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绕着青山转,那山歌船歌来陪伴……”11月8日,平昌县驷马镇当先村村民周新明老人吃过晚饭后,搀扶着90岁的父亲到河畔散步,不时哼唱两句才学会的《村歌》。“家有老就是宝,我每天都要陪老父亲出来逛逛。”周新明高兴地说。在当先村,像周新明这样孝和的家庭比比皆是。孝敬老人、团结邻里,早已成了村里人人自守的约定。 近年来,平昌县大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构筑起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家园。 张立祥 本报记者 裴玉松 创幸福家庭 好家风赢得百姓赞 11月6日晚,驷马镇创举村李家华家里特别热闹,邻居前来祝贺他家蝉联五星级“幸福家庭”。前不久,在村里一年一度的“幸福家庭”评选活动中,李家以高分位居榜首,第3次蝉联五星级“幸福家庭”。“哈哈,别提多高兴咯!”李家华颇有些自豪。 在当先村,今年有48户农户参加了星级家庭评选活动,12户被评为星级“幸福家庭”,其中有8户获得最高荣誉--五星级“幸福家庭”,比去年增加了4户。 为培育和凝聚家庭正能量,平昌县相关部门大力鼓励村民参加五星级“幸福家庭”评选以及“定家规、晒家风、传家训”等系列活动。目前,在全县范围内已有包括当先村在内的50个试点中心村和聚居点参与到其中,已累计评选“幸福家庭”10000余户,覆盖面达70%以上。 订村规民约好 民风谱写新篇章 过去遇到红白事情,高峰乡东升村每年至少有40户要办酒宴“过事”,而今年“过事”的还不到10户。曾学文的失业,源于东升村年初实施的村规民约。 “改变源于东升村实施了村规民约。”东升村支书马朝东说,去年底,该村举行村民大会,村民拍板拟定了村规民约,涉及红白酒宴、环境治理、文明礼仪等18项条款。“现在,大家已经养成了凡事均按‘18条’来的习惯!”说起村规民约带来的变化,马朝东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随着平昌县大力开展文明村镇等文明细胞工程创建活动的推进,该县成功创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元山、得胜等4个乡镇获评全省“环境优美示范乡镇”,驷马当先等46个乡村也获评全省“环境优美示范村庄”。树先进典型 好乡风传播正能量 11月9日中午,在澌岸乡米粉村小学食堂内,杨述鹏老师正在给学生分发营养餐。晚上回家后,还得照顾两个先天智障的儿子,一天下来他累得精疲力竭。 杨述鹏教的是复式班,每天要备好三本不同的教案。杨述鹏还多次放弃进澌岸乡中心校、县城小学任教的机会,坚守村小28年无怨无悔,先后获得县“最满意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殊荣。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他教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不少人毅然选择了回到农村工作。 近年来,不离不弃背妻上学19载的孙国雄、见义勇为的艄公王安书以及发挥余热情系青少年的中国好人周尚聪等一批批先进典型人物的涌现,平昌县掀起了一股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浪潮。通过报告会、论坛、巡讲等多种形式,推动核心价值观宣传进乡村、进景区、进园区、进家庭,全县逐步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现在像杨述鹏老师这样坚守基层教育一线的人不多了,必须向他学习!”市民冯嘉诚告诉记者,他会将杨老师的先进事迹讲给他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听,希望他将来也可以像杨述鹏一样扎根基层,心系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