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67|评论: 4

[草根播报] 讲坛执着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9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1.4]    “当老师是我从小的梦想,我的一生也只想做这一件事!”张树奎说这句话时,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句话他曾多次对家人说过,而他的同事和学生却鲜有人听过。

[size=1.4]  张树奎,宜宾县龙池初级中学的一名老师。从教24年,于他而言,老师已不再是一份职业,而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学生们都像我的孩子一样”。正是源于这份热爱,他曾劝说200多名辍学生重返校园,一名辍学生甚至被他从煤洞里拉回了课堂。

[size=1.4]  他的执着

[size=1.4]  劝说200多名辍学生返校

[size=1.4]  从1991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张树奎就一直扎根在山区,先后在宜宾县龙池乡6个乡村学校任教。

[size=1.4]  1997年,龙池乡成人教育中心校成立,张树奎担任教导主任,主要负责扫盲和初中教育的辅助工作。

[size=1.4]  1998年秋天,张树奎与龙池乡的乡干部一同去动员一个姓吴的男孩子。“我们去了之后,竟然听说他到当地小煤窑挖煤炭去了。”张树奎说,孩子的家长不愿送孩子读书,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最后甚至发狠话:“你们去把他拖出来,我就送他读书。”张树奎二话没说,直接走下煤窑,并成功把孩子劝了出来。

[size=1.4]  为了让辍学生重返校园,张树奎与班主任一起逐一家访,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20多年来,他通过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成功劝说200多名辍学生重返校园。

[size=1.4]  “什么能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唯有读书。”这是张树奎每次家长会上必说的一句话,而这句话也激励着一批批的农村孩子从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

[size=1.4]  张树奎说,虽然山区农村人的保守观念让他遭受了不少冷遇和白眼,但每次成功劝回学生时,他却得到了更多的满足与自豪。

          他的热心

[size=1.4]  帮困难学生找到社会捐助

[size=1.4]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在挽救一个家庭。”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张树奎会积极联系社会捐助。2005年9月,开学第二周,张树奎发现一个学生中午总是不去吃饭,身体很瘦弱,总是默默不语。一天下午,张树奎和一位科任教师直接到那位学生家进行家访。“他们一家四口人两间土坯房,那个孩子的母亲还有残疾,一家人完全靠救济过日子。”看到这样的场景,张树奎心里很不是滋味。

[size=1.4]  回到学校后,张树奎立即联系了成都一家公司的青年团队,为那位学生争取到了捐助。回家后,他又向妻子谈及了该学生的家庭情况,妻子也表示同情,决定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帮助那个学生。为了不增加学生的心里负担,张树奎并没有告诉学生自己给予了一部分。正是张树奎老师的这份关爱,让那个学生慢慢改变,性格开朗了起来,学习成绩也进步了不少。

[size=1.4]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伍雪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能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唯有读书。”这是张树奎每次家长会上必说的一句话,而这句话也激励着一批批的农村孩子从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

发表于 2015-10-19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这么认为

发表于 2015-10-19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威武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10-19 23:10
可能有部分事实,但绝对有吹牛B。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