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59|评论: 0

精准扶贫 全域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9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jpg

1.jpg

4.jpg

5.jpg

2.jpg
   一座座漂亮的民居把青山点缀,一株株绽放的新绿把田园布满,一条条平坦的乡道把新村相接……金秋时节,步入帅乡乐至,如图展开一幅又一幅的幸福美丽新村画卷。
  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如期实现。近年来,乐至县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引领,全域规划、全程建设、全力推进产业先行、产村相融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村建设与扶贫解困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子。
  打造现代农业园区  做强新村建设产业支撑
  乐至,是陈毅元帅的故乡。一直以来,传统农业比重大,现代农业支撑弱,长期处于人多耕地少、增收不致富的困境。
  2012年,乐至学习借鉴江浙等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确立了建设农业园区,带动现代农业突破发展的战略决策,并创新启动了川中林业科技园、圣美园现代畜牧科技园、川中黑山羊产业科技园、农耕文化园、蚕桑科技园五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面对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这个新命题,乐至着力理思路、引业主、强保障、建机制,推动园区落地建设。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水平建设;采取院县合作校县合作方式,提高园区科技含量;整合资金,形成财政支持、社会投入、农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推行大园区+多业主建园模式,激发园区建设活力;实施园区景区化+新村景点化,建设美丽新农村;落实保姆式服务机制和定期会商推动机制,推动园区建设扎实高效……
  经过几年精心打造,乐至五大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已初具规模。川中林业科技园已建成万亩林亿元钱的升级版,圣美园现代畜牧科技园已建成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示范园,川中黑山羊产业科技园已建成千亩草场万只羊种源基地,农耕文化园正加快打造成乐至版花舞人间,蚕桑科技园正加快打造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仅引领了乐至全县蚕桑、蔬菜、畜牧、林果主导产业的突破发展,也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做强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更为后续发展注入了持续不断的绿色动力。
  推广小组生微模式  全域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新村建设,既要体现外部环境自然化、内部构造田园化、相辅相成环保化,又要保持住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村记忆。对于如何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乐至决策层所思所想都尽量与群众需求合拍
  为建设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乐至坚持产村相融发展之路,统筹新村和产业布局,兼顾农民劳作半径和耕作方式,做到新村依托产业建、产业围绕新村转
  新村建设上。遵循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和尊重农民意愿原则,采取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方式,推广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型、微田园建设模式,努力保持农村原有特色和田园风貌。
  资金投入上。突出项目和资金整合,创新新村建设投入增长机制,实施新村建设以奖代补,农业切块资金年均增幅20%以上。今年,已整合各类财政项目资金2亿元,撬动社会资金8亿元投入新村建设。
  生活环境上。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实施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工程,推行清洁家园、清洁能源、清洁水源建设,生活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置率达100%。今年5月,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已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幸福美丽新村如一股洪流,以锐不可挡之势在帅乡大地迅速蔓延开来。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新村聚居点550个、新农村综合体11个、幸福美丽新村50个,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和旧村庄改造9630户,新村覆盖率达到40%。一个个处处彰显着耕读文明、田园风光、地域特色以及乡村情趣的美丽新村镶嵌在了帅乡山水之间。
  强化精准扶贫攻坚  整体提升农村收入水平
  现在,我们村已有现代畜牧业生猪养殖小区10户、存栏生猪1300余头。中和场镇吊棺咀村支书喜形于色,去年,养殖户增收约52万元!
  这个昔日无基础无产业的贫困村能够旧貌换新颜,得益于乐至县大力实施的精准扶贫工作。
  近年来,乐至县以助农增收、脱贫致富为核心,以夯实基础与发展产业为着力点,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战略。
  严格落实领导联村、部门联点、干部联户、人才联产业、先进联后进五联机制,集中各方力量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每年进行年终考评和群众满意度测评,确保驻村帮扶责任制落实。
 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制定完善扶贫村脱贫规划,加大县级财政资金投入,整合农业项目向贫困村倾斜,着力抓好乡村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网升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连片推动贫困村脱贫致富。
  突出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围绕蚕桑、畜牧、蔬菜、林果四大特色产业,与五大农业园区建成利益连接机制,支持引导贫困户发展成养蚕户、种植户、养殖户,做到户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增收项目。
  完善贫困人口信息系统,精确建档立卡,因户因人施策,量身定制增收办法和项目,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位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整体提升农村收入水平。
  2014年,乐至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增速在全省丘区排位第25位,近两年上升28位;今年上半年,乐至农民继续保持了增收稳定增长势头,人均现金收入4952元,增长11%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这完全得益于县上开展的农村金融服务改革。日前,中天镇亿兴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蒋毅在资阳民生村镇银行顺利拿到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时,十分兴奋,因为这笔贷款及时缓解了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资金困境。
  这只是乐至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中农民受益的一个缩影。
  要向改革要动力与活力,要整合资源要素进入农村。近年来,乐至县在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下,陆续展开了农村产权制度、农村经营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一项项改革,为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供了动力源泉。
  围绕谁来种地问题,乐至县按照壮大户、户建场、场入社、社靠企的思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发展家庭农场400家、专业合作社303个、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3家,带动农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5%
  在产权改革上,乐至县按照试点扩面、还权赋能路径,加快推进农村产权确权颁证,今年将全面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到2017年实现七权同确。同时,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全县规模经营流转土地14万亩,流转率21.5%
  探索物权、产权、经营权等抵押融资,今年已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1200余万元,发放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50万元,推进金融支持服务农村经济。
  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强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全程提供技术、良种、信息支持,有效服务三农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乐至县委书记万志琼表示,“尤其是重点深化农业农村关键环节的改革,以不断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