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628|评论: 0

西安晚报:含糊不清的禁令是公民权利的巨大陷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安晚报:含糊不清的禁令是公民权利的巨大陷阱 

 

含糊不清的禁令是公民权利的巨大陷阱
2009年05月03日 08:35西安晚报【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108条

5月1日起,《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将开始实施,《条例》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不得鼓动公众恶意评论他人、公开公布他人隐私或者通过暗示、影射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等。存在以上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及处罚。(5月1日《广州日报》)

杭州市人大通过的这个条例表面上看是合法的。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杭州市人大的立法没有超出立法权限;此外,散布谣言、诽谤他人、宣扬他人的隐私都是为法律所禁止的,杭州市人大立法禁止网站和网民的这些行为,似乎也合乎法律。

不过,仔细想想,许多事情却是经不起推敲。先说散布谣言,我们知道,是人都有恐惧心理,对于自然灾害、社会动乱,都会产生警惕,并会将消息向亲朋好友传播以避免这种灾害,何况,在政府信息并不透明的今天,将自己所听到的事情(有时甚至是误传的信息)传播是经常的事情,那么,这种情形能算是散布谣言吗?2007年,无锡市居民丁某采用发手机短信形式,散布“太湖水致癌物超标”的消息,被无锡警方以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行政拘留。然而,太湖的水质的确严重超标,并且还一度引发水危机,即使是丁某在传播中有所夸大,这能说是“散布谣言”吗?

同样说不清楚的还包括“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什么是“诽谤”对于官民来说标准也许并不一样。譬如对于普通公民来说,你真正捏造了事实那就是诽谤;但是对于某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来说,你举报政府官员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只要他们自己不承认,哪怕没有上级纪检部门的调查结论,你也是诽谤。这从“谡山诽谤案”、“西丰进京抓记者案”、“王帅案”、“吴保全案”中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这怎样认定“诽谤”都没有说清楚,动辄就让公安机关处罚,公民还要不要行使宪法规定的“批评、控告、建议”的权利。

还有“不得鼓动公众恶意评论他人、公开公布他人隐私或者通过暗示、影射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规定也很蹊跷,如果这种行为一律规定为违法,那么网民挑翻周久耕的伟大意义就轻而易举地抹煞了。可能无数的“王久耕”、“李久耕”要躲在《条例》后面乐开怀了。看来,不区分“公众人物”与普通民众的“隐私权”,将隐私权一团搅的《条例》动机是可疑的。

含糊不清的禁令是公民权利的巨大陷阱,我想请立法者还是组织我们的专家和民众进行立法听证,认真研究一下我提出的这些问题,找到有效对策再实行也不迟!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