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372|评论: 0

货币持续超发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3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72 次点击
4 个回复





东门吹牛 于 2015/11/13 15:05:2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size=1.35em]    根据中国银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高达192.7万亿元,同比增长14.78%。银行业资产持续爆增,并不意味着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出现了质的飞跃,而是得益于货币持续超发以及中国人为养老防灾养成的高储蓄传统。

    无论从M2占整个GDP的比重看,还是最近几年货币投放量看,都是非常惊人的,仅仅2009年到2012年的货币量就超过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总和。截至2014年底,中国的M2达到122万亿元,与同年GDP的比率逼近200%,位居全球主要国家前列。1949年—2008年,银行系统信贷资金是30万亿,而2009年—2014年银行系统投出的信贷高达50万亿。

    事实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货币大国。中国的GDP约为美国的1/3,却支撑着美国1.5倍的M2,货币发行量也远超美国,接近世界其他国家M2总和的货币额度。

    货币持续超发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中国房价的持续上涨,房价持续上涨也意味着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十多年,中国各地平均房价上涨了5至12倍,这是央行乃至官方统计部门极力回避的事实。中国遍地开花的楼市显然成了吸收货币的最大资金池,而货币超发为房价大涨提供了足够的弹药。

    过去几十年里,尽管人民币对内连年贬值,中国人的高储蓄率依然连年走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国储蓄率更是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

    银行存款不保值,中国人为什么热衷于把钱存到银行?究其原因,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失,无论是医疗、教育、养老、抗灾体系都不完善,人们迫不得己靠储蓄防灾养老应对人生和家庭中的各种风险,而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是高税收的政府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中国,能够享受特殊保障优厚福利的人却寥寥无几。

    美国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一直维持着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维持着几近于零的基准利率,共多印了近4万亿美元注入市场。今年年初,欧洲央行也宣布了逾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计划,通过购买主权债券向市场注入海量欧元。日本自安倍晋三上台后推出无限量QE,导致日元两年对人民币贬值超过了50%。

    竞相宽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就是货币贬值,其溢出效应会促使其他国家跟进实施宽松政策,各国货币开启竞争性贬值进程,人民币汇率对外虽然保持稳健,但对内却持续贬值。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量化宽松政策,使世界各国深受其害,而作为非国际货币的人民币持续超发,受害的只是本国国民。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是向全球输出通胀,人民币大量超发行只能在国内泛滥,其痛苦完全要由国民来承受。

    中国这些年经济高速增长,与货币持续增发超发也有很大的关系,只要经济一下滑,就开动机器大印钞票,就开始降息降准,就开始宽松,财政与货币宽松所产生的后遗症是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以及令人不可思议的房地产泡沫,这些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使国民的幸福指数大大下降,使国民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和隐忧!

    货币持续超发毫无疑问会引发高通胀,即货币贬值物价疯涨。通货膨胀的第一个和最大的受益者是政府,政府有着天然的强烈的通货膨胀冲动,这不仅在金属货币时代表现为偷工减料,劣币取代良币,还表现在纸币时代,非常轻易地启动印钞机,实行所谓的量化宽松。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多次坦承,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GDP的高增长都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来推动的,这意味着没有货币持续超发,中国经济数据不可能如此光鲜亮丽。中国对货币超发带来的繁荣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每次应对经济减速,祭出的法宝都是货币刺激政策,1992-1993年、1998-1999年、2002-2003年用的全是这一招式,2009-2010年甚至时至今日用的还是这一招风,20年来货币总量膨胀了60倍之多!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