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39|评论: 5

[行走印记] 兴化的“板桥”腔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兴化人对郑板桥总是有说不清的情愫,吃喝玩乐都糅合了板桥的元素,而“难得糊涂”的板桥精神也似乎是兴化人生活所遵循的宗旨。正是有了这种别具风格的情调,让兴化这座小城变得缓慢而充满韵味,而兴化人也带上了板桥身上那种与世无争的性格特质。
兴化人真是有些小情小调,板桥笔下的画都能搬上餐桌,做成吃的,就比如这华丽丽的板桥宴。主要是兴化的美食太多了,活生生把郑板桥这个书画家打造成了一个“美食家”,品尝各种美食的同时,写了一系列经典诗句,就比如:“白菜腌菹,红盐煮豆,儒家风味孤清”,吃出饭菜的儒雅;“三冬荠菜偏饶味,九熟樱桃最有名”;“湖上买鱼鱼最美,煮鱼便是湖中水”,主张饭菜的鲜活。于是聪明的兴化人以郑板桥诗文中提及的菜肴为基础,结合兴化的特产设计成了宴席,这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看起来更有艺术品的风采。
图片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淮扬小调”对于兴化人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郑板桥创作的《道情》十首更是兴化人家喻户晓的经典唱段,说道板桥道情,还是要提到郑板桥,板桥先生看中了这一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1725年始作道情, 1729年完成了《道情》十首初稿,历时十四年修改,定名《小唱》。在兴化的胡同里,老街上还时不时的会传来板桥道情曲调,某种程度上是兴化人的一种情怀。
图片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化市东郊大垛镇板桥路北侧的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估计是不少兴化人学生时代的回忆。这里是郑板桥的故乡,学校里的一花一草都浸染着郑板桥的气息和情怀,校园里的人文气息更加的浓重。曾经在校园里奔跑过,哭过笑过流过汗水的你怀念这里吗?
图片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板桥竹石园位于兴化城英武大桥西南车路河沿岸,这里也是附近市民早上晨练,晚上散步的好地方。公园里空气小清新,绿化与园林景观建筑相结合,园内一片片竹林和一块块灵石组成了一幅优美的竹石图。水榭、廊亭点缀在小桥流水间,颇有板桥画中的神韵,处处都是板桥的气息。
图片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化东城外郑家巷北首的郑板桥故居是郑板桥在兴化生活过的地方,据说青年时代的板桥就是在这里吟诗作画。故居满眼望去都是青翠的竹子,这竹子就像他画中的一样,景如画,画似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院子的风格就像他所说的一般,清幽而朴实无华。来回走动于整个庭院之中,四处都弥漫着板桥的气息,似乎可以看到轮廓清晰的少年在竹林中作画,在月光下吟诗。故居的静和兴化的慢生活相辅相成,在兴化的你会经常来这里吗?

图片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