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为求利润 万科远洋自建销售团队 (10.12-10.16)
房企9月销售业绩陆续公布,从数字上来看,第三季度的楼市明显好转。然而市场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在增速下滑和利润率逐年走低的情况下,走在前沿的房企也在不断探索发展之道,自建销售团队,也成为龙头房企们追求利润的方法之一。
本周有关房企报道共66条,其中负面信息4条,中性信息62条,从监测情况来看,本周负面信息围绕万科上海两大楼盘频现纠纷,高管或参与殴打业主展开。本周总体信息量在10月14日、10月16日达到高峰,其中,《万科远洋弃用代理公司背后:为求利润自己卖房》成为本周舆情热点。
关键词:万科;远洋;销售;佳兆业;债券
舆情关注前十:
注:以上数据源自房观察数据研究中心对42家主流媒体一周(2015年10月12日-2015年10月16日)新闻监控。
1、万科远洋弃用代理公司背后:为求利润自己卖房
摘要:远洋地产(03377.HK)和万科企业(02202.HK)两家国内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正在试图降低对这些房地产销售代理机构的依赖,他们希望自己建设房地产营销体系。
2、万科上海两大楼盘频现纠纷 高管或参与殴打业主
摘要:万科上海两个楼盘爆出的楼盘虚假宣传、物业与业主纠纷处理不当等问题,正不断伤害品牌房企的“金字招牌”。业内人士指出,后房地产时代,消费者更加看重楼盘配套设施的完善、物业服务的人性化等。
3、佳兆业多项目解锁 境外债券大涨
摘要:目前中国银行已经与佳兆业上海公司签订了债务重组协议,公司各项工作已全面恢复正常。而中国银行是佳兆业上海项目的最大债权人。而佳兆业在武汉、广州等地的项目也已经或者即将陆续解锁。
4、恒大成功发债200亿 创国内私募债历史记录
摘要:10月15日,沪港通标的股恒大地产(HK.3333)成功发行200亿非公开公司债券,创国内私募债最大规模历史纪录。 据悉,此次私募债券分为3+2年期和5年期两种。其中175亿的3+2年期债券利率7.38%,25亿的5年期债券利率7.88%。恒大本次发债受到市场的热捧,反应热烈,获50亿基础发行规模的4倍超额认购。
5、万科将斥6.6亿港元认购绿景中国地产17.81%股权
摘要:10月13日晚,绿景(中国)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已与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Wkland Investments V Limited(下称投资者)订立认购协议,据此投资者同意按认购价每股2.20港元认购其3亿股新股份。
6、中海物业10月23日挂牌 物管行业迎上市潮
摘要:中海物业的上市计划最终敲定:其将于10月23日登录港交所,成为继彩生活(01778.HK)后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物业公司。10月14日,中海物业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文件,它将从中海地产(00688.HK)中分拆出来,以介绍方式上市,并不涉及新股发行。中海物业股份代号为02669,预计将于10月23日开始在港交所买卖。
7、远洋地产53亿港元参股中国华融 看中的是华融土地资产?
摘要:10月14日,中海物业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文件,它将从中海地产(00688.HK)中分拆出来,以介绍方式上市,并不涉及新股发行。中海物业股份代号为02669,预计将于10月23日开始在港交所买卖。
8、万科资产证券化怎么做? 国内首只公募REITs基金注册
摘要:在证监会受理一个多月后,6月8日,鹏华基金管理公司申报的“鹏华前海万科REITs封闭式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正式完成注册。
9、更名后宣布“去地产化”战略 中国金茂欲转型城市运营商
摘要:从“方兴”更名“金茂”,去掉“地产”二字之后,中国金茂(原方兴地产,00817.HK)总经理李从瑞10月14日在北京宣布,中国金茂将由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商,向城市运营商转变。
10、恒大融创万科以及中民投接连出手 股权收购频现
摘要:10月13日晚间,绿景中国宣布,已与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Wkland Investments V Limited订立认购协议,后者同意按认购价每股2.20港元认购其3亿股新股份,占绿景中国地产经认购事项扩大后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约17.81%。认购完成后,万科将晋身为绿景中国第二大股东。
舆情关注:万科远洋弃用代理公司背后:为求利润自己卖房
观点一:远洋地产从今年开始,公司在北方区域的开发事业一部开始着手建设自己的营销体系,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将旗下包括远洋天著等7个项目集中推盘,并且已经决定将之前与多家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联合代理的模式调整为全面自建。
观点二:未来三年内,我们将逐步实现所有项目采用自销模式,相比传统代理模式而言,自销模式在后续沟通、执行力方面更加高效。”后续万科新入市项目,或将更多采用自销模式,降低对传统代理模式的依赖性。
观点三:代理公司总是希望聚焦在卖得好、卖得快的项目上,一旦市场有所停滞或者项目销售艰难,这些代理公司有很多楼盘项目可以选择,为了经营、为了利润,他们会选择把卖不动的项目上的营销精英抽走,这对代理项目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最后非常被动。
房企弃用代理公司背后是利润增长压力
自远洋地产在“万和系”一个项目的销售过程中,尝到了自建营销体系的甜头后,今年开始,远洋便在北方区域事业部着手建设自己的营销体系。无独有偶,万科东莞项目也加入了万科自销团队。
自从进入白银时代,走在市场前沿的往往是那些能迅速反应、自我革命、进行转型的企业,市场在变化,房企也在寻求转变,无论是采用代理销售还是自销方式,这是房企自身的选择。
在房地产业界,代理公司是大部分房企会做的选择,然而在远洋地产看来,在市场下行的时候,一般先撑不住的就是代理公司。代理公司往往会把希望聚焦在那些卖得好卖得快的项目,而对于滞销的项目则会把项目上的营销精英抽走。这样一来,对于该项目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远洋地产和万科自建团队负责销售、营销、策划,这在业内看来,正是房地产市场利润被压缩,开发商愈加追求更加高效的销售模式,以期省掉不必要的中间支出,提高盈利空间。
一个项目是否畅销,除整体环境向好之外,还与一线销售人员的努力密不可分。相比传统代理模式而言,在开发商看来,自销团队效率更高,并且还能将更重要的客户资源直接掌握在自己手中,并能节省营销成本和提高效率。只是大规模的组建自销团队,对于房企来说并不现实,因为这不但费时费钱,而且难度也高。
不过,从万科和远洋的表现来看,这也确实反应出房企盈利水平逐年下滑的事实,使得房企不得不从各个环节上去思考如何降低成本,提升盈利指标。
『观察家』由创家live+出品
观察家是国内首家基于房地产全产业链构建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研究及资讯发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