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贵州毕节市4名留守儿童疑喝农药集体自杀,亦或是衡阳两名小学生中毒身亡投毒嫌犯是年仅12岁留守儿童,还是宁夏村庄12名幼女被性侵 11人是留守儿童。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标签:留守儿童。一桩桩的不幸都给我们敲响警钟,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关爱留守儿童。 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目前至少有6102.55万,全国流动留守儿童规模达3581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这个数字,来源于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现代通讯技术固然能够实现留守儿童和父母进行即时通话和视频聊天,但真正能够实实在在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是非常短的。绝大多数的人只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位,甚至有的还只能寄养在亲戚家里,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学着去忍受孤单,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引导和关心,必定会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久而久之,造成孩子性格孤僻,成绩下滑。 如何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接受到规范的管理,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给留守儿童多一些关爱多一份理解,创造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亲情沟通是前提,父母应该尽可能创造和孩子见面的机会,抽出时间陪孩子学习和生活,增进彼此的沟通共享天伦之乐。学校教育是关键,学校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应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学会独立自立,要坚强的去面对生活;社会关爱是基础,相关的群团部门和民间的志愿者组织要给予更加长期的关注,针对不同家庭,不同地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多调动一些社会力量,研究制定相关的措施和方法,尽量避免短期的、集中式的关爱,效果不好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要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级用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行动去保护他们的成长。只要人人都多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明天就会越来越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