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14|评论: 8

[行走印记] 郑板桥的秘密花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3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跟随着地图来到城外古板桥西郑家巷北首,这里没有豪宅也没有陋室,一座简单的两百米的居室,门前简简单单,只是多了些丛生的树木和些许翠绿的竹,这里是通往郑板桥他的秘密花园的入口,静立在门口,仿若听到板桥来去匆匆的脚步声,踏进大门就能够穿越回当年当时的场景,不变的是一如既往的安静。
图片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座板桥的秘密花园中并没有耀眼的鲜花,多的是一片茂密的竹,郑板桥说“无竹不居”,郑板桥还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片秘密的天地只属于板桥一个人,这里天然的隔绝了世间的纷繁复杂,眼中了了,心下匆匆,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这般静谧之地,让竹的灵气悄然浸染在板桥的诗词画作之中。
图片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厦屋的门额上,挂着一方“聊避风雨”的匾额。据说郑板桥从潍县罢官回来,曾想盖间小屋,安度晚年。但是,由于做官时两袖清风,再加上经常资助他人,手中并不宽裕,只好到扬州卖画积攒资金。郑板桥还为此附诗一首,“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扬州卖画归来后,才在朋友李鱓的帮助下,建了这个狭窄的郑家“大”堂屋,才有了这个“聊避风雨”的匾额。
图片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庭院东侧花墙下有一八角门,内有一间小书斋。书桌、座椅、书厨和茶几的摆放一如当初板桥吟诗作画时的模样,每一处都有板桥轻轻拂过的痕迹,偶尔阳光洒进来,恍若隔世。
图片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竹林荡漾,午后的院内充满了静谧的气氛。在这里,板桥一定静静地踱步,时而抬头仰望天空,时而沉思,轻声低吟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此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图片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板桥说“白菜青盐蚬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郑家没有官宦人家的庖厨群聚,名谱成册,过的是小户人家的清淡生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是厨房还是家具却摆放得非常整齐划一,食得清淡,为人清淡,或许这就是郑板桥独特的风格。
图6.pn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入糊涂更难。这如信仰一般伴随着郑板桥的一生又一笔一划的刻了下来。
图片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暮黄昏天色已晚,此刻静立在郑板桥故居,仿佛看到那个曾经从潍县城门洞中走出的孤寂落拓的板桥,清瘦的男人,有些忧郁的神色,口中是那首淮扬小调
老渔翁,一钓竿,
靠山崖,傍水湾,
扁舟来往无牵绊。
沙鸥点点轻波远,
荻港萧萧白昼寒,
高歌一曲斜阳晚……
图片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