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64|评论: 0

[焦点关注] 廉价救命药缘何变天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6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盒仅售7.8元的普通药,在医院里时常难觅踪影,黑市上却卖到数千元!近期,有媒体报道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在医院难觅踪影,一药难求。记者在多家医院采访发现,这个药确实已紧缺多年,但已有替代方案,患者没必要从黑市买药。救命的廉价药在现实中常成为“孤药”,还是逃不过“廉价”、“亏本生产”这几个关键词。
生产ACTH的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称,“亏本生产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这说明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廉价救命药,如果只靠市场来调节,终究难逃覆灭的命运;而保障廉价救命药不断供,必须保障生产经营者不亏本,宏观调控须有作为。
    商人以逐利为天性,以利益为导向进行生产符合经济理性。事实上,我们真正该探讨的是,一些救命药为何要么价格低得可怜,要么高到离谱?为什么没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定价,既满足商家的利益诉求,又满足患者的消费诉求?之所以如此,与当下的药品定价机制有关。一方面,国家对一些药品实行价格和分配管控,其本意是为了降低民众的用药成本,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细化指标、严格监管以及问责制度,相关政策并没有得到落实。其所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便宜的药往往买不到,买得到的药往往不便宜,民众的用药成本不降反升。
    一方面,对于大众化的廉价救命药,不能因为限价而限死。2011年,一项对全国12个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物一般有500多种,而医院廉价药缺口已高达342种。这也提醒价格主管部门,该提价的要提价,该贴补的要贴补。另一方面,对于小众化的廉价救命药,必须明确公共保障责任。国家层面、省级层面要有基本储备。稀缺廉价药协调流动机制,应该纳入公共医疗服务的基本框架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