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88|评论: 0

[草根播报] “听证专业户”为啥频频出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听证会中的“听证专业户”频频出现,随之而来的“逢听必涨”引来关注,到听证后降价反而成为一时焦点;从北京水价听证会代表近九成赞成涨价,到哈尔滨水价听证会代表身份造假疑云,“听证专业户”折射出听证会制度公信力的减弱,没有真正体现民意基础,听证会难免由利益博弈的广场变成走走形式的秀场。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物价部门就地铁票价将举行听证会被指造假,参会市民名单显示,一个名叫王秀丽的女性在今年6月至今已经3次被抽中参加听证会。青岛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回应记者称,参加人均为公开抽取,不代表具体阶层,但确实有报名人数过少的情况。
  
  有专家指出:我国价格听证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为听证而听证”,“听证专业户”出现更显现出其制度病态,听证已经失去其应有的制度价值和社会意义,必须改革,这需要进一步立法完善听证会制度设计。
  
  事件
  
  青岛“王秀丽”屡次被抽中
  
  11月16日,网络出现一篇名为《青岛物价局地铁票价听证会疑公开造假,半年3次被抽中参加听证会的王秀丽“好运气”!》引发公众对听证专业户现象的关注。
  
  青岛市物价局官网上,2015年以来,在通知公号栏里公示的听证会共有三次,分别是市内三区居民用水价格调整和建立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听证会(6月15日)、天然气价格改革听证会(11月9日)以及轨道交通票制票价听证会(将于11月25日举行)。根据相关通告,“王秀丽”确实全部参加。
  
  11月17日凌晨,青岛市物价局通过其官方微博回应此事。其称,在听证会消费者参加人公开征集期间,自愿报名人数为20人,经审查,20名报名者符合报名条件,进入随机抽取名单程序。11月2日,该局举行了消费者参加人和专家、学者参加人抽取仪式,在2名消费者的见证下,由5家新闻媒体代表抽取了本次听证会的12名消费者参加人、3名消费者参加人候补人选;从市物价局定价听证会专家库中抽取了本次听证会的4名专家、学者参加人。整个抽取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媒体记者进行了签字确认。
  
  对于王秀丽三次被选中一事,青岛市物价局称,王秀丽每一次均通过网上报名方式自主报名参加。青岛市物价局还表示,今年该局组织召开的三次听证会,符合报名条件的消费者参加人报名人数分别为18人、28人、20人,客观上,被抽取作为听证会参加人的概率确实比较高。“将采取措施鼓励和欢迎更多的像王秀丽这样的热心市民加入到这个行列。”
  
  链接
  
  专家:听证会必须告别“专业户”
  
  被称作“听证专业户”的成都胡丽天女士,7年来报名参加全国、四川省和成都市的40多场听证会,被选上23次。23次中她表示“同意”的有13次。来北京参加听证会她还是自费,花了3000元,相当于她三个月的退休金。
  
  胡丽天在各种听证会上频频出镜,一方面是制度有漏洞,令听证会的组织者可以随意安排消费者代表;一方面是听证制度公信匮乏,公民参与度太低,导致消费者代表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听证专业户”存在的制度土壤在于,缺乏透明而公正的消费者代表遴选机制,听证制度对消费者意见表达缺乏足够的尊重。
  
  如每一次价格听证会究竟有多少消费者以及都是谁提交了申请,公众很少知情。如果主动申请的消费者代表过少,如前段时间,广东东莞市物价局水价听证会甚至无人报名,那么,这样的听证会程序是否应当自动终止?
  
  现行《听证办法》规定听证的消费者代表“也可以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委托消费者组织或者其他群众组织推荐”,即使是无人自愿报名,听证会也可以照样开,所以,胡丽天即便没有报名参加2004年的杜甫草堂和武侯祠门票涨价听证,成都市有关部门从所谓的“人才库”中找到她,让她参加听证。
  
  自价格听证成为“涨价说明会”,不尊重民意,最终导致听证会公信流失、民众消极以待。当民众听证的热情退潮之后,那些听证中“听证专业户”就现身了。
  
  声音
  
  听证会应重塑政府公信力
  
  青岛物价局回应称“报名人数过少”,也许并不完全是找借口。是什么导致了报名人数过少?这应该与听证会的专业性缺乏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在听证会召开之前,政府部门有充分告知公众的义务,让公众觉得听证会与自身权益息息相关。对于听证会,更值得关注的是整个过程,包括听证代表的公正产生、听证事项的详细说明等方面都须做好,才能激发出更多的参与热情,听证会才不会陷入“报名人数少”的怪圈。
  
  其次,在听证过程中,应保证听证代表的意见被充分吸纳,而不是“说了白说”,在以往的一些价格听证会案例中,即便公众有参与热情,听证代表的意见却并不能决定什么,很难对决策起到影响。在实际执行中,会有多少听证会意见会被采纳?只要采纳过程中的随意性仍然存在,那么听证会的公信力必然受损,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就会降低。
  
  可见,“报名人数过少”背后有着很多问题值得政府部门认真思考。正是因为听证会的不专业,才导致了听证专业户的产生。没有人会轻易放弃为自身权益发声的机会,出现“报名人数过少”的现象不足为奇。
  
  有专家认为,听证可以引入第三方的力量,由独立、权威、有公信力的机构对听证会全程进行监督,避免价格主管部门与垄断经营企业结成“利益同盟”;可以要求听证前由审计部门对相关产品的成本进行全面审计,确保听证资料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可以加强消费者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建设,让听证会参与者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议价权。甚至可以考虑把听证会开到网上,通过网络公布相关资料、进行广泛讨论,降低参与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