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平型关大捷(6) 腰站阻击 打响平型关战斗第一枪的,是远在灵丘以东的115师独立团1营。24日晚,独立团1营进入腰站。腰站位于涞源以西大约二十公里处,是涞(源)灵(丘)公路上一个小村,在山谷之中,四面是光秃秃的高山。从腰站沿公路东去就是驿马岭,翻过驿马岭,就是河北地境。驿马岭山上有一隘口,涞灵公路即从该隘口穿过。要从涞源向平型关进发和增援,驿马岭上的隘口是必经之地。 25日拂晓,独立团接到侦察报告,日军已经占领了驿马岭山上的隘口,其中一部正向腰站方向搜索前进。事后分析,很可能是此前骑兵营、独立团两次作战引起了涞源日军的警觉。(9月23日,115师骑兵营在倒马关歼敌70余人,24日10时,独立团先头连在白羊堡附近与一支日军小队遭遇,击毙2名日军,其余日军退去。)侦察报告说,涞源日军1个联队,正向灵丘方向移动,其先头部队已占领驿马岭隘口,一部向腰站方向搜索前进。一年后,杨成武在《抗战一年来战斗与工作总结》中写道:“如腰站战斗,由于是初次和日军作战,又没有进行很好的侦察,对日军的编制、火力、性质、战术动作都不清楚,只知道大概,加上对地形侦察得不够,以致在战斗中使我们处于异常困难之中,造成极大的伤亡。”但是当时杨成武没有任何犹豫:坚决阻击,就是跟鬼子拼了,也不能让他们冲过去!1营长曾保堂立即下令:1连在公路两侧展开,伏击从山上下来的日军,得手后跟踪追击,相机攻占驿马岭隘口;2连从右翼袭取隘口,3连迂回攻占南面比隘口更高的山峰! 其实,驻涞源的日军是第5师团第9旅团,也就是由第41联队全部和第11联队第2、3步兵大队(第1大队在平型关三浦支队),共5个步兵大队配属炮兵、工兵等特种兵一部组成的国崎支队,全部兵力应在6000人以上。 面对强敌,杨成武告诉1营干部:我们有一个有利条件,就是敌人并不知道我们有多少兵力,所以我们必须猛打猛冲,毫不犹豫,使敌人对我们的兵力产生错误判断,才能把鬼子打退。7时许,日军接近了1连的阵地。曾保堂举起驳壳枪打响了平型关战斗的第一枪。 瞬时,机枪、步枪、手榴弹响成一片。眼见几十个日军栽倒下去,但是大群日军迅速找到隐蔽物,开始射击。已经倒下的敌人,居然也带伤爬起身,拖着枪往土沟里爬,继续射击。 打了几枪以后,八路军在1连长张德仁的带领下冲进敌群,与日军展开了肉博。日军在中国从未见过这么勇猛善战的军队,被冲乱了队形,纷纷后退。张德仁带着1连紧追逃敌冲上隘口。冲到半山腰时,隘口两翼突然喷出七八条机枪火舌,张德仁身子晃了几晃,便和前面的两个日本兵一同摔倒了。他身后的战士也纷纷中弹,顺着山坡滚了下来。 这时候,平型关前115师的伏击战打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