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7898|评论: 183

[四川手机报] 卖保险的“潜伏”工行,联手工行工作人员忽悠储户将存款变保险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5-9-22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好每年一万,五年以后本金可返还,还能分红,送一份保险,不料交了4年钱后才知道是买了保险。泸州市民陈孝奇最近遇到了烦心事:最近几年到银行存的共计4万元,想全部取出来时却被告知只能取出2.6万元。直到今年8月才知道,他存到银行的钱,被用来买了某保险公司的智惠安享年金保险(分红型)。陈孝奇一直以为自己办理的是定期存款,而且4万元也是通过工商银行卡上直接转账,怎么就变成保险了?

存钱分红5年后能拿回本金

2012年,陈孝奇到工商银行龙马潭支行开户,“有一天,银行柜员说希望我帮他完成任务,每年7月底之前存1万元,存够5年后,不仅能拿回本金、获赠一份太平洋保险,还有分红可以拿。”

陈孝奇说,银行柜员便让他找另一位工作人员李春办理,因为李春和银行工作人员的穿着打扮一样,他以为这是银行的一项定期存款业务,就办了。

当天,陈先生陈孝奇存了1万元。“过了几天,李春打电话告知我前去银行拿发票,李春给了很多单子需要我签字,上面密密麻麻的字很小,我也没仔细看,就按照李春的提示步骤进行了操作。很多条款需要选择打勾,李春拿给我的时候就已经勾选好,最后只让我签字。”

之后每年7月底,陈孝奇都会收到短信通知,从工商银行卡的授权账户成功转账一万块钱,他随即去银行拿回发票。

真是保险现在只能退还2.6万

今年7月,陈孝奇担心明年存够五年后,全款无法拿回,遂来到该银行找到李春。“当时我咨询她,我办理的是否属于保险,如果属于保险我就没必要买,她告诉我绝对不是保险,现在本金也在。”7月30日,陈孝奇又存了一万块钱到账户。

8月1日,陈孝奇与几位朋友吃饭时聊起此事,朋友告知可能办理的就是保险业务,回家翻看签订合同,陈孝奇发现当时办理的是某保险公司的智惠安享年金保险(分红型)。

8月10日,陈孝奇再次来到银行,才得知李春是保险公司人员。李春、银行负责人以及保险方都出面进行协商。“我当时要求退还4万块钱,银行告知,办理业务时签订了合同,是合理按照程序的。保险方回应,没按照合同写的存满五年,如果提前退保,会损失本金30%以上,只能退还2.6万。”

不想纠缠拿回2.6万当买教训

记者向工商银行龙马潭支行和求证,该银行徐行长答复:陈孝奇在办理业务时签订了合同,全是按照合理程序的,如果当事人有任何疑问,可走司法程序。

涉事保险公司办公室主任胡女士称,公司工作人员不能随意接受采访,需要记者出具公函,拟好采访提纲提交给领导,由领导安排工作人员针对提问专门做出回应。记者向保险公司提供公函和采访提纲后,胡女士告知记者等待回复。一周后,胡女士回应,“目前已安抚好陈先生,领导说也不用接受采访。”陈先生表示,没有收到过保险公司的安抚,只是银行托身边朋友来劝解,对方称希望不要通过媒体报道。

陈孝奇回家与妻子商量后,不想再纠缠下去。8月27日,经过和银行、保险公司再三协商,只退还了2.6万。对于这个结果,陈孝奇当买个教训,

律师:银行不应让储户误解

律师冯骏表示,银行与储户签业务订合同时,工作人员应对储户做出详细解释,不应制造让储户误解的假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合同是因误解签订的,当事人在一年以内可以提出撤销合同。若时效已过一年,则维权会变得比较困难。

对于陈孝奇的遭遇,泸州市工商部门提醒:市民存款要谨慎,其他业务办理最好当面问清,保险产品与银行定期存款及其他理财产品不同,虽具有一定的投资功能,但仍属于保险产品。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时,要认真阅读合同,看清楚合同最后的落款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这是判断办理的是银行业务还是保险业务最直接的依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6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9-22 08: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保险公司不应在银行办公吧。

发表于 2015-9-2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银行很多都是跟保险公司挂钩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09:14
我觉得银行有责任,不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为什么能在银行包括大厅推销产品,难道银行大堂保安不管吗?老百姓都相信银行,就请银行部门监管严格,不关银行的事情一律不得在银行里宣传,不要让老百姓的钱心痛。
发表于 2015-9-22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09:16
如果是保险,就不能在银行推荐,误导老百姓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09:29
售保险的有时真它妈不是人,这是纯粹的欺骗行为,骗了人家14000元,应该向法院告他诈骗罪!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09:34
保险工作人员在银行上班,就不应该穿银行工作人员的服装,应穿保险公司统一服装啥。纯粹误导与欺骗来存款的人们!该严查追究银行部门领导的责任!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09:36
银行部门本就是半天云里挂粪桶一一臭名远扬了。如果没有国家这台机器维护,早就有人想告你们上法庭了。你们不但不树立形象,而且还和保险公司串通构陷储户,这太不地道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09:39
如果是老百姓这么做。叫做犯罪。他们自己难道就无罪吗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09:43
我也被误导过,妈的,不知不觉让你上勾交钱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09:46
卖保险在银行不说,还穿银行的工作服,可以以假乱真欺骗老百姓嘛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09:52
银行咋会有保险公司业务员上班呢?怕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伙诈骗吧?宣传时法律面面俱到,有事时无能为力,真他妈笑话!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09:52
/
ixALN.comVXG{OOOOU9
:r!.p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09:53
我也有过上述情况一模一样的骗局,不想纠缠,结果也一样。我是在新津工商银行遭的!太黑了,希望有关部门该管管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09:58
中国就是一个骗子社会,为了钱不择手段。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09:59
赤裸裸的诈骗行为,老百姓的钱真的来得不容易啊!**B的一群畜牲,不要**B脸给抢人有何区别吗,找那个卖保险卖B的烂婆娘连本带利退款,让那B记住教训,不然还会有遭骗的人,不退弄死他的子女再说,让她*断子绝孙……!!!!!!!!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10:04
完了我爷爷也是买的这个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10:06
因为银行是经济工地,难道卖保险的工作人员也能否跟你们在一起吗?有很多银行在代办保险,还是自己多擦亮自己的眼睛,多看文字,就不会造成那样的结果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2 10:09
该银行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我认为即卖羊头又卖狗肉。买不在该银行办理保险他方应再挂个保险业务办理处。别误导老百姓。现在保险员就是万能胶只要你碰上就跑不掉、烦死了、有关部门是否该管一下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