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27|评论: 7

[民生杂谈] 人民网评:2.5天,休假权焦虑如何纾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天半,怎么休假?这个问题可能会“困扰”越来越多的人。近日,河北、江西、重庆等地相继出台了意见,明确鼓励“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休假模式。消息即出,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是因为明确规定了周末休假模式,“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在周五下午开启短途旅行了”;愁,是因为规定仅仅是“鼓励”,前提要遵循国家法律规定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可见,“2.5天休假模式”是一种鼓励性引导,并非强制性要求,需要因时因地来执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政策落实并非看上去那么美。

其实,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休假旅游成为国人的一种刚需。从调整小长假到呼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从提议解放周末到明确“2.5天模式”,为了最大可能地满足休假需求,做的工作不可谓不多。带动旅游消费,缓解长假旅游交通压力,提高旅游休假自主性……从长期来看,这项政策的好处确实不少,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政策导向。不过,正如有人所说,“一切假期没有法定都如同空谈”,不落实,再弹性的制度安排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如果2.5天休假模式迈出了保障公民休假权利的第一步,那么真正有效缓解大多数人的权利焦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中,有不少阻碍休假的因素,休与不休肯定不是这样一纸规定即可解决。有的单位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不会把“鼓励”当成“必办”;有的单位看似允许统筹安排周末,可干不完的工作、分不开的身也让休假“近在眼前,远在天边”;有的单位则积极响应,鼓励并保障这种休假机会。

因此,“连正常周末都没法休,奈何再加半天”与“既然单位有保障,多休半天又何妨”,形成了鲜明对比。所谓“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让权利呈现出凸凹之像,待遇上的差距不免加重了休假权的焦虑,小短假有可能沦为纸面化,也可能变成福利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些地方提倡“2.5天休假模式”虽值得称赞,但能不能被激活、是不是可执行、有没有真效果,都需要更明确的实施细则。当然,保障和落实好这一政策,也是回应休假平等的公众关切的重要一步。

“世界是本书,不从旅行获得充足,而是为了心灵获得休息。”时间转动再快,世界不断发展,人总需要稍作停留,或回味或凝思或畅想。既然提倡2.5天,不妨再下力气让“鼓励”成真,让带薪休假变现,心灵休憩也就不再“行路难”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5-12-11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2016年的节假日表,和以前一样,没多少变化。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12-11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让劳动者真实享受合法的休息权利!

发表于 2015-12-11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忽悠。

发表于 2015-12-12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烦恼!?

发表于 2015-12-12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太好了。

发表于 2015-12-13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2.5呢,目前国家规定8天都还满足不了

发表于 2015-12-15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我们的两天休完整了再来说两天半的问题。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