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四川人,应该绝大多数都是明末战争之后的移民,但已相互融合同化。人的社会心理和性格特征正面的部分也基本相同,平和、易小富则安、头脑比较灵活;当然缺点的部分随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和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全国都一样。
一些事实可能会让人产生疑问,川内多为丘陵高山,但川渝境内四川话是通行的,只有很小的差异(有极少使用四川客家双语和少数民族语言)。
作为高比例的移民社会,这和江浙福建广东等一些地方各地区语言有较大差异的现象是非常不同的。这说明,在移民和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应该没有出现过以族群为区分的冲突和械斗现象,或者说也没有出现过权富及外来官员以族群为区分统治的情况,社会相对平和。
现代四川人及移民的历史
1、湖广填四川
湖广行省全称是湖广等处行中书省,辖区包含今湖南、湖北全境以及广东、广西部分地区,所以当时称为“湖广行省”。到了明朝,开始将原来的“湖广行省”划分为湖广、广东、广西三布政使司,从此,“湖广”才开始专指两湖之地。因此,虽然清朝的“湖广”和广东、广西没有关系,但从历史上看,还是相当有渊源的。“湖广”在当时也是叫得比较响的一个地理名词。譬如戏剧《秦香莲》里,秦香莲就唱道,“秦香莲住均州远在湖广”,均州是今天的丹江口,丹江口属湖北,湖北属湖广,所以秦香莲才会说自己“住均州远在湖广”。
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湖广是个大地理概念,包括两湖、两广、江西、福建等南方省份。在一个世纪内,四川接纳移民达600多万人。当代四川人口中 80%以上的家庭是清代“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后裔,总数达六、七千万人之巨,在成都,这个比例更高,达95%以上。
2.四川历史上的八次移民
四川是个移民省,成都是个移民城市。由于湖广填四川让四川人口大换血,如今的四川人大多说自己祖籍湖广,可见纯粹的四川人极少。以成都为例,据清末《成都通览》记载,当时入成都籍的“成都人”都是外省人:湖广人占25%,陕西占10%,云贵占15%,江西占15%,河南、山东占5%,广东、广西占10%,安徽占5%,江浙占10%,福建、山西、甘肃占5%。其实,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入蜀,不只清初开始的湖广填四川,从战国时期秦灭开明王朝后大规模秦移民入蜀开始,到清朝初年开始的湖广填四川,共有八次大规模移民潮。如从秦灭蜀移民开始计算,到如今的确很难找到地道的蜀人。有人说四川人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可从如下历史上八大移民入蜀看出。
第一次,战国与秦朝间秦民入蜀: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秋,秦国派大
夫张仪、司马错从金牛道攻蜀,将巴蜀纳入秦国版图。此次战争杀掉多少蜀人无记载。
但结果是秦“乃移秦民万家实之”(华阳国志.蜀志),此次秦向蜀移民达四万人以
上。史称这次移民主要是政治因素,为巩固秦对巴蜀的统治而为。
第二次,汉末至三国蜀汉荆楚移民入蜀: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巴蜀地区人口351.4
万,至东汉永和五年(140年),巴蜀地区人口达469.9万人。但因战乱,至建安十
九年(214年),刘璋投降刘备时,巴蜀地区人口竟余80余万。刘备、诸葛亮领兵入
蜀,荆楚移民入蜀达十余万人。到蜀汉灭亡时,巴蜀地区人口达108.2万人。
第三次,两晋之交北方移民入蜀:西晋后期巴蜀地区爆发李特起义,后其子李雄在成
都建立大成王朝。由于大成王朝执行亲民、重视文化人的政策,秦雍二州的天水、略
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等六郡数万家,十多万人经汉中、剑阁入蜀;
第四次,隋唐之交北方移民入蜀:隋唐之际,蜀中并未遭受大的杀伐,唐对巴蜀采取
招抚,并未加之大的征讨,蜀地相对稳定富庶,成为北方移民向往的世外桃源,大批
北方人纷纷入蜀。那时有文人皆入蜀之说,其中就有从陇西成纪迁入的李白一家。据
《隋书.地理志》记载,隋大业五年(609),巴蜀地区人口41.4万户,约200多万
人;到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巴蜀人口猛增至69.4万户,约350万人。
第五次,唐至五代北方移民入蜀:唐末至五代,因战乱导致大批北方人迁入四川。其
中,五代前蜀的王建,后蜀的孟之祥均为北方人。前后蜀期蜀中少战乱,导致大批北
方人入蜀避乱谋生。
第六次,两宋之交大批外省人涌入四川:宋朝灭后蜀,曾大肆烧杀抢掠,杀戮蜀人,
引起蜀中民众起义反抗,让蜀中人口大减。当时宋军统帅王全斌为避免已降蜀军叛乱,
竟将两万多降军骗入夹城全部屠杀,由此可见被屠蜀人之多。于是引来宋朝外省移民
入蜀。但大规模的移民潮在南北宋之交,北方人为躲避金兵入侵入蜀,引发移民入川
高潮。据《续宋编年资治通鉴》绍兴二年(1132)入川北方人达15万人;隆兴元年
(1161),入蜀北方人达几十万。北宋崇宁元年,四川人口为525.5万人;到南宋绍
(1162)兴三十二年(1162),四川人口达1153.1万人。
第七次,元末明初第一次湖广填四川:南宋末叶蒙古铁骑攻蜀,遭到蜀中军民强力反
抗,这场抗蒙战争长达48年之久。近半个世纪的战乱,四川人口降至12万户约60
万人,人口损失达95.36%。这次移民从元末明玉珍带领红巾军入蜀,在重庆建立大夏
王朝起,大批湖北地区移民入川,为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之始;其后从明洪武起,以湖
北湖南为主体的南方移民入川,史称“奉旨入蜀”。明朝四川新都大学问家杨慎之祖
辈,即明初湖广填四川来到新都的。到洪武十四年(1385)四川人口上升到146.45
万人;到万历六年(1578),四川人口方升到310万人。
第八次,清初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战乱,包括所谓的张献忠剿四川,清兵入川,
吴三桂起兵伐川及其后的朝廷剿灭,使四川人遭受到空前的大灾难,川人被杀之多,
可从当时四川人口看出。据《四川通史》数据,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四川在籍
人丁仅余1.6万户,约八万人!于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在朝廷强制下开始
了,直至清朝中后期。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四川人口升至779万;到嘉靖十七
年(1812),升至2100万;到咸丰元年(1851),四川人口达4400万。
有人还将抗战期间和解放后的移民加上,如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加之日本侵略占领中原大地,导致大批移民入蜀;解放后南下(多为晋绥人)干部及三线建设大量人涌入四川,四川共经历十次大移民。四川人口经过如此十次大换血,到如今难觅地道四川人,就十分了然了。
编后语:
四川人是一个移民融合的概念,没有必要刻意去深究你的祖上来自哪里,出门在外请记得自己是四川/重庆人,四川/重庆是自己的家和故乡。现在是多元复杂的商品社会,时代不同了,在勤恳工作的同时,对周围不熟悉的人和事物保持警惕及清醒的头脑,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善待四川/重庆人。在广东,少数地方比如湖南人可能多而集中,请尽量保持距离。请转发论坛及q群。
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