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山水如画

[原创·图文] 蓬安县鲜店乡铜鼓寨村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已被省住建厅评定为A级拟冲刺成为国家传统村落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寨门和古寨墙

蓬安-山水如画 182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180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墓葬
蓬安-山水如画 283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57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鲜店字库塔(清代)
      石质结构字库塔,塔基平面呈六边形,占地面积约6平方米,边长1.2米,通高7.5米,塔身密檐式五层,塔顶被损毁。塔身二层西面开孔,孔上宽0.4米。下宽0.6米,高0.7米,呈不规则梯形状,用于焚烧字纸,塔基身北面造像一龛,已模糊,二层四周钻刻捐资人姓名和建造年代等文字。现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蓬安-山水如画 353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355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368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361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362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鲜店倒石桥(清代)
桥呈东南至西北走向,横跨于消水洞两岸,系五孔石平桥。桥面长25米、宽2米、高5米,孔距均为4米,桥面用两列青石铺设,厚度0.5米。消水洞河由东北向向南从桥下流过。

QQ图片20150818073926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军战刀

蓬安-山水如画 294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四方面军红九军在鲜店作战时的战壕
土地革命时期,铜鼓寨系兵家常争之地,连年战乱,1933年,为摧毁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六路围剿,红四面军强渡嘉陵江,红四方面军红九军军长何畏、副军长许世友命令红九军一部在铜鼓寨作战,曾在铜鼓寨四方碑、新房子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文革前的旧粉墙上至今还保留着很多红军标语。

蓬安-山水如画 188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鲜店红军标语
       凿于铜鼓寨村东武童梁山脊一小土地庙石壁上,庙面宽1.2米,进深1米,基座高1米,通高2.3米。均为阴刻文字,其左侧刻“莫听谣言我们欢迎你们来参加分好田地!”“在刘湘  杨森部下当兵一没吃好二没穿好家内还要出军款完粮拉夫父母妻子都是受饥受冻你们为啥子要受这种的压迫!”落款“红九军政治部”。右侧刻“我们的医药先医治二十军的伤兵许多人看□芦(护)他吃好穿好想他们赶快医好好送送他回家!”“我们在火线中决不打杀害一个投城的官兵。”字径均为10公分左右,呈竖行排列。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蓬安-山水如画 385_副本2.jpg 蓬安-山水如画 387_副本2.jpg 蓬安-山水如画 388_副本2.jpg 蓬安-山水如画 389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1、  格局风貌
2.1结构肌理
铜鼓寨寨顶上,有3.5平方公里,有良田数百亩,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村民们可以衣食无忧,从鲜店乡沿乡东行3.5公里便到了寨子上,放眼望去,远看像面镜子,近看像面铜鼓,寨沿八面悬崖,深不见底,是一个天然的屏障,早在300多年以前的明末清初,各路兵戈四起,战乱不断,罗氏家族发动族人集粮投工,修建了铜鼓寨四道寨门,以避战乱。
铜鼓寨寨上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塘堰4口,核桃成林,植被丰茂,光照充足,人居环境优美宜人。村落内部居住环境清爽,由北到南有一条小溪,蜿蜒贯穿于村落之中,使村民饮用水源的源泉,又是极美妙的生态调节器,还是一道自然的人文景观,居民院落或左右为邻,或上下相望,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形成为人居房屋私密紧圈的较好条件。
铜鼓寨仿佛如来佛座于村中,座脚下坐落于罗氏家族的大祠堂,左有家族4房,2、3、4新房,房屋四合大院,右有老屋(大房、二房、大院),后靠铜鼓寨大山,左边是箭杆梁,右边是凤包梁,对面是笔架山,仿佛是一条巨龙盘踞在如来佛的上额,刚还印合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传统风水理念。
铜鼓寨村保存至今的民居古院落,现在仍在使用,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左右,均为三合院,青瓦屋面,穿斗木结构一字屋或三合院,80%的建筑物至今还在使用。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2.2       整体风貌

蓬安-山水如画 243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49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45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78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79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81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47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70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75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3.传统建筑

3.1 建筑类型
         铜鼓寨民居建筑选址既重视风水,顺应天然,又不拘泥于形式,格局依山就势,自然飘逸,整体风格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体现出了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环境和生态观.
         铜鼓寨居民建筑结构.铜鼓寨的居民建筑,大多为人字水,青瓦屋顶,穿斗木架构,坐东朝西,以中间堂屋为轴线,左右对称,有面阔三间或五间的,堂屋左右为正房,挨正房为转角,小转角称巴壁转,大转角称洪门转,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左右直下两竖列称厢房,东西厢房各以小堂屋为中心,讲究对称排列,即厢房挨转角一间称小二间,再下为小堂屋,又称横堂屋,再下又称小二间,四合面(亦称四水归堂)靠下小二间又是转角,挨下转角一间又称小堂屋,中间便是大门和过廊。

蓬安-山水如画 328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30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31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47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70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75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3.2       建筑特色         
铜鼓寨村民居的街沿,院坝布局特点。川东北民居的房前都有阶沿,堂屋正前的阶沿称为大阶沿,一般都有2根以上北水柱。阶沿是居民休闲、聊天、议农事、下地收工临时放农具、雨天晾晒和堆码粮食的重要场所,民居建筑对阶沿特别重视,其宽窄不等,一般3-4米,都可逢事设席。阶沿的材质不一,但多以石料采用水磨工艺拼砌。厢房前为小阶沿,宽窄不定,一般为2米。阶沿外的院坝,多用长方形石板拼铺而成,院坝中间以堂屋朝向为中轴线铺设甬道(有功名或有在朝为官的民居才铺甬道,普通百姓不准铺甬道)。甬道的石板长宽一致,以“生老病生苦”五字为数,从甬道的第一张石数起,其最后一张石板要落在“生”字上。

蓬安-山水如画 099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40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199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00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10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66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67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3.2       建筑细部
  铜鼓寨村民居建筑雕刻、绘画特色。清及民国时期,大部份住房为穿斗木结构,青瓦屋面,人字水。四壁多用木板装成图案形(间或有土墙或篾巴墙),为采光需要,在壁面设计安装推窗或固定窗户,俗称窗格子。夹壁多用篾编,外糊草泥或用石料粉刷。窗棂多雕刻吉祥图案。如“五福临门”、“喜上眉梢”、“福禄双全”、“双龙捧寿”、“多子多福”、“三阳开泰”、“卍字格”等。其雕刻手法有镂、透、圆,或兼而用之,边版装饰则多用浅浮雕写意或缠枝花卉,中堂之中梁,多画有太极图或如意缠枝花卉图案。

蓬安-山水如画 2701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71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73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62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63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64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65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68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69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05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07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141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4、传统文化
4.1种类品级
      
           鲜店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耍狮子,村民在办红白喜事、小孩满月酒都要打锣鼓,吹鎻呐、抬花轿。狮舞在蓬安城乡都很流行,尤其是在鲜店狮舞非常著名,早在公元1782年左右蓬安就盛行狮舞。它的主要舞蹈动作特点是:狮子在高台上做各种高难度的立、翻、滚技巧动作;笑和尚除配合狮子、猴子表演外,同时还要做各种生动活泼、引人发笑的生活动作。因此,鲜店狮舞,除表演者比其它地区多一人外,在表演风格上也与其它地区有所不同,耍狮子的人要求技巧高,由地面至平台,由平台耍至高台(12张桌子重起)又由高台耍至平台。表演时还有许多情节。如:取红包、测字等。
QQ图片20150817182153_副本.png
QQ图片20150817182127_副本.pn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鲜店坐歌堂“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汉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
    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一个月开始,有的甚至前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可以自由地哭。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总的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哭上轿”等。“歌词”既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们即兴创作的。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也有的是倾泄对婚姻的不满,对媒人乱断终身的痛恨,等等……
QQ图片20150817175205_副本.png
QQ图片20150817175147_副本.pn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鲜店石雕和木雕闻名遐迩:作为民间雕塑中的鲜店石雕: 其石雕艺术主反映在柱础、街沿石、记事碑、庙宇等方面。木雕则反映在门、窗、牌位等方面。
①雕刻手法形式多样,包含了圆雕、浮雕、透雕(镂空雕)及平雕(刻)
②石材、木材品质的选择, 花岗岩是首选,最起码也是大青石。木材多为柏木及松木。其材质的结构紧密、坚硬。
③雕刻内容丰富,寓意吉祥。以戏剧人物、花草、动物、佛教八宝为题材,寓意多为中国传统的福、禄、寿、喜、财,戏剧人物多已体现中国的孝道文化。
QQ图片20150817174842_副本.png
蓬安-山水如画 286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87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89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92_副本.jpg
QQ图片20150817174817_副本.pn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4.2 依存程度

      “六月十九”观音会:“善男信女为纪念观音二月十九生,六月十九得道,九月十九登莲台,将这三个特定之日,在铜鼓寨举办观音会,顶盛时期,朝山者上万人,并自发捐赠钱物,修建庙宇,塑造观音,文殊、普贤三尊神像,供奉正殿庙堂。观音不负信,凡观音会,信民有求必应,故使庙会期间正殿香烟飘绕九霄,鞭炮震撼山谷,神灯日夜通明,悠悠钟声响彻天地。

蓬安山水如画 0571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061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070_副本.jpg
114341mzrnlcll4jcj2t8l_副本.jpg
114343pf6vcu16pv7373qg_副本.jpg
114440xwr8s8ac5rp7p4sw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064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066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067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4.3历史影响
该村以罗姓村民居全村之首,占总人口的60%,据当地现存清代石碑记载,该三姓均系明末、清初自湖广麻城县孝感乡迁入,世代生息繁衍,该迁入村民具备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和艰苦创业的决心,尤其拥有发家致富,安居乐业的信心和毅力,逐步建造完善村落家园的种种文化元素,形成现有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

蓬安山水如画 151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165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06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08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385_副本2.jpg
蓬安-山水如画 106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385_副本.jpg
114341mzrnlcll4jcj2t8l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09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22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250_副本2.jpg
蓬安-山水如画 254_副本.jpg
蓬安-山水如画 355_副本2.jpg
蓬安-山水如画 368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qiao888 发表于 2015-8-18 08:39
那上面不是有个  观音涯  哪里很灵的哦

凡事心诚则灵: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2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