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楠尚品广场停工半年月底再开工 缺乏商业经验后期难度大
停工半年多的双楠尚品广场,证实本月底将再开工。然,因自身缺乏商业打造经验,错失市场时机,项目打造挑战增大。
3月被爆资金问题后 双楠尚品广场即处于停工状态
月底将再开工 或寻万达急救场
3月份,有媒体报道,位于武侯立交外侧,新双楠片区的双楠尚品广场因资金紧张,正挂牌出让。虽然文章一出,双楠尚品广场业主论坛中便出现一份永竞集团润利鑫置业有限公司法务部发布的声明,声明表示,双楠尚品广场从未出现挂牌出让情况。不过即便没有挂牌转让,项目的打造也在那之后停滞。
近日,观察员前往项目踩盘发现,项目依然处于停工状态。此前媒体报道双楠尚品广场的打造进度为:10余万方主体工程已经完工,A区实现封顶,B区建设实现正负零。
售楼部工作人员告知观察员,项目停工了几个月,这个月月底可能又要开工。之前停工是因为项目引进韩国整容中心,内部需要调整规划,上报给有关部门审批,文件最近才下来。
观察员随即致电双楠尚品广场负责营销方面工作的王晓俊,他证实,“我们确定10月底要开工,动工过后我们这边可能会有一些推广,推广的具体动作目前还在制定当中。”至于此前停工原因,他的回答与售楼部工作人员一致。
除了了解到项目将在月底动工外,售楼部工作人员更表示,公司已经跟万达谈好合作,只是还没有签约,虽然万达进场,但是项目原来的打造计划不变。
观察员针对项目是否在停工过程中与万达谈妥合作向王晓俊求证时,他表示自己还没有接到这个信息,可能是前期在谈,但是现在还没有具体定下来。
不过,观察员向成都万达青羊广场工作人员侧方打听该消息时,对方表示对此并不知情。成都万达酒店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茂华也表示,不知道这个消息,她猜测应该没有此事。
虽然上述人员都对双楠尚品广场停工挂牌转让予以否认,但是此前与该项目合作过的某公司人员对观察员表示,项目停工被传出卖项目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公司的资金链出现问题,项目之前便存在现金流变现的问题。
打造龟速 或错失市场先机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9月22日,永竞集团以339.99万元/亩拿下该地块,面积约为91.4984亩,用地性质属于商业金融用地。2010年12月29日,永竞集团还以5400元/平米楼面价拿下该地块旁边一宗大约为46.4735亩二类住宅用地。该地块先于商业地块打造,2013年开盘,去年已交房入住。
早在2013年,观察员前往该项目踩盘时,双楠尚品广场便已经拉起围挡广告,宣称将打造商业综合体。不过,直到去年4月30日,才正式举办亮相发布会,8、9月开启线上宣传。
从拿地到现在,双楠尚品广场已经历4多年的时间。在这4年的时间里,双楠尚品广场所在的新双楠片区也逐渐涌现出不少新商业项目。
一位熟悉该项目打造情况的人士直言,开发商不按市场规律操作,中间的操作人有些问题。项目要是认真操作早就起来了,已经做了很久,打造速度慢或存在错失抢占市场先机的风险。
权威数据统计显示,新双楠片区目前有6个未开业商业体,商业建筑面积共计约88万方。分别为龙湖金楠天街、城置汇点、上风港时代广场、首信红星国际广场、大悦城。这些项目产品涵盖购物中心、写字楼、商业街、公寓、写字楼等,与双楠尚品广场规划重合度极高。
从开业时间来看,最早的为龙湖金楠天街和上风港时代广场,拟本月开业,最晚的为红星国际广场,拟开业时间为2016年底。对双楠尚品广场形成最直接竞争的城置汇点和大悦城,开业时间分别为2016年上半年和今年12月,这两个项目相距双楠尚品广场均不超过2公里,而大悦城的品牌影响力和吸附力远超双楠尚品广场。
目前双楠尚品广场对外显示的交房时间为2017年3月,也即是该项目将是该片区最后一个开业的。
贝氏设计总经理贝月森分析,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失去先机。按照二八法则,可能很多商业项目只有20%真正盈利,能够生存下去,其他的可能都是苦苦地撑着或淘汰。所以,开发的节奏慢,影响是非常大的,一定会失去市场先机。
除了要面临片区最后一个开业而错失市场先机所带来的挑战外,双楠尚品广场还得面临新双楠片区逐年加大的商业供应而增加的市场压力。权威数据统计显示,新双楠片区在未来三年间将新增约55万方商业,未来片区竞争进一步加大。
缺乏经验 首次打造触礁
公开资料显示,双楠尚品广场操作人为成都润利鑫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而该公司系四川永竞实业集团(以下简称“永竞集团”)。永竞集团还拥有包括宜宾市永竞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10余家全资子公司。
在成都范围内打造的项目有天紫界和双楠尚品广场,同时还在都江堰规划有青城湖项目。在宜宾,打造有江北振兴建材城美家馆。
早期的天紫界项目产品以住宅、酒店、公寓和写字楼为主。都江堰青城湖定位为田园总部休闲旅游基地。
从上述项目能够看出,永竞集团打造双楠尚品广场这样一个商业综合体,应该属于首次试水。从目前的项目现状来看,显然,永竞集团的首次试水已经在3月份触礁。
上述此前与该项目合作过的某公司人员称,“开发商可能不是很熟悉商业地产的打造,它原来又想卖又想经营就很麻烦,租售关系的处理是他们的难点。当时自己没有算好帐,产品研发也没有认真的研究到位。”
贝月森则直接表示,他们跟万达在谈合作,证明他们前期已经工作失败,自己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做商业综合体,而万达是轻资产,与他们合作相当于是用万达的名和管理,不过真正对他们的受益如何,不清楚。
贝月森分析该项目认为,最大的难点便是资金问题。是否攻守平衡,也即是持有跟销售是否能够平衡资金。如果平衡不了资金,做这个项目很困难。加之如果本身不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后续资金跟不上,就没办法做好整个项目的现金平衡。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如果确定和万达合作,现在的打造计划和产品规划和万达的模式没有区别,只是换了个商家品牌而已,原来没有运营单位,现在有万达来帮他运营招商会好很多。但是受周边环境限制,项目面临挑战可能还是很大,甚至有可能做不起来。
『观察家』由创家live+出品
观察家是国内首家基于房地产全产业链构建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研究及资讯发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