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外包装神似药瓶,现在的娃娃太恶搞了。”近日,家住达城的邓女士无意间发现女儿书包里有两个药瓶,女儿闲时就打开药瓶吃两粒。询问得知,这个药瓶居然是名为“粑粑浓缩丸”、“开心药”等零食。邓女士表示,看到孩子吃这样的零食,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奇葩药丸”受青睐
国庆期间,邓女士走亲戚时发现,这类“奇葩”零食并不只有女儿喜欢,侄儿也有类似的“乖乖听话丸”、“学霸丹”等零食。邓女士告诉记者,她从孩子们口中得知,这类零食已风靡整个校园,聚会时,大家都会带着各种类型的“药丸”一起分享。
今年上高二的思思说,这类零食一般只有网上才能买到,经常有同学买来整人。虽然形状各不相同,但味道大多是巧克力和糖果味,只是包装上的名字比较恶搞。
记者从一瓶“开心药”的外包装上发现,上面写着适宜人群、用法等,还特别说明:“不开心时吃一颗马上开心,连吃三颗,一天开心”,在包装的下方还注明:药效纯属娱乐,切勿当真。
“药丸”摇身变零食
随后,记者在某购物网站上搜索了“搞怪糖果”,立马弹出数百件“宝贝”。记者进入某店铺发现,店铺内销售的“搞怪糖果”有130款,药丸形状各异,味道有巧克力、水果味等,价格在8元左右。网友“艳子”一口气在网上购买了4瓶“搞怪糖果”,有“逗B丸”、“贱男消失片”、“长生不老药”、“后悔药”。“艳子”评论表示,当天到货后就把同事给“雷倒了”,虽然包装“雷人”,但里面的糖果很好吃。网友“八子”也表示,朋友乔迁时,在网上买了几瓶,寄到朋友家后,朋友是又惊又喜,十分开心。
虽然这类搞怪糖果在年轻人中风靡,但是很多中年人难以接受。教书多年的李老师表示,网络上销售的很多零食名称太恶搞了,有的甚至很低俗。李老师认为,学生娃娃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要被这些花样零食所影响,要是因此耽误了学习,再多“后悔药”也弥补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