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肺先衰。大量临床数据发现,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它最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是人体最易失守的一道防线。所以,延长寿命的关键就是护肺。
按照中意的理论,人体的五脏对应四季,肺脏有主气机肃降的功能,与秋气相应。因此,秋季养肺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措施,方法得当,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一根火柴测出肺的好坏
如今,中国大部分地区又开始进入秋冬季节的雾霾高发期。而雾霾对人体的伤害,首当其冲就是肺部。在遭受到雾霾的频繁洗礼之后,人们不禁要问:我的肺,现在还好吗?
能吸入与呼出多少空气,是显示肺功能好坏的晴雨表。医学上常用“肺活量”和“一秒量”来检测肺功能。肺活量是指吸足空气后再用力猛吹,能够吹出来的最大气体容量。一般健康成人用力将肺部空气全吹出来需要3-4秒,其中,第1秒能吹出的气体容量即为“一秒量”,健康成人约为3-4升。
研究表明,当一秒量降至1.5-2升时,做激烈运动时会感觉呼吸不畅;下降到0.5-0.6升时,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简单地进行肺功能自测。
1、爬楼梯法:用不紧不慢的速度一口气登上三楼,不感到明显气急与胸闷,说明心肺功能良好。
2、吹火柴法:点燃一根火柴,尽力去吹,如果距离嘴15cm吹不灭,说明肺功能有问题;如果距离5cm还吹不灭,说明肺功能很差。
3、憋气法:深吸气后憋气,能憋气达30s表示心肺功能很好,能憋气达20s以上者也不错。
4、小运动量试验:原地跑一会儿步,让脉搏增快到每分钟100-120次,停止活动后,如能在5-6分钟恢复正常,说明心肺功能正常。
二、肺有六怕
身体各器官要正常工作都离不开氧气,而肺是输送氧气、排除二氧化碳的唯一器官,可谓身体的“发动机”。然而肺的自我保护能力却很差,各种病菌、病毒、粉尘颗粒和化学物质,常会搭着空气的“顺风车”侵入肺内。
知己知彼,才能高效护肺。哪些因素最伤肺?按照损害的严重程度,中医专家总结出“肺最怕的6个敌人”。
1、肺怕雾霾、烟气刺激。
中医学认为,胸中为“上气海”,丹田为“下气海”,气之所以能够运行于全身,依赖肺气的推动作用。肺气还能贯注于心血管,帮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但雾霾、长期吸烟、二手烟不时伤害着它,导致肺泡内痰饮积滞,阻塞气道,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上下气海不流通,血液不能正常循环。
2、肺怕燥。
肺在五行中属金,与秋气相通。秋天气候干燥,易耗伤津液,故秋季常见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裂等症。秋季养生应固护肺阴,少吃辛辣之品,以免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同时,应多食蜂蜜、银耳、甘蔗、梨、百合、芝麻、藕、杏仁、豆浆等以润肺养阴。
3、肺怕寒。
肺位于胸腔,经络与喉、鼻相连。寒邪最易经口鼻犯肺,使肺气不得发散,津液凝结,从而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复之下可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引发慢性鼻炎。
4、肺怕热。
中医讲“肺为娇脏”,它既怕寒又怕热。肺受热后容易出现咳、喘(气管炎、肺炎)等症状,如果肺胃热盛还可能导致面部起痘、酒渣鼻等。
5、肺怕过度悲、忧。
悲伤和忧愁虽不同,但皆为负面情绪。《黄帝内经》说:“悲则气消”,“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说明过度悲哀或忧愁,最易损伤肺气,或导致肺气运行失常。《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由于长期忧愁悲伤郁积,以致患肺疾而终。因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保护肺脏是极为重要的。
6、肺怕大便不通。
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经络相通,关系密切。具体来说,大便通畅有利于肺气下行。比如小儿患肺炎时,如果大便不通,则热毒不能下泻排出,肺部的感染和咳喘会明显加重。所以治疗时都会兼顾通导大便,以使病情减轻,病程缩短。平时宜多进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不仅能润肠通便,还具有养肺利肺之功。
三、肺是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很多传染性疾病,首先会侵犯肺,比如说非典、甲流等。平时一旦感受风寒、风热、燥邪,最初也都表现在肺,有发热、咳嗽、喘粗气的症状。
某些病还会使肺的结构发生变化,比如,长时间抽烟的人,生了病不容易抵挡,如果得了慢性肺气肿、哮喘的话,可能会转成肺炎。
尤其是年纪大、体弱、久病的人,免疫功能衰退,极易被细菌病毒侵犯,更应注意保护肺。从西医角度来说,肺部感染是老年人死亡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老年肺炎病死率相当高,就连季节性流感也会导致老年人死亡。
长期、大量的临床救治发现,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诱因中,肺部感染占75.4%—82.8%。而在多器官衰竭的多米诺效应中,肺衰竭往往是倒下的第一块骨牌,是多器官衰竭的启动因素。
专家提醒,45岁以上的人至少每年到医院查一次肺功能;长期抽烟、接触室内外污染者,应从40岁开始,每半年查一次肺功能。
四、10招呵护娇弱的肺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娇弱的肺部呢?
1、减少吸入
咋大风、阴霾天等空气脏的情况下,最好少出门。如需外出,尽量选择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上班族在上下班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
2、戒烟
吸烟对费损害很大,会将呼吸道上皮的纤毛破坏掉,这些纤毛是呼吸道的“清道夫”,一旦被破坏,保护作用就会差很多。
3、感冒及时治
许多人的肺炎是感冒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休息不足引起,所以感冒后一定要休息,咳嗽厉害了一定要就医。
尤其是体温有升高的感冒患者要特别注意,这种一般是流行性感冒,合并症多,容易继发感染,引起多脏器衰竭。
4、多做扩胸运动
平时应注意呼吸系统的锻炼,提倡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肺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能增加肺容量,尤其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气肿病人病情的恢复。
5、饮食清淡
少吃刺激食物,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期间,忌吃辣椒、孜然、芥末,否则不利于炎症的恢复。
适当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百合、枇杷、莲子、萝卜等,能健脾化痰。另外,当痰多时应停食肉类等油脂含量高的食物。
6、居室保温、保湿
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4℃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严重雾霾天时,最好少开窗。
7、笑能宣肺
在众多养肺法中,“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种。尤其是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时还会不自觉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还能扩大肺活量,改善肺部功能。
8、多发“嘶”音
在“健身气功-六字诀”中,“呬”(与“嘶”同音)自决与肺相应,口吐“呬”字具有泄出肺之浊气、调理肺脏功能的作用。
上下门牙对齐、放松,中间留一狭缝,舌顶下齿后,即可从齿间扁平送出“呬”字音。
9、按摩保养
用拇指按摩鼻翼,有助于清洁鼻腔;
拍背有助于老人和长期卧床者排除肺内的脏东西;
主动咳嗽,每天早晚选择一处空气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及时清除积存的痰液,保持呼吸道的卫生;
做吹气球锻炼,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中来年人,每天至少吹40个气球,可保持肺细胞和支气管的弹性,防止或减轻肺气肿。
10、接种疫苗
建议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打肺炎疫苗,有效保护率可达到85%以上,保护期为5年。
此外每年还应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平时患有糖尿病、冠心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者,都是高危人群,有必要接种。
五、一天和一年的最佳养肺时间
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7点-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最好此时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
肺脏最弱的时间是晚21点-23点,晚饭后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时吐掉,可以滋润肺脏。
一年中最佳养肺季节是秋天,即立秋到立冬。所以秋季的补水量要更多,每天必须保证喝水2000ml,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使肺脏安度金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