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92|评论: 1

把抗战记忆镌刻在心灵深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6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它总是高举穿越时空的火把, 照亮一代代人前行的道路。
    9月1日, 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 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首次举行胜利日大阅兵的背景下, 一部抗战史成了“开学第一课”最好的教材。迎来胜利日,我们该铭记什么?面对下一代,我们该传递怎样的历史观?在这个充满变革、思想活跃的时代,我们又该怎样守护共同的历史记忆?这也是需要全社会一起来温习和思考的一课。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70年过去了,那段饱蘸热血写下的抗战史,读来依然荡气回肠; 那些舍生忘死为国而战的先烈们,思之依然感人肺腑。听抗战老兵讲故事,参观抗战主题纪念馆,瞻仰祭扫烈士墓,学唱经典抗战歌曲,点击“指尖上的抗战瞬间”……当一个个英雄故事让孩子们洒下热泪,当一段段真实影像震撼年幼的心灵,当一个个激越旋律引发澎湃的思绪,历史如同无言之教,写下了家国大义,也写出了英雄精神,在学子们心灵深处刻下印记、树起丰碑。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开学第一课”, 对青少年是一份厚重的 “精神礼”。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让孩子们触摸历史的脉搏, 就能在历史的感悟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铺筑理想信念的基石,从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一个学生实地走访南京受降遗址后感言: 胜利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 我们要倍加珍惜。“不能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 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越是思考当年国运危如累卵的局势,越是回忆先烈 “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奋斗,我们就越深切地感受到:抗战胜利来之不易,今天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苦难和胜利是精神力量的两大来源”,只有读懂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才能真正唤起“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自觉,激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力量。
    正如恩格斯所言, 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 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善于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既是对过去的回眸,也是向着未来的开拓;既是学子们的“开学第一课”,也是面向全体公民的社会公开课。
    诚然,在和平的阳光下,没有枪林弹雨,也很少有生死考验,但面对时代提出的复杂考题,依然需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身处社会转型期,如何处理好个体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入改革攻坚期,如何增强定力、保持韧劲,不断啃下“硬骨头”?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不断开创新局面?以史鉴今、继往开来,抗战这一“惊天动地的伟业”给予我们深刻启示和强大力量。
    有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个体梦想就会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融为一体;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各项事业就能蹄疾步稳、善作善成;汇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挑战,不断赢得新的胜利。从先烈精神中感知价值坐标, 在共同记忆中构筑命运共同体, 从历史进程中明确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 社会的正气将更昂扬,发展的底气将更充足,我们迈向未来的步伐将更加坚定有力。丹青难写是精神,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永远是我们最好的教科书, 也是最好的营养剂。
    “纪念碑是有灵魂、有生命的”,10余年间修建了77座抗日烈士纪念碑的金春燮老人这样说。历史的生命,正在于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70年过去,抗战记忆从未沉寂,它始终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 激荡着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力量,映照着走向复兴的漫漫征程。把光辉历史镌刻在民族心灵深处,让胜利荣光引领新的出发, 我们必定能在携手奋斗中继续推进先辈们开创的民族复兴事业,去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9月2日 《南充日报》 2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