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不能停步、不能放松。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巩固反腐败成果,十三五反腐不会放松,反而会加强。此消息给一些心存侥幸的公职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是我们有时也在想,为何大多数官员对反腐会持反对意见。 究其原因,无外乎反腐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导致他们手中的权力不能乱来了。有机关、事业单位、国企职工抱怨反腐后待遇变差,也有人有意无意地在网上晒工资,可是,既然工资福利是有标准的,就得按照标准发放,没有什么可说的,难道以前在标准之外有灰色收入才是正常的?有人抱怨过年、过节不发放福利,可是,民营企业的职工过年过节又发放了吗,发放了多少呢?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是可以在一些重大节日给职工发放一定的福利,不过,是要公开发放的,也是要有标准的,再像过去逢年过节大肆发放慰问品惹得怨声载道才是正常的?有人虽然权力在手,却不能谋私,因而心有不甘,反腐“委屈”了这些人,那是必然的。
反腐,将不合理的灰色收入清除了,是顺理成章的。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待遇低,才有增长的可能。通过不透明、不干净、不光彩的手段,把公家的钱变成私人的福利,再也行不通了。再想把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当成自己的独立王国,我行我素,吃里扒外,也是行不通的,已经有很多很多教训了。
伴随着反腐,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一些传统优势也在丧失,进一步加剧了一些人的失落感。比如,退休后和企业职工一样领导养老保险,而不是拿退休金;大多地方和单位公费医疗取消了,看病的“特权”没了;公车改革,使公车私用的路被堵住了,等等。这些方面是公众一直强烈呼吁的,也一直难以撼动,因为利益固化严重。十八大以来的深化改革,彻底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靠权力获得的福利上的特权被取消了,权力回归了本来的面目。这也许就是他们不愿意反腐的分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