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by: 张鹏
规划:一心、一轴、三大片区
漫步在会理古城区,看不到高楼大厦,入眼的只是粉墙黛瓦、青石板路。时至今日,世人仍能见到2000多年历史的诗意沉淀,得益于会理县委、政府和古城居民对原有风貌的重视和保护。 http://mmbiz.qpic.cn/mmbiz/MPtXYhqNCKKmUKcSxd4QIudROc698mlGczvZ26icQZiaJu57UK3LCZdBDJJT8ZFCMrticLH1b5QfbgG5AhkZokKcg/0?wx_fmt=jpeg 文化要保护,更要发展,保护与整治古城、弘扬与传承历史迫在眉睫。今年伊始,会理便定下了一个目标——年内要将古城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会理县古城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方案》、《会理古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陆续编制,为古城保护和未来“出新”定下了基调。 昨(7)日,新报记者获悉,根据规划,2015年—2030年,会理将在环城北线以南、环城南路以北、环城西路以东以西的区域范围内,打造出“一心、一轴、三大片区”,拓宽古城旅游格局。
一心:古城旅游格局的核心
“一心”就是会理古城旅游区,它是规划中古城旅游格局的核心区域,也是此次会理古城创建4A旅游景区的重要节点。 http://mmbiz.qpic.cn/mmbiz/MPtXYhqNCKKmUKcSxd4QIudROc698mlGVZXviaNDkN38ugswrYbkfWKN8MP9QrbWrzKhvKhkUhUSbGRxe6uFyUw/0?wx_fmt=jpeg 根据规划,作为门户,位于会理县教育局、仓圣宫和瀛洲园酒店前的古典园林区域,将完善景区形象标识,提供与门户相关的摄影、票务、休息等功能,承担起各种旅游接待和服务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规划,仓圣宫将被打造为中国汉字博物馆,游客中心内会设置“智慧旅游”信息中心,将会理各景点、住宿设施等数据汇入信息中心,对旺季旅游实现有效引导和管理。 据会理县古城创建国家4A级景区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杨胜光介绍,在现有的基础上,古城旅游景区还将配备游客接待中心、星级厕所、引导游客的标示标牌等一大批软硬基础设施。 截至目前,古城旅游区游客接待中心主体、部分星级厕所屋面防水等工程均已完成,其他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三区、一轴:感受边城商贸繁荣体验明清民居文化
白天逛逛金江书院,闻闻花香,留张美丽倩影,或是到粤省会馆感受历史的沧桑,中午在东西街美食长廊享用一顿特色午餐,晚上到马帮客栈投宿,带着沉淀下来的心进入梦乡……“一心”之外,将来在会理,好玩的地方还将集中在规划中的“三区”、“一轴”。 http://mmbiz.qpic.cn/mmbiz/MPtXYhqNCKKmUKcSxd4QIudROc698mlGVPiaOmgdkDTeerMfsFOpyUIgSaRPN3fm1Y0Yhyh3N3HwSFzAuUMuGIA/0?wx_fmt=jpeg 东关西路以南、东街西街以北的区域,将构成会理城中丝路边城商业文化体验区,其文化主题包括:南方丝绸之路的商贸文化、川滇边城交汇融合的多元文化以及会理丰富的物产展示。 这个区域将通过小型博物馆和小型表演场,展示会理古城特色。以北街等为主的商业街,在继续现有商业状态的同时,将引入旅游纪念品和特色餐饮小吃行业,也将专门设置区域,建成一批富有特色的纪念馆,如旧时的画馆、戏馆等。 与之相对,规划中的会理古城城北明清民居文化体验区则含括了科甲巷、东明巷、和平巷等街巷。这块区域将通过整理、完善、布置民居院落,成为展示明清古建筑及川滇交融文化特色旅游的空间和场所,成为会理明清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http://mmbiz.qpic.cn/mmbiz/MPtXYhqNCKKmUKcSxd4QIudROc698mlGrpoichYErJKv5vICMAq28NLXKPKyMj4iaJTDagJ8HQuqxtjLhmIsPtAw/0?wx_fmt=jpeg 既然是民居文化,这片区域的特色就在两个字——“体验”。会理将按照“修旧如旧、保护为主”的原则,选择科甲巷的胡宅、东明巷等部分民宅,打造民居院落生活体验馆。 同时,院落客栈、粤省会馆、会理古玩艺术中心等项目,也将成为这个区域的亮点。 “闲生活”、“慢节奏”。在未来,钟鼓楼西街、东街及其以南区域,将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浓郁文化氛围的城南特色食宿休闲区。特色火锅、焖饭、饵块等会理当地特色美食,好吃嘴们都可以在这里一饱口福。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特色客栈群落、南街休闲长廊、绿陶展览馆等景点。 至于“一轴”,是指沿南街—钟鼓楼—北街—北门城楼—北门东关街,打造以南方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旅游观光带,让居民和游客尽享安逸舒适的“闲生活”。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1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