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453|评论: 65

[行走印记] 客家明珠——福建土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7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看来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它是我所走过的中国名副其实最美的村庄之一。在福建省永定县的46座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包括福建省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等,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不单是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我今天要向你分享的是其中最为壮观的初溪村土楼。是年11月初是个秋雨连绵季节,但是像这样具备历史沉积的旷世作品在雨中观赏更具魅力。登上观景台,只见山峦起伏,壮美的土楼群一览无遗。
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溪村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史料记载,一次震级测定为七级的地震使永定环极楼墙体震裂20厘米,然而它却能自行复合。这足见土楼的坚韧。“土楼是原始的生态型的绿色建筑。”黄汉民说,土楼冬暖夏凉,就地取材,循环利用,以最原始的形态全面体现了人们今天所追求的绿色建筑的“最新理念与最高境界”,“建造新一代绿色土楼,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聚族而居的福建土楼是个丰富多彩的小社会。永定承启楼拥有384个房间,最多时曾住过800多人。土楼对建设和谐社会最有用。”住在土楼里,有事情大家会互相帮忙,邻里和睦。“孩子孝不孝,会有口碑,好的学习,坏的批评,起到教育约束的作用。”
0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0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0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雨荡风起寒意,烟雨幔初溪。一片朦胧一片诗情。。。。。。
0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08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0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105.jpg

发表于 2015-8-7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雨中看土楼也有一种别样的美感。{:4_128:}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宫十九 发表于 2015-8-7 11:06
在雨中看土楼也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谁让我们总是赶上这个天儿!公主夏日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土楼”主要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福建土楼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DSC_00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10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17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集庆楼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两千八百多平方米,由两个环圆型楼组成,外圈有四层共二百多个房间,鼎盛时期住过五十多户三百多人。该土楼不仅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圆土楼之一,还以结构特殊著称。全楼用七十二道楼梯分割成互不干扰的七十二个单元,木结构均靠榫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是一处难得的古代建筑典范。
清乾隆九年维修该楼时,为了解决全楼数百人只靠一道楼梯上下造成诸多不便的问题和便于管理,对原来的结构稍作改变:底层不变,仍为内通廊式,二层以上改为单元式,每单元6个房间,各设一道楼梯,楼梯较窄,三层每单元分别在梯侧设一神阁。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廊道以杉木板相隔。底层每单元各有一条高出天井与内环户主名下的房子相连的石砌通道。外环二层以上在每单元的梯间靠外墙处,另设一道宽50厘米的暗梯,平时用木板盖住,外人根本无法发现,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时才使用。内环与外环以天井相隔,门厅至内环之间以青石板铺设通道。内环单层,砖木结构,前后向和两侧各有一条约3米宽、高于天井的石砌通道与外环的内通廊连接。26开间,设饭厅、杂物间;房间与房间以杉木板相隔,房间前、后向地面以上1米为青砖墙,砖墙以上为杉木封板;每一两个房分别开前、后门,前门朝向祖堂,后门与外环底层贯通。内、外环均为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这些大型土楼无论是起居餐饮、休闲娱乐都可以在这所庞大的建筑内找到。简直就是一座微型城池
DSC_004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04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06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05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04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049.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