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图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成都有轨电车的相关知识:
1.这6条线路拉近郊县距离,分别是:
益州大道有轨电车项目:长9.7公里,设16站,计划今年11月开工,2018年1月开通运营。
IT大道有轨电车项目:长39公里,设39站,计划今年12月开工,2018年6月开通运营。
新津现代有轨电车R线项目:长9公里,设7站,已经开工建设,计划2018年11月开通运营。
都江堰万达有轨电车项目:长11公里 ,设12站,计划明年8月开工,2018年12月开通运营。
新都现代有轨电车项目:长19.1公里,设20站,计划明年10月开工,2019年10月开通运营。
天府新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长10公里,设9站,计划2017年6月开工,2020年6月开通运营。
2.电车带来“洋气时代”
成都的公交覆盖较广,花上2元钱甚至都能坐到郊县,但上班高峰期,想要在公交车上有立足之地还真是要靠人品的一件事。虽然目前由地铁,但人挤人的壮观景象,还是让不少人望而生畏。有轨电车的建设不但能够提高公交效率、减少空气污染,更具有促进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意义。
(1)跟BRT差不多快
在实际运营当中,有轨电车旅行时速为23—25公里,地铁则为30~35公里,成都的常规公交运行速度,有公交专用道的平均时速为14公里,而没有公交专用道的平均时速仅10公里,市区运行最快的BRT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5公里。这样一对比是不是很明显就能知道电车的好处了?
(2)“零”排放
有轨电车更加节能环保。电力驱动的它几乎零排放,更有利于空气污染的改善。同时,有轨电车的单位能耗也比较小,只有BRT的1/4-1/2。此外,噪声污染也更低。这要比公交车好得多,再也不会出现开着开着没气的问题了。
另外在运营能力上,有轨电车客运量可达8000—15000人次/时,属于中低运量公共交通系统,是地面公交客运量的4至5倍,也比BRT每小时8000-12000人次的运输能力略高。上班高峰期,能装走更多人,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么?
(3)成本较低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地铁每公里成本5亿,以中等城市为例,光修建地铁一项,就需要花掉全市4~5年的全部财政收入。而现代有轨电车每公里综合造价约为1.5亿元,约为地铁的1/3至1/5,建设周期约为地铁的1/2。不仅时间快还省钱。
好了,小科普就到此为止。不过作为河畔新世界的一名业主,当然是更关心天府新区的这条线路了,因为我们小区刚好在天府新区的核心位置,说不定以后这有轨电车还从我们家门口过,到时候就真的15分钟到达市中心了。而且目前正在修建的地铁1号线三期也会从我们小区经过,交通出行必定非常方便,但再加上这天府新区的有轨电车,15分钟到市中心,这不就是中心城区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