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榆林市林业局召开全市红枣产销情况通报会,公布2015年榆林红枣收购营销情况
陕西传媒网榆林频道 记者 冯英杰 见习记者 高坤 魏兰报道
10月9日以来,陕西传媒网榆林频道连续发表了《佳县数亿斤红枣销售难愁坏枣农》、《清涧县60万亩红枣严重滞销》、《陕北大枣何以“枣贱伤农”未来陕北红枣出路何在》等系列报道,引起了榆林市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10月27日,榆林市林业局组织召开全市红枣产销情况通报会,向社会公布了2015年榆林红枣的收购、营销情况。
产销通报:目前售出红枣13.49万吨占总产量的1/5
据了解,今年榆林红枣喜获丰收,全市红枣面积达17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35万亩,正常年份红枣鲜枣产量30-40万吨,2011年产量为50万吨,今年产量达到67.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市林业局副局长吕学斌汇报说,目前,全市已经销售红枣13.49万吨,约占全市红枣总产量的1/5。“我市红枣95%以制干枣品种为主,现在霜降已过,大部分红枣基本完成采收。目前正值采收、储藏、分级管理、包装阶段。一般情况下,制干枣销售集中出现在霜降至下年端午节期间,尤其是春节和端午两个节日前后是销售旺季,所以,制干枣的销售时间尚且还充足。”
营销渠道:政府予以贷款贴息利用网络平台积极促销
吕学斌说,为了促进红枣增产增收,榆林各县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发展订单红枣、网络销售等途径积极营销。
营销期间,佳县发动涉农银行对红枣加工企业进行贷款支持,政府予以贴息扶持,县政府有关部门带领相关企业,深入北京、上海、四川等全国多个省市,大力开展促销活动;同时,鼓励东方红电子商务公司利用网络平台、网站,积极进行红枣营销,利用“每天惠”营销平台开展红枣促销活动。榆林市另一红枣主产区清涧县鼓励扶持本地红枣加工企业,争取资金为大型加工企业提供设备,以提高生产能力。
在神木,“神木论坛”发起公益活动,建立了红枣供销平台,免费为枣农发布红枣销售信息。另外,确定建设陕西华和实业有限公司、神木县禾吉仕枣品有限公司等一批红枣深加工企业开展红枣咖啡市场营销、新建红枣醋生产线等措施,推动红枣加工能力稳固提升。吴堡县政府也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推动红枣营销。对今年投入生产的红枣加工企业予以生产性补贴,具体补贴标准以企业生产期间使用的电费、煤费为切入点,补助电煤费用的70%;对开展紫晶枣、熏枣加工企业,予以0.5-3万元不等以奖代补的扶持。
政府行动:出台4项措施助力卖枣 市林业局协助帮扶
针对前期枣农叫苦不迭反映红枣滞销一事,10月22日,榆林市副市长王长安带领市政府办、市林业局、市扶贫办等相关部门赴佳县调研了红枣收购营销情况,并在佳县召开座谈会,出台了相应措施。
一是鼓励各类红枣加工、营销企业积极收购红枣。凡收购数量达200万斤以上的,市上给予奖励人民币10万元;收购数量达500万斤以上的,奖励人民币20万元;收购数量达1000万斤以上的,奖励人民币50万元;二是从2015年光伏企业收取的植被恢复保证金中,给佳县、清涧县预借2000万周转资金,用于红枣收购营销;三是明年将红枣加工器械设备列入全市农机补贴范围,红枣加工企业新建、扩建厂房市县财政给予补贴;四是市县要把红枣基地建设、低产林改造、产品营销奖励、贴息贷款以及对加工企业扶持资金纳入全市植绿大行动资金预算中。
另外,市林业局也出台了相应帮扶措施。一是对佳县订购风干机项目和东方红电子商务公司拨付扶持资金100万元,对清涧县拨付扶持资金150万;二是正积极与物流公司沟通协调,进行收费价格调整,将现有的“6+1”(首公斤6元,续重每公斤+1元)模式调整为“3+1”,以降低红枣物流成本。
陕北红枣主要在陕北黄河及其支流沿岸10公里范围内,包括神木、府谷、佳县、吴堡、绥德等地。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枣试验站考证得出,陕北红枣与新疆红枣相比较,陕北红枣色正味美、香气浓郁、营养丰富、品质上乘。吕学斌介绍说:“越靠近黄河沿岸,红枣含糖量越高、含酸量越低、红枣品质越好。目前,红枣仍然是榆林市沿黄地区的主导产业,仍然是72万枣农增收致富的‘金蛋蛋、钱串串’。”
在全球化时代,好卖的该卖的早就脱手了。无限增长的贸易与经济增速的过顶回归,到来得比贪婪的经济规划渴望延长的时间点要早,且早许多。其实这是大家早就料到了的,只不过没有决心重建经济架构与规划而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