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打扫完房间,洗完衣服,上午10点,李姨准备做午饭,她今天准备为儿子做南瓜干饭
图2:儿子回到家中吃午饭,李姨给他盛饭
图3:在李姨的住处,能听到学校的放学铃声,中午12点铃声响起,李姨就在门口张望,看自家孩子是不是回来了
图4:陪读生活简单而枯燥,身边没有亲朋好友,没有事情的时候李姨会出去转转,下楼的时候,看到房东的小孩,忍不住逗乐起来
图5:山里的核桃成熟了,李姨给家里的朋友打电话,叫帮忙买几斤山核桃给孩子吃
图6:下午空闲时分,李姨会在屋里绣十字绣打发时间。这个十字绣很大,她才刚刚开始绣,她说孩子毕业了,差不多她的十字绣也完成了
陪读现象在中国十分明显,巴中也不例外,虽不像安徽毛坦厂中学那样来得声势浩大,一个学校就有近万的陪读家长,但是都有一个目的——为了孩子。近日,晚报记者走访了巴中中学龙湖校区的一名陪读家长,了解她的陪读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姓李,权且称她叫李姨。李姨是南江赤溪乡人,儿子小赵今年在巴中中学复读高三,上一年高考失利,让他不知所措。暑假的时候他去父母工作的地方,看着工地的艰苦环境和父母粗糙的手,他认真对父母说:“我想再读一年高三,考上一个好大学。”小赵第一次的高三生活,是一个人在学校度过,虽然母亲提出可以陪伴他,但是他拒绝了,而这一次他答应了,他说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就是觉得有母亲在身边很好。
李姨在学校附近租了房,一年3500元,有厕所,但是没有热水器,房间不足20平方米。她的陪读生活很简单却不平凡,早上5点半左右起床,为小赵准备早餐,因为小赵6点半之前必须到学校,然后就是打扫居室、洗衣、买菜。上午10点准备午饭,12点小赵放学吃午饭、休息。下午5点准备晚饭,6点多吃饭。晚上10点,小赵回到家也会吃点东西,还要自习一段时间,母子俩一般都要到凌晨才休息。
李姨的陪读生活基本就是围着孩子转,每天按部就班提供好后勤服务。虽然一天又一天很简单,却又让人觉得不平凡。(晚报实习生 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