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金花蝴蝶

[群众呼声] 高山庙

[复制链接]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16 09:18
暮春赋

          岳定海

古云:“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而余放眼绵州,万物欣然,鱼跃涪江,云贯龟山,一派葱茏之气象矣。
绵地有史也早,自沈家土坝围堰筑庐迄今竟两千余年,土人荷锄携日同行,除草、播种、捕鱼、结网,渔歌漾水,而田野平和之景象也。
时光如机,勃然穿越茫茫巴蜀丘陵而至今日,一时粲然矣:王勃临绵,北亭留序;李白攀行越王楼,长惊天上人而叹哉;杜甫戚然,骑马踯躅川北古道;欧阳修自涪城出,锦绣文章引人翘首;陆游自剑门而幸涪水,怅望风云际会;苏易简开“西川大魁之先”,实为玉河之幸事……
余一介书生,而意气用事,观长空流云与烟霞一色,有白鹭飞掠其间,翅而赤紫,万里行乎;赏涪水安昌水碧流涌动,鱼掠浅石,水草摇曳,天然水墨画焉……余驻足河岸,春风四溢,金光点点,柳树依稀,醉也:春光不可负,而余更不负春光:宇之大,海之阔,时见神仙履行星宿,长鲸横跃大浪,而衰星一滑而坠,叹命之夭亡,嫉仙寿兆年;虾垂死竟恨鲸之生寿长舞深海千秋;呵呵,世之极乐,跟随眉长、耳垂、心善、面福、笑口常开,怀抱坦荡荡之有福人矣,陪伴驱长风、挟流云、翼遮天宇之异象奇人。余不才,仅山中一木,水中一滴,天上一朵,而已而已。虽微,亦生心中大境界,石可成金,水可成云,术木可成才,云可羽化而登仙也。
丙申春之尾,面壁而吟,兴之所至,众口铄之。

公元2016年4月16日上午原创于绵阳饮马渡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16 09:19
暮春赋

          岳定海

古云:“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而余放眼绵州,万物欣然,鱼跃涪江,云贯龟山,一派葱茏之气象矣。
绵地有史也早,自沈家土坝围堰筑庐迄今竟两千余年,土人荷锄携日同行,除草、播种、捕鱼、结网,渔歌漾水,而田野平和之景象也。
时光如机,勃然穿越茫茫巴蜀丘陵而至今日,一时粲然矣:王勃临绵,北亭留序;李白攀行越王楼,长惊天上人而叹哉;杜甫戚然,骑马踯躅川北古道;欧阳修自涪城出,锦绣文章引人翘首;陆游自剑门而幸涪水,怅望风云际会;苏易简开“西川大魁之先”,实为玉河之幸事……
余一介书生,而意气用事,观长空流云与烟霞一色,有白鹭飞掠其间,翅而赤紫,万里行乎;赏涪水安昌水碧流涌动,鱼掠浅石,水草摇曳,天然水墨画焉……余驻足河岸,春风四溢,金光点点,柳树依稀,醉也:春光不可负,而余更不负春光:宇之大,海之阔,时见神仙履行星宿,长鲸横跃大浪,而衰星一滑而坠,叹命之夭亡,嫉仙寿兆年;虾垂死竟恨鲸之生寿长舞深海千秋;呵呵,世之极乐,跟随眉长、耳垂、心善、面福、笑口常开,怀抱坦荡荡之有福人矣,陪伴驱长风、挟流云、翼遮天宇之异象奇人。余不才,仅山中一木,水中一滴,天上一朵,而已而已。虽微,亦生心中大境界,石可成金,水可成云,术木可成才,云可羽化而登仙也。
丙申春之尾,面壁而吟,兴之所至,众口铄之。

公元2016年4月16日上午原创于绵阳饮马渡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16 13:56
暮春赋

岳定海

古云:“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而余放眼绵州,万物欣然,鱼跃涪江,云贯龟山,一派葱笼之气象矣。
涪县有史也早,自沈家土坝围堰筑庐迄今竟两千余年;土人荷锄携月同行,除草、播种、捕鱼、结网,山歌漾水,田野四围弥漫平和之景象也。
时光如机,勃然穿越茫茫巴蜀丘陵而至今日,一时粲然矣:王勃临绵,北亭留序;李白攀行越王楼,邀约天上人叹哉;杜甫戚然,骑马踯躅川北古道;欧阳修自涪城出,锦绣文章引人翘首;陆游临剑门而幸涪水,怅望风云际会;苏易简开“西川大魁之先”,实为玉河之幸事……
余一介书生,喜观长空流云与烟霞一色,有白鹭飞掠其间,翅而赤紫,万里行乎;赏涪水安昌水碧流涌动,鱼掠浅石,水草摇曳,天然水墨画焉……余驻足河岸,春风四溢,金光点点,柳树依稀,醉也;春光不可负,而余更不负春光:宇之大,海之阔,时见神仙履行星宿,长髯飘飘,世之祥瑞乎,惜衰星一滑而坠,没星却嫉仙侣福寿兆年;鲸横跃大浪,虾惶惑哀叹长鲸舞蹈深海于千秋,天之恬淡乎。
呵呵,世之极乐,当跟随眉长、耳垂、心善、面福、笑口常开、怀抱坦荡荡之有福人矣,亦陪伴驱长风、挟流云、翼遮天宇之异象奇人,福之长至,而未见孱弱,长生子曰“斯者如逝夫”之感,欤。
余不才,仅地边一石,山中一木,水心一滴,天上一朵,而已而已。虽微小乎,却昂然而生心中大境界,石可成金,水可成云,木可成才,云可羽化而登仙也。
丙申春之尾,面壁而吟,兴之所至,众亦赏玩之。

公元2016年4月16日上午原创于绵阳饮马渡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16 13:56
暮春赋

岳定海

古云:“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而余放眼绵州,万物欣然,鱼跃涪江,云贯龟山,一派葱笼之气象矣。
涪县有史也早,自沈家土坝围堰筑庐迄今竟两千余年;土人荷锄携月同行,除草、播种、捕鱼、结网,山歌漾水,田野四围弥漫平和之景象也。
时光如机,勃然穿越茫茫巴蜀丘陵而至今日,一时粲然矣:王勃临绵,北亭留序;李白攀行越王楼,邀约天上人叹哉;杜甫戚然,骑马踯躅川北古道;欧阳修自涪城出,锦绣文章引人翘首;陆游临剑门而幸涪水,怅望风云际会;苏易简开“西川大魁之先”,实为玉河之幸事……
余一介书生,喜观长空流云与烟霞一色,有白鹭飞掠其间,翅而赤紫,万里行乎;赏涪水安昌水碧流涌动,鱼掠浅石,水草摇曳,天然水墨画焉……余驻足河岸,春风四溢,金光点点,柳树依稀,醉也;春光不可负,而余更不负春光:宇之大,海之阔,时见神仙履行星宿,长髯飘飘,世之祥瑞乎,惜衰星一滑而坠,没星却嫉仙侣福寿兆年;鲸横跃大浪,虾惶惑哀叹长鲸舞蹈深海于千秋,天之恬淡乎。
呵呵,世之极乐,当跟随眉长、耳垂、心善、面福、笑口常开、怀抱坦荡荡之有福人矣,亦陪伴驱长风、挟流云、翼遮天宇之异象奇人,福之长至,而未见孱弱,长生子曰“斯者如逝夫”之感,欤。
余不才,仅地边一石,山中一木,水心一滴,天上一朵,而已而已。虽微小乎,却昂然而生心中大境界,石可成金,水可成云,木可成才,云可羽化而登仙也。
丙申春之尾,面壁而吟,兴之所至,众亦赏玩之。

公元2016年4月16日上午原创于绵阳饮马渡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18 11:05
我实际上忘掉了今天是个什么样的纪念日,刚才无意打开QQ,几版都是送我满满的祝福,鲜花绽放,烟火四射,心旷神怡,一派绚烂。
先鞠躬谢谢朋友们了……
[微笑][咖啡][玫瑰][爱心][嘴唇][月亮][礼物][拥抱][强][握手]
我对于什么样的日子忘记,不一定不好;但我分明记得下面这篇原创的历史文化大散文,近六千字,不算少了。昨天曾贴出来过,有60多位朋友点赞,先深深致谢。
这篇大散文,我花了三年多时间思考,又用三个月时间在略为黯然的书房埋头研读,再花三个小时一挥而就,写毕,身上都带着一股发黄典籍的书卷气了,呵呵。
这篇大散文一发表,就是我今年公开在国内报刊上见面的第25篇,今年才短短四个月,25篇……我一阵眩晕,它重要吗?
《绵州历史上的几个女人》,我写了与绵阳历史有关的几个高贵而美丽的女人,盐亭嫘祖、涪城欧阳修之母,游仙苏易简之母,薛涛,杨贵妃,她们在漫长得有些沉重的中国社会,用美与贤惠编织出夺目的华锦,与天空的云霓一道,放射出曼妙而奇异的光芒。
难怪国内许多大刊物喜欢我这篇大散文,《中国文史出版社》编选的《绵阳散文选》在目录中放入前三名,《四川文学》在今年三月号全文发表了这篇文章,当然,还会有更多刊物垂青于它。
在一个有意思的日子说了这么多话,可以打住了,升再略表心迹,向几十年与我风雨同舟的朋友们致谢,而且这一个东西放在读者面前,任其评说长短优劣,我倒是不管那么多了。
如大家劳动手指为此文文内下面赞一下或有打赏,我自然也是快乐的了。

[玫瑰][爱心][蛋糕][微笑]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18 11:05
我实际上忘掉了今天是个什么样的纪念日,刚才无意打开QQ,几版都是送我满满的祝福,鲜花绽放,烟火四射,心旷神怡,一派绚烂。
先鞠躬谢谢朋友们了……
[微笑][咖啡][玫瑰][爱心][嘴唇][月亮][礼物][拥抱][强][握手]
我对于什么样的日子忘记,不一定不好;但我分明记得下面这篇原创的历史文化大散文,近六千字,不算少了。昨天曾贴出来过,有60多位朋友点赞,先深深致谢。
这篇大散文,我花了三年多时间思考,又用三个月时间在略为黯然的书房埋头研读,再花三个小时一挥而就,写毕,身上都带着一股发黄典籍的书卷气了,呵呵。
这篇大散文一发表,就是我今年公开在国内报刊上见面的第25篇,今年才短短四个月,25篇……我一阵眩晕,它重要吗?
《绵州历史上的几个女人》,我写了与绵阳历史有关的几个高贵而美丽的女人,盐亭嫘祖、涪城欧阳修之母,游仙苏易简之母,薛涛,杨贵妃,她们在漫长得有些沉重的中国社会,用美与贤惠编织出夺目的华锦,与天空的云霓一道,放射出曼妙而奇异的光芒。
难怪国内许多大刊物喜欢我这篇大散文,《中国文史出版社》编选的《绵阳散文选》在目录中放入前三名,《四川文学》在今年三月号全文发表了这篇文章,当然,还会有更多刊物垂青于它。
在一个有意思的日子说了这么多话,可以打住了,升再略表心迹,向几十年与我风雨同舟的朋友们致谢,而且这一个东西放在读者面前,任其评说长短优劣,我倒是不管那么多了。
如大家劳动手指为此文文内下面赞一下或有打赏,我自然也是快乐的了。

[玫瑰][爱心][蛋糕][微笑]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19 22:50
悠然自得上东山
白云几朵挂树尖
鸟鸣涧底水更幽
悄问繁花开几天

(东山既今富乐山)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19 22:50
悠然自得上东山
白云几朵挂树尖
鸟鸣涧底水更幽
悄问繁花开几天

(东山既今富乐山)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22 08:52
“赵岩洞”

我并非是对中国大地上这处毫不起眼并且土里土气的山洞送来溢美之辞,是啊,它是这样的蒙头垢面并蜷在巴蜀丘陵的一处山岩下默默地度过经年时光,又有什么必要去赞叹呢?
可我执拗地要来拜访,向这个不朽的充满山川灵气的岩洞表达敬意,时在丙申暮春的一天,地点在梓州(今三台)长坪山千佛岩,阳气微曛,万物葱茏。

这个“赵岩洞”,系一处远古崖墓改建而成,内设两居室带左耳室,刚好居住三两人口。抬头四望,坚硬的斧凿印尚存岩壁,隐隐约约,传来了不绝于缕的风声鸟声读书声……在岩洞外面约一里处的平坝上,温和恬淡的涪江在缓缓地流淌,日光荡漾其间,大地平和安祥。

赵蕤偕夫人上得梓州长坪山已是薄暮时光,他的老家在邻县盐亭两河白虎村赵家坝,赵蕤于此长大。盐亭风水萦绕,紫气东来,偏僻乡野竟孕育嫘祖、岐伯、李义府、严震等一干名人名宦。再说赵家,赵蕤祖上也是阔绰过的,祖先有《易》学家赵宾,子孙历经二十余代辗转迁徙到盐亭赵家坝,由于多喜诸子百家而偏离孔孟之道,赵氏一门均科第不举,延宕至赵蕤之父一代,已是学术不精而商业殷实丰厚了,别业广及永泰、东关一带。
赵蕤几次受父之命远赴洛阳应试,而名落孙山,他怏怏而归。在返乡途中,他忽然灵光一现,我为何不写本书来教化皇上和官吏呢?要写这本书,就必须远离尘世而选择一偏远的清静之地来写作。回家后他把念头告诉了夫人,夫人点头称是,愿扶助夫君,完成这一件大事。

赵蕤与夫人分别乘坐小轿和精壮的马匹来到梓州,稍一歇息,便四下寻觅安静所在,他携夫人信步于梓州北门外的长坪山,但见岷山迤逦而来,卧于涪江一侧,山头柏木森森,灌木蔓延,在山腰茂盛的杂树间,早有北魏便凿岩建造的安昌寺耸立,红墙绿瓦,梵音不辍,坚固的岩壁上,被虔诚的信佛者艰辛地雕琢了千尊以上的佛像,那是梁武帝大力传播佛教的岁月,香火旺旺地从洛阳传至梓州的丘陵,晨钟暮鼓,法事井然。在安昌寺山岩旁边,分布着这一眼上文细细描述过的岩洞了。
赵蕤夫妇端的喜欢这处先人遗下的墓室,他们略加清扫与修缮,在宽敞的一处铺下木板、厚实的谷草和暖暖的棉被,就带着好奇、新鲜而又兴奋的心情倒床而睡。

这处“赵岩洞”,后来史书含混地记述赵蕤夫妇约生活了五十余年,也就是说,他两人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步履蹒跚的中年再到脊背伛偻的老年,一直顽强而愉快地在这处洞穴爬上爬下,整整五十年啊。
赵蕤是个能干人,他走出洞子向前看,洞前延伸一处土坝,他叫来夫人,商量着在坝子左侧建筑琴房、右侧建造棋房,四处郁郁葱葱的青藤与树梢,泛滥着无边的春色,呵呵……赵蕤还嘱咐夫人在坝上青草,开辟为练剑处,于刀光剑影之间,闪耀人生的精神与剑术的光芒。
赵蕤在这眼岩洞内住得舒心,并高寿而终。那么,他先贤在此洞做了几件什么大事而惊天地泣鬼神呢?且让我一一道来:唐开元四年(716)冬天,赵蕤在岩洞头历经艰难而写完一本教化皇上与官吏的奇书《长短要术》,全书九卷凡六十三篇,在定稿过程中,赵蕤又更名为《长短经》,后来这本书刊刻面世后,影响实在是太大,甚至与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其名,因史学界将《资治通鉴》列为正经,以示区分,将同样享有大名的《长短经》称呼为《反经》了。
在这眼岩洞前,赵蕤夫妇养了几百只奇鸟,它们立于岩前枝头,赵蕤一声口哨,飞舞不休的鸟雀便栖息赵蕤肩头、手臂不去,鸟鸣山幽,云挂林间、小溪潺湲、炊烟袅袅。
在这眼岩洞前,匡山李白慕名拜访蜀中隐士赵蕤,这个李白,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诗仙,他正年青气盛,溯船而上,拜师赵蕤的。在这方寸的岩洞之间,赵蕤一席话让李白云开日出,“爱徒不须走科举路,在荐举或制举上下功夫,如何做到这点,唯行万里路而破万卷书矣。”以后李白赴长安之事,包括什么捧砚什么脱靴啊,什么“云想衣裳花想容”啊,大家都已知道,不再赘述。
在这眼岩洞前,赵蕤夫妇拒不接旨,为何?在当时梓州绵延的长坪山腰,竟在洞子头居住两位当世才子,这名声传至长安,唐明皇下诏叫赵蕤进京供职,赵蕤不从,长跪不起,向梓州刺史声明,我在此山居住习惯了,酒喝得香、觉睡得好,山风闻得惯,那个长安就不去了吧。多谢皇上,赵蕤之隐士之志不变,还望成全。

时光溯游一千多年,我作为赵蕤故里的后来人,一直想了却这桩心愿:去“赵岩洞”看看,我要来赡仰这位自古以来绵州第一隐士、韬略家、纵横大师、《长短经》的作者赵蕤,默默地看这座带有神秘气息的岩洞,它们如冷漠、萧索而生硬的产床,催生了古今横贯天际的大写的书《长短经》,中国思想界的哲人;我师赵蕤,你于宇宙这盈盈一握之山洞,迸发出天地玄黄中最为璀璨的星光!
顺便提一句,《长短经》亦称《反经》,经过历代刊刻传播至当代印累累印刷,印量约达一千万册还不止,而让社会的文明脚步一刻也不曾停下,人们追求真理的信仰一刻也未能萎靡。

公元2016年4月21日夜原创于三台县潼川府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22 08:52
“赵岩洞”

我并非是对中国大地上这处毫不起眼并且土里土气的山洞送来溢美之辞,是啊,它是这样的蒙头垢面并蜷在巴蜀丘陵的一处山岩下默默地度过经年时光,又有什么必要去赞叹呢?
可我执拗地要来拜访,向这个不朽的充满山川灵气的岩洞表达敬意,时在丙申暮春的一天,地点在梓州(今三台)长坪山千佛岩,阳气微曛,万物葱茏。

这个“赵岩洞”,系一处远古崖墓改建而成,内设两居室带左耳室,刚好居住三两人口。抬头四望,坚硬的斧凿印尚存岩壁,隐隐约约,传来了不绝于缕的风声鸟声读书声……在岩洞外面约一里处的平坝上,温和恬淡的涪江在缓缓地流淌,日光荡漾其间,大地平和安祥。

赵蕤偕夫人上得梓州长坪山已是薄暮时光,他的老家在邻县盐亭两河白虎村赵家坝,赵蕤于此长大。盐亭风水萦绕,紫气东来,偏僻乡野竟孕育嫘祖、岐伯、李义府、严震等一干名人名宦。再说赵家,赵蕤祖上也是阔绰过的,祖先有《易》学家赵宾,子孙历经二十余代辗转迁徙到盐亭赵家坝,由于多喜诸子百家而偏离孔孟之道,赵氏一门均科第不举,延宕至赵蕤之父一代,已是学术不精而商业殷实丰厚了,别业广及永泰、东关一带。
赵蕤几次受父之命远赴洛阳应试,而名落孙山,他怏怏而归。在返乡途中,他忽然灵光一现,我为何不写本书来教化皇上和官吏呢?要写这本书,就必须远离尘世而选择一偏远的清静之地来写作。回家后他把念头告诉了夫人,夫人点头称是,愿扶助夫君,完成这一件大事。

赵蕤与夫人分别乘坐小轿和精壮的马匹来到梓州,稍一歇息,便四下寻觅安静所在,他携夫人信步于梓州北门外的长坪山,但见岷山迤逦而来,卧于涪江一侧,山头柏木森森,灌木蔓延,在山腰茂盛的杂树间,早有北魏便凿岩建造的安昌寺耸立,红墙绿瓦,梵音不辍,坚固的岩壁上,被虔诚的信佛者艰辛地雕琢了千尊以上的佛像,那是梁武帝大力传播佛教的岁月,香火旺旺地从洛阳传至梓州的丘陵,晨钟暮鼓,法事井然。在安昌寺山岩旁边,分布着这一眼上文细细描述过的岩洞了。
赵蕤夫妇端的喜欢这处先人遗下的墓室,他们略加清扫与修缮,在宽敞的一处铺下木板、厚实的谷草和暖暖的棉被,就带着好奇、新鲜而又兴奋的心情倒床而睡。

这处“赵岩洞”,后来史书含混地记述赵蕤夫妇约生活了五十余年,也就是说,他两人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步履蹒跚的中年再到脊背伛偻的老年,一直顽强而愉快地在这处洞穴爬上爬下,整整五十年啊。
赵蕤是个能干人,他走出洞子向前看,洞前延伸一处土坝,他叫来夫人,商量着在坝子左侧建筑琴房、右侧建造棋房,四处郁郁葱葱的青藤与树梢,泛滥着无边的春色,呵呵……赵蕤还嘱咐夫人在坝上青草,开辟为练剑处,于刀光剑影之间,闪耀人生的精神与剑术的光芒。
赵蕤在这眼岩洞内住得舒心,并高寿而终。那么,他先贤在此洞做了几件什么大事而惊天地泣鬼神呢?且让我一一道来:唐开元四年(716)冬天,赵蕤在岩洞头历经艰难而写完一本教化皇上与官吏的奇书《长短要术》,全书九卷凡六十三篇,在定稿过程中,赵蕤又更名为《长短经》,后来这本书刊刻面世后,影响实在是太大,甚至与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其名,因史学界将《资治通鉴》列为正经,以示区分,将同样享有大名的《长短经》称呼为《反经》了。
在这眼岩洞前,赵蕤夫妇养了几百只奇鸟,它们立于岩前枝头,赵蕤一声口哨,飞舞不休的鸟雀便栖息赵蕤肩头、手臂不去,鸟鸣山幽,云挂林间、小溪潺湲、炊烟袅袅。
在这眼岩洞前,匡山李白慕名拜访蜀中隐士赵蕤,这个李白,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诗仙,他正年青气盛,溯船而上,拜师赵蕤的。在这方寸的岩洞之间,赵蕤一席话让李白云开日出,“爱徒不须走科举路,在荐举或制举上下功夫,如何做到这点,唯行万里路而破万卷书矣。”以后李白赴长安之事,包括什么捧砚什么脱靴啊,什么“云想衣裳花想容”啊,大家都已知道,不再赘述。
在这眼岩洞前,赵蕤夫妇拒不接旨,为何?在当时梓州绵延的长坪山腰,竟在洞子头居住两位当世才子,这名声传至长安,唐明皇下诏叫赵蕤进京供职,赵蕤不从,长跪不起,向梓州刺史声明,我在此山居住习惯了,酒喝得香、觉睡得好,山风闻得惯,那个长安就不去了吧。多谢皇上,赵蕤之隐士之志不变,还望成全。

时光溯游一千多年,我作为赵蕤故里的后来人,一直想了却这桩心愿:去“赵岩洞”看看,我要来赡仰这位自古以来绵州第一隐士、韬略家、纵横大师、《长短经》的作者赵蕤,默默地看这座带有神秘气息的岩洞,它们如冷漠、萧索而生硬的产床,催生了古今横贯天际的大写的书《长短经》,中国思想界的哲人;我师赵蕤,你于宇宙这盈盈一握之山洞,迸发出天地玄黄中最为璀璨的星光!
顺便提一句,《长短经》亦称《反经》,经过历代刊刻传播至当代印累累印刷,印量约达一千万册还不止,而让社会的文明脚步一刻也不曾停下,人们追求真理的信仰一刻也未能萎靡。

公元2016年4月21日夜原创于三台县潼川府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22 08:55
历史有很多源头汩汩而流,其中之一,便是位于梓州长坪山的“赵岩洞”,它如一只天眼,一面望着过去的混沌与困惑,一面打量着未来的清晰与明亮。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22 08:55
历史有很多源头汩汩而流,其中之一,便是位于梓州长坪山的“赵岩洞”,它如一只天眼,一面望着过去的混沌与困惑,一面打量着未来的清晰与明亮。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22 08:59
落寞西平镇

当我迈着缓慢的步子进入三台西平古镇时,吃了一惊。
它确实垂垂老矣,不敢恭维。

关于古镇,史书多有记载,而让人神往。自浑沌时光起,凡有土著居民钻山岩、囿草庐,就兴起城的概念,有围城当然就有市井,人的目光散漫,步履慵懒,这儿瞅瞅,那儿蹲蹲,一天光阴也打发得差不多了,是吗,大凡用土夯起城墙,这市镇的规模、层次与繁华也就次第而绽放了。
说实在话,这些年我涉足过的古镇已然不少,从四川悠闲的青石板上走过去,又从江南滴雨的屋檐下走回来,我总能寻着一些像红苕花那样溶合山丘气味的少女嘻嘻哈哈地跑来,也能看见一些打着花雨伞的少妇扭动腰肢从小巷经过……那时,无边的原野,花儿都丰盈起来,生动起来,活跃走来;那时的合院子,氤氲在晦暗的云团下面和高挑的屋脊怪兽上面。
市镇到了这个地步,想不虚荣、浮华和神彩十足都难了。
当今古镇,我大致浏览数遍,几木几石几瓦,便烘托出匠心独运的仿真建筑群来,或单或双或错落有致重重叠叠,便渲染出卓尔不群的纪念物出来……它们虽然仿造得优雅,形制也还合体,不过看久了,竟有雷同、呆滞、僵化之感,如一具机器美女,那儿都顺眼,那儿都楚楚动人,然儿细看眼神,死鱼般无光。这话弯酸了一些,也还妥贴。

那么,我在西平镇看到了什么?阅读了什么呢?我一走进小镇,内心立刻五味杂陈,席卷而来:街房已经苍老,一排排向四面八方伸展,街面铺着乱石,搁平了事;那些铺面,用门板一匹一匹地銜接,严丝合缝,。行人寥落,只剩我的脚步声在石头上幽幽而响,再看瓦上,青草蓬蓬,乱茎勃发,倒也生机勃兴。铺子里用曲尺形柜台陈放着日用杂货,玻璃蒙尘,看不清晰背后的商品,有年迈的老板娘斜躺在凉椅上酣睡,小狗伏于穿布鞋的脚边,也佯装困觉。
我就这样走走停停,在西平镇这处破烂的街道上东张西望,有石头镶嵌的水缸置于街沿上,有零碎的野草闲花在局促的院子里开放,有长长而阴暗的巷子从内弯拐,有闲散的居民围在十字街口打长牌、下象棋……
我不甘心地回望这眼前的一切,这座称谓叫西平古镇的破地方,它们是倦怠的萎缩的倾坍的颓败的即将倒下的一堆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一堆乱七八糟的曾经繁华过的小城市:我仿佛看见,达官贵人的轿子匆匆抬了过去,迎亲的队伍在喜庆的鞭炮声里又欢笑着走来,那个被抓丁出去战火里匍匐冲锋的士兵又衣锦还乡,那个埋头苦读经书的学子终于榜上有名……呵呵,西平镇,你的希望如种子,在春光里播种下,在盛夏里萌动,在深秋里结实,生命代代不息而欣欣然繁衍啊。
我回首一瞥,尚有意味深长之底蕴,它太像我儿时的街坊了,那些曲曲折折的铺面,那些来来去去的人影,那些长长短短的呼叫,那些平平仄仄的雨珠……忽然扑向我,一齐入怀,我实在是陶醉了,伙伴们,要想在绵州土地上寻找几处儿时原汁原味的老房子老街道,那就上西平古镇来悠转几圈,它实在契合我对过去时光的想像与怀念,也吻合我如今访问古镇快乐而至比对流年时光的心境……
有了这一些影像的忠实陪伴,生命不再有遗憾。

虽然这样说,我还是要十分惋惜地指出,西平古镇这些房子以及串联起的几条小街,它们苍老了,风烛残年了,驼着背了,不知那一阵烈性很高的风暴,就会将它们摧垮,尤如上帝用一只看不见的手,将地面这座恍若积木的房子轻轻抹掉,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般。
因而,要去拣拾童年珍贵记忆的朋友们,去带回关于祖宗的记忆,带回同龄人忧伤与甜蜜的瞬间,那赶快去西平古镇吧,趁还来得及。

公元2016年4月21日夜原创于三台县西平古镇客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22 08:59
落寞西平镇

当我迈着缓慢的步子进入三台西平古镇时,吃了一惊。
它确实垂垂老矣,不敢恭维。

关于古镇,史书多有记载,而让人神往。自浑沌时光起,凡有土著居民钻山岩、囿草庐,就兴起城的概念,有围城当然就有市井,人的目光散漫,步履慵懒,这儿瞅瞅,那儿蹲蹲,一天光阴也打发得差不多了,是吗,大凡用土夯起城墙,这市镇的规模、层次与繁华也就次第而绽放了。
说实在话,这些年我涉足过的古镇已然不少,从四川悠闲的青石板上走过去,又从江南滴雨的屋檐下走回来,我总能寻着一些像红苕花那样溶合山丘气味的少女嘻嘻哈哈地跑来,也能看见一些打着花雨伞的少妇扭动腰肢从小巷经过……那时,无边的原野,花儿都丰盈起来,生动起来,活跃走来;那时的合院子,氤氲在晦暗的云团下面和高挑的屋脊怪兽上面。
市镇到了这个地步,想不虚荣、浮华和神彩十足都难了。
当今古镇,我大致浏览数遍,几木几石几瓦,便烘托出匠心独运的仿真建筑群来,或单或双或错落有致重重叠叠,便渲染出卓尔不群的纪念物出来……它们虽然仿造得优雅,形制也还合体,不过看久了,竟有雷同、呆滞、僵化之感,如一具机器美女,那儿都顺眼,那儿都楚楚动人,然儿细看眼神,死鱼般无光。这话弯酸了一些,也还妥贴。

那么,我在西平镇看到了什么?阅读了什么呢?我一走进小镇,内心立刻五味杂陈,席卷而来:街房已经苍老,一排排向四面八方伸展,街面铺着乱石,搁平了事;那些铺面,用门板一匹一匹地銜接,严丝合缝,。行人寥落,只剩我的脚步声在石头上幽幽而响,再看瓦上,青草蓬蓬,乱茎勃发,倒也生机勃兴。铺子里用曲尺形柜台陈放着日用杂货,玻璃蒙尘,看不清晰背后的商品,有年迈的老板娘斜躺在凉椅上酣睡,小狗伏于穿布鞋的脚边,也佯装困觉。
我就这样走走停停,在西平镇这处破烂的街道上东张西望,有石头镶嵌的水缸置于街沿上,有零碎的野草闲花在局促的院子里开放,有长长而阴暗的巷子从内弯拐,有闲散的居民围在十字街口打长牌、下象棋……
我不甘心地回望这眼前的一切,这座称谓叫西平古镇的破地方,它们是倦怠的萎缩的倾坍的颓败的即将倒下的一堆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一堆乱七八糟的曾经繁华过的小城市:我仿佛看见,达官贵人的轿子匆匆抬了过去,迎亲的队伍在喜庆的鞭炮声里又欢笑着走来,那个被抓丁出去战火里匍匐冲锋的士兵又衣锦还乡,那个埋头苦读经书的学子终于榜上有名……呵呵,西平镇,你的希望如种子,在春光里播种下,在盛夏里萌动,在深秋里结实,生命代代不息而欣欣然繁衍啊。
我回首一瞥,尚有意味深长之底蕴,它太像我儿时的街坊了,那些曲曲折折的铺面,那些来来去去的人影,那些长长短短的呼叫,那些平平仄仄的雨珠……忽然扑向我,一齐入怀,我实在是陶醉了,伙伴们,要想在绵州土地上寻找几处儿时原汁原味的老房子老街道,那就上西平古镇来悠转几圈,它实在契合我对过去时光的想像与怀念,也吻合我如今访问古镇快乐而至比对流年时光的心境……
有了这一些影像的忠实陪伴,生命不再有遗憾。

虽然这样说,我还是要十分惋惜地指出,西平古镇这些房子以及串联起的几条小街,它们苍老了,风烛残年了,驼着背了,不知那一阵烈性很高的风暴,就会将它们摧垮,尤如上帝用一只看不见的手,将地面这座恍若积木的房子轻轻抹掉,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般。
因而,要去拣拾童年珍贵记忆的朋友们,去带回关于祖宗的记忆,带回同龄人忧伤与甜蜜的瞬间,那赶快去西平古镇吧,趁还来得及。

公元2016年4月21日夜原创于三台县西平古镇客栈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26 08:59
绵州作家两日行趣记

          岳定海

作家雅集,绵州为甚,丙申四月,天清气朗,和风拂面,在乎山水之围:或富乐,触摸三国烟云;或李杜祠堂,感受仙圣合一氛围矣;或越王楼,眺望“天上人”之身影;或子云亭,寻觅西山一高台是也。其时乎,繁花落英而霞云翔美,亭檐高挑并百鸟和鸣,乐乎。
行状元故里,曰玉河,田川阡陌,丘陵起伏,麦地葱绿,房舍井然,恍若桃花源矣。苏公易简,“开西川大魁之先”,为蜀地之人杰,官至副宰,竟以泱泱华夏首部《文房四谱》惠泽世人而耀祖光宗矣,肃然,敬之。
余也助兴,铺一纸握一笔磨一墨,运动手腕,凝神屏气,于宣纸“疏可走马”又“密不透风”,文思贯注,唐诗跃然纸上,为状元故乡补壁。
耶,二曰如春光乍泄,倏忽矣,并记。

公元2016年4月26曰原创于绵阳市富乐山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26 08:59
绵州作家两日行趣记

          岳定海

作家雅集,绵州为甚,丙申四月,天清气朗,和风拂面,在乎山水之围:或富乐,触摸三国烟云;或李杜祠堂,感受仙圣合一氛围矣;或越王楼,眺望“天上人”之身影;或子云亭,寻觅西山一高台是也。其时乎,繁花落英而霞云翔美,亭檐高挑并百鸟和鸣,乐乎。
行状元故里,曰玉河,田川阡陌,丘陵起伏,麦地葱绿,房舍井然,恍若桃花源矣。苏公易简,“开西川大魁之先”,为蜀地之人杰,官至副宰,竟以泱泱华夏首部《文房四谱》惠泽世人而耀祖光宗矣,肃然,敬之。
余也助兴,铺一纸握一笔磨一墨,运动手腕,凝神屏气,于宣纸“疏可走马”又“密不透风”,文思贯注,唐诗跃然纸上,为状元故乡补壁。
耶,二曰如春光乍泄,倏忽矣,并记。

公元2016年4月26曰原创于绵阳市富乐山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26 09:00
昨天与省内外作家继续绵阳文学采风行程,继前天专门踏访了绵阳清幽揖芬的富乐山、天下太气恢宏的越王楼、世间无二的李杜祠后,昨天考察了西山公园与游仙玉河苏状元故里。
我一直认为,绵阳西山公园文化厚重,一座名扬人间的西蜀子云亭,一座纪念蜀汉大司马的蒋琬墓,俱让西山在夕照的更显肃穆与寂寥。
游仙玉河一行,非常值得。苏易简为玉河人,北宋“开西川大魁之先”的状元,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撰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房四谱》,价值很高,影响广泛。我们一行18位作家、书画家游览了苏母墓,盐泉县旧址,文化墙,上方寺并现场进行书画创作,作家们大呼绵阳文化巴适、过瘾,要写出更多好作品宣传玉河状元文化,绵州文化。

不得不说,两天行走下来,感到玉河镇董勇镇长是个能干人,又吃得苦,又眼界开阔,赞。

[微笑][咖啡][玫瑰][月亮][太阳][礼物][拥抱][蛋糕][强][握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26 09:00
昨天与省内外作家继续绵阳文学采风行程,继前天专门踏访了绵阳清幽揖芬的富乐山、天下太气恢宏的越王楼、世间无二的李杜祠后,昨天考察了西山公园与游仙玉河苏状元故里。
我一直认为,绵阳西山公园文化厚重,一座名扬人间的西蜀子云亭,一座纪念蜀汉大司马的蒋琬墓,俱让西山在夕照的更显肃穆与寂寥。
游仙玉河一行,非常值得。苏易简为玉河人,北宋“开西川大魁之先”的状元,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撰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房四谱》,价值很高,影响广泛。我们一行18位作家、书画家游览了苏母墓,盐泉县旧址,文化墙,上方寺并现场进行书画创作,作家们大呼绵阳文化巴适、过瘾,要写出更多好作品宣传玉河状元文化,绵州文化。

不得不说,两天行走下来,感到玉河镇董勇镇长是个能干人,又吃得苦,又眼界开阔,赞。

[微笑][咖啡][玫瑰][月亮][太阳][礼物][拥抱][蛋糕][强][握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28 15:46
慵懒的丽江

此刻我在哪里?在云南一座古城,她叫丽江,惊艳得让我睁不开眼,又怠倦得令我如此舒适。
中国古城我已游历不少,平遥的古朴、阆中的平和甚至四川旮旮旯旯的老镇新街,我已打望不少,它们的千篇一律让我腻味,从飞机降落到丽江那一刻起,我就想:“一个丽江也不过如此吧?”心一懒散,脚步就放慢下来,进入古城口那一瞬间,心灵仰乎被融化了点点,感到温馨的阳光如小孩的手,挠得我浑身痒痒,阳光恰好地漏在我额头上,花朵似的闪耀,如行走的云彩。

云南被誉为四季春城,她的柔美、温情与宽容早已播洒在口口相传的游客心上与史料的册页里。我多次来过彩云之南,一次作为新闻工作者随团采访老山主峰,瞻仰过麻栗坡烈士陵园,游览过醇美的大理古城,观赏过优雅的苍山洱海,至于昆明的石林和藏在西山公园的聂耳墓,我专门拨草寻访过,那位国歌的谱曲家,当时长眠在荒芜的乱草背后,也许现在墓园会有修缮吧?
此刻,我坐在丽江故城一处叫静怡轩的客栈尘,二楼,迴廊转角,古色古香,精致的博古架上,摆放着有关旅游、烹饪与建筑方面的书籍,普洱茶盒立于一旁,几个仿古的花瓶柔美温润,散发淡雅的气息。在飞檐挑过的隔壁,邻家春色也是浓浓,化解不开,飘逸伤感又缓慢的歌曲“河流”,汪峰嘶着嗓子唱的,绕梁不绝,让我忧伤。

在人世界间我或快或慢地游历了几十年,天上的云很纯很亮,让我恍惚:在盐亭那座纯朴的县城,我的脚印深深浅浅,嵌在了故乡的每一寸泥土、青苔、雨水和积雪上面,它们孤寂而迷茫地注视着故乡的日升起月落下……我又走动在一个叫绵阳的城市里,凡三十年,在这儿,快乐与忧伤、星光与黑暗、羡慕与嫉恨、赞美与嘲笑……总是如我脚下的影子,半生不曾消失,亦不曾洇没。我是嫉妒我的影子的,在我生命最为绚烂开放的时辰,你躲得远远的,好像我的快乐与你无缘。可是有一天我累了乏了,蜷在自己小小的书房里无语凝噎,黯然垂泪时,影子象乖巧的小动物,挨我趴下,也默默闪着泪花。
某种意义上,孤独是人类恒久的侣伴。

我在小巧可人的茶楼上倚窗眺望,东看西聖望加一些郁积多年的漫想,中国最优美怡然的古城就在我身边,它们也静静地陪着我,一心一意,心无旁骛,这份专注又让我小小感动。查《丽江志》得知,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当时设安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通州知府阿甲阿得归顺明朝,皇帝朱元璋赐他姓木,并封为世袭土司,至明末,丽江古城居民上千户,散布着纳西、僳僳、汉、白等十多个民族,“民房群落,互屋栉比”,一时之全盛矣。在古城之上,神灵一样的玉龙雪山擎天而立,山下,奔流的雪山清水依依不舍地流过,它去灌溉花的国土,洗濯人们曰益丰盈的心田。

有关丽江古城的晒太阳、慢摇吧、坐到树荫长凳上发呆和伸脚到小河去浸润甚至抱一本小资或哲文学的书籍、啜一杯猫屎咖啡如此种种,真是一种再惬意不过的慢生活了,我喜欢她形式上的倦意而本质上的休闲,喜欢她的浅吟低唱也包括寂寞到长夜的心痛……
诸位想来体味这个人间孤品,丽江,趁早来吧,可以与心灵相遇,与艳遇相见,与真我相逢。
打住,晚上去丽江老戏台品尝纳西古乐,宣科主持,一个把东巴文化传向天下的老人。

公元2016年4月28日下午原创于云南丽江古城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28 15:46
慵懒的丽江

此刻我在哪里?在云南一座古城,她叫丽江,惊艳得让我睁不开眼,又怠倦得令我如此舒适。
中国古城我已游历不少,平遥的古朴、阆中的平和甚至四川旮旮旯旯的老镇新街,我已打望不少,它们的千篇一律让我腻味,从飞机降落到丽江那一刻起,我就想:“一个丽江也不过如此吧?”心一懒散,脚步就放慢下来,进入古城口那一瞬间,心灵仰乎被融化了点点,感到温馨的阳光如小孩的手,挠得我浑身痒痒,阳光恰好地漏在我额头上,花朵似的闪耀,如行走的云彩。

云南被誉为四季春城,她的柔美、温情与宽容早已播洒在口口相传的游客心上与史料的册页里。我多次来过彩云之南,一次作为新闻工作者随团采访老山主峰,瞻仰过麻栗坡烈士陵园,游览过醇美的大理古城,观赏过优雅的苍山洱海,至于昆明的石林和藏在西山公园的聂耳墓,我专门拨草寻访过,那位国歌的谱曲家,当时长眠在荒芜的乱草背后,也许现在墓园会有修缮吧?
此刻,我坐在丽江故城一处叫静怡轩的客栈尘,二楼,迴廊转角,古色古香,精致的博古架上,摆放着有关旅游、烹饪与建筑方面的书籍,普洱茶盒立于一旁,几个仿古的花瓶柔美温润,散发淡雅的气息。在飞檐挑过的隔壁,邻家春色也是浓浓,化解不开,飘逸伤感又缓慢的歌曲“河流”,汪峰嘶着嗓子唱的,绕梁不绝,让我忧伤。

在人世界间我或快或慢地游历了几十年,天上的云很纯很亮,让我恍惚:在盐亭那座纯朴的县城,我的脚印深深浅浅,嵌在了故乡的每一寸泥土、青苔、雨水和积雪上面,它们孤寂而迷茫地注视着故乡的日升起月落下……我又走动在一个叫绵阳的城市里,凡三十年,在这儿,快乐与忧伤、星光与黑暗、羡慕与嫉恨、赞美与嘲笑……总是如我脚下的影子,半生不曾消失,亦不曾洇没。我是嫉妒我的影子的,在我生命最为绚烂开放的时辰,你躲得远远的,好像我的快乐与你无缘。可是有一天我累了乏了,蜷在自己小小的书房里无语凝噎,黯然垂泪时,影子象乖巧的小动物,挨我趴下,也默默闪着泪花。
某种意义上,孤独是人类恒久的侣伴。

我在小巧可人的茶楼上倚窗眺望,东看西聖望加一些郁积多年的漫想,中国最优美怡然的古城就在我身边,它们也静静地陪着我,一心一意,心无旁骛,这份专注又让我小小感动。查《丽江志》得知,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当时设安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通州知府阿甲阿得归顺明朝,皇帝朱元璋赐他姓木,并封为世袭土司,至明末,丽江古城居民上千户,散布着纳西、僳僳、汉、白等十多个民族,“民房群落,互屋栉比”,一时之全盛矣。在古城之上,神灵一样的玉龙雪山擎天而立,山下,奔流的雪山清水依依不舍地流过,它去灌溉花的国土,洗濯人们曰益丰盈的心田。

有关丽江古城的晒太阳、慢摇吧、坐到树荫长凳上发呆和伸脚到小河去浸润甚至抱一本小资或哲文学的书籍、啜一杯猫屎咖啡如此种种,真是一种再惬意不过的慢生活了,我喜欢她形式上的倦意而本质上的休闲,喜欢她的浅吟低唱也包括寂寞到长夜的心痛……
诸位想来体味这个人间孤品,丽江,趁早来吧,可以与心灵相遇,与艳遇相见,与真我相逢。
打住,晚上去丽江老戏台品尝纳西古乐,宣科主持,一个把东巴文化传向天下的老人。

公元2016年4月28日下午原创于云南丽江古城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