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厚质朴 明澈清新
——序诗集《风牵着筝奔跑》
晓 雪
钟明全同志已出版《爱的诗篇》、《冲撞盆地的后生》、《我深深爱怜的广安》、《坐在阳光的拐角》、《邓小平和他的祖国》(第一卷《根生华夏》)等多部诗集,是活跃在四川诗坛上的一位有成就、有影响的诗人。今年四月,我们在“中国关雎爱情诗会•邓小平故乡广安行”的活动中初次见面,没有来得及个别交谈、深入交流。
这些年我们的诗坛上有一种不良倾向,有人公开宣称“诗是无用的”,“写诗没有任何目的”,而不负责任地胡诌乱写;他们远离生活、远离人民,把诗当成“玩物”,追求单纯的感官刺激,“娱乐至死”,甚至热衷于写“下半身”,写《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之类的“做爱过程”;他们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通俗,不是去追求、传递、歌颂真善美,而是恰恰相反,去欣赏、宣扬和展览假恶丑。这就使得我们的一些报刊上和网络上常常出现许多莫名其妙或不堪入目、丑不忍睹的非诗、伪诗、脏诗和以诗的形式出现的语言垃圾。
读到钟明全同志的诗,特别是读了他刚刚编好、嘱我作序的这部诗集《风牵着筝奔跑》,我欣喜地感到,他的创作同这种不良倾向形成了鲜明对比:
“花园田野/人海浪潮/我们追逐/我们奔跑/穷困疾病/随风退后/忧愁烦恼/随水躲逃/健康快乐/紧跟脚步/幸福微笑/闪现眉梢//奔跑奔跑/风牵着筝奔跑/向前向上向着未来/向着健康幸福快乐微笑/向着美妙无比未来快乐奔跑”.(《风牵着筝奔跑》)
钟明全的“诗观”是:“读有字书,识无字理。走世间路,品人生味。唱真善歌,写感怀诗。诚交友朋,三人偕行”。他的诗正是他的“诗观”的艺术体现。他“走世间路,品人生味”——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扎根于自己脚下祖国故乡的土地,不论什么时候,不论走到哪里,都想着要“回到那曾生我养我的土地/让这一张叫叶的心/种进泥土 发芽生根/将筋脉 伸向先辈的/温暖的 宽厚的怀抱/做不朽 永恒的翠绿”。他的诗像泥土一般浑厚质朴,像溪流一般朴素鲜嫩,却都是来自生活底层的真挚深情的“感怀”。他没有矫揉造作,他不会故作深奥,而只是朴朴实实地写《人与土的宿命》,写《回家过年是一种还愿》,写《农民兄妹,你们就是田野的画家》、《叶在漂移根在故里》、《可爱的孩子可敬的妈》,写《山那边的牵挂》、《怀乡的血印》、《小女孩带来快乐的氧》、《妈妈,你不是我的负担》,也写《你的那一吻令人颤栗》、《陪你一起看山花》、《爱的见证》和《为一条河悲吟》、《我听到一朵花在哭》,而不论写什么,不论是写农村、城市,写农民兄妹、父老乡亲和“在异乡打拼创业的人们”,写亲情、友情、爱情或对生态破坏、河流污染的忧思,都可以感受到贯穿在全部作品中的是诗人对祖国、对故乡、对人民、对大自然的深沉的炽热的爱,是他“向前向上向着未来”的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他始终在努力唱着他的“真善歌”。
钟明全“献给父母61周年婚庆”的诗《爱的见证》:“那年的三月三/两颗年轻的心/起搏家的心跳/建造爱的王宫//敬重关爱关心/面对心爱的人/爱得简约质朴/爱得浓烈神圣//一点一点一点/心中装满子孙/人生漫漫长路/播撒爱的绿荫//三月三龙抬头/我们为爱作证/即使雪染鬓发/爱却四季常青”。六个字一行,短短十六行,从父母结婚之日写到“心中装满子孙”,既歌颂了两位老人一生“播撒爱的绿荫”,也歌颂了他们白头到老“四季常青”的爱。写得简洁明朗、朴素单纯,却又“浓烈神圣”,耐人寻味。我很喜欢这样的诗。
诗是同真诚、崇高、纯洁、美好联系在一起的。虚假不是诗。卑劣不是诗。肮脏不是诗。丑恶不是诗。诗人要不断地开拓创新,但不论怎么创新,不论题材内容如何开拓扩展,不论艺术形式如何花样翻新,诗都必须是真善美的结晶。可以看出,钟明全正是一直坚持努力这样做的,他各种题材的诗,努力表现的都是真实、真情、真诚和纯洁、崇高、美好的境界。
除了思想感情、精神境界上追求真善美之外,钟明全在诗的形式上也作了许多认真刻苦的新探索。这部收入近两百首诗的集子《风牵着筝奔跑》形式多种多样,有两行一节、三行一节的,也有五、六行或七、八行一节的,有每一节每一行字数相等整齐排列的,也有长短不一的自由体,更有许多是一行比一行少一个字或两个字,逐行增加或逐行减少,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梯形结构,有一种视觉上的形式美和听觉上的音韵美。如《孙女的爱圣洁无瑕》:
孙女
钟氏后裔
幼小童稚的心
圣洁光亮美妙无比
她知道这美的世界
一切无比美丽
知道真爱
无忌
这是钟明全的首创,其他诗人还没有这样写过。我认为这种大胆探索的精神,这种对诗的形式美的创造,也是应当鼓励的。
2015年6月6日,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