人整到才安逸,心态不正确哟。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lshyllm 发表于 2015-7-7 16:29
公共网络场所需实现公民与政府的理性互动,不要让这类小人借题害人!

只准你造谣惑众?人家说评论你就是借题害人?你不是也喜欢“评论”吗?
你这是“公民与政府的理性互动”吗?

4-4.png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lshyllm 发表于 2015-7-7 17:48
为何前面的不载下?为何不全面看问题?为何只加线?这十足的“小人”我算是看明白了。

你是不承认是你写的吗?那转载的目的是什么?“推手”, “传谣”是你的专长,你还辩护什么呢?不是你写的你就把原始链接发出来嘛!你惊慌什么?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