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冬季抑郁症?
冬季抑郁症又称季节性情绪紊乱症,“季节性情绪失调症”(SAD),是指因天气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忧郁症效应。常见于30岁左右的已婚女性和老年男性,尤以性格内向型居多。
冬季万木萧瑟、天气寒冷干燥,这容易使人的新陈代谢等生理机能处于抑制状态。此外,由于冬季阳光照射比较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会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因此,不少人会像冬眠的动物一样没精打采、容易疲倦,严重的甚至沉默寡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心悸心慌和失眠等,从而导致抑郁症。一旦春回大地,这些症状又会逐渐消退,情绪、精力恢复正常。
全球冬季抑郁人群庞大
据悉,在瑞典、芬兰、挪威等国,由于冬天日照时间短,那里的居民最易患上冬季抑郁症。
而地处高纬度北美洲北部的加拿大,在全国范围内因为“冬季”而患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的人数高达80多万人。而在法国巴黎,每年有约20%的人在冬季出现抑郁情绪。在中国,冬季抑郁人群也十分庞大。
警惕!抑郁症常见报警信号
1、人逢喜事而精神不爽。经常为了一些小事,甚至无端地感到苦闷、愁眉不展。
2、对以往的爱好,甚至是嗜好,以及日常活动都失去兴趣,整天无精打采。
3、生活变得懒散,不修边幅,随遇而安,不思进取。
4、长期失眠,尤其以早醒为特征,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5、思维反应变得迟钝,遇事难以决断。
6、总是感到自卑,经常自责,对过去总是悔恨,对未来失去自信。
7、善感多疑,总是怀疑自己有大病,虽然不断进行各种检查,但仍难释其疑。
8、记忆力下降,常丢三落四。
9、脾气变坏,急躁易怒,注意力难以集中。
10、经常莫明其妙地感到心慌,惴惴不安。
11、经常厌食、恶心、腹胀或腹泻,或出现胃痛等症状,但是检查时又无明显的器质性改变。
12、有的病人无明显原因的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13、经常感到疲劳,精力不足,做事力不从心。
14、精神淡漠,对周围一切都难发生兴趣,也不愿意说话,更不想做事。
15、自感头痛、腰痛、身痛,而又查不出器质性的病因。
16、社交活动明显减少,不愿与亲友来往,甚至闭门索居。
17、对性生活失去兴趣。
18、常常不由自主地感到空虚,自己觉得没有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19、常想到与死亡有关的话题。
以上19条,假若有一条特别严重,或数条同时出现,就很可能是抑郁症发作的征兆,一定要提高警惕。
诱发“冬季抑郁”的因素
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导致“冬季抑郁症”
1、生物
冬季抑郁症的发病无明显的遗传因素。它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特别是被称为情绪稳定剂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合成减少),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
2、心理
除了由节气造成的生物因素之外,心理社会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元凶之一。抑郁症除去遗传因素外,一些对当事人刺激深刻的灰色生活事件,比如离婚、失业、生离死别等等不可忽视。这些应激性的创伤无论发生在任何季节都有可能导致人们陷入严重的抑郁。但是,冬季气候寒冷,阳光微弱,景物萧瑟,这样的情景与一些人受到创伤后的心理世界在某种程度上非常相似。因此人们更容易“触景伤情”,由于不能及时排遣消极情绪而最终任其发展成真正的抑郁症。
最易患冬季忧郁症的人群
1、女性发病率较高,青年女性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
2、性格内向、敏感、感情脆弱的人。
3、恰巧在冬季遭遇心理应激事件的人(如失业、离婚、亲人离去等),没有得到及时的宣泄和疏导。
4、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和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
5、生活不规律和饮食不恰当的人。
如何应对冬季抑郁?
1、适当的有氧运动
德国科学家曾经对一些药物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跟踪观察,让他们每天踩脚踏车运动半个小时,然后逐步加量。10天之后,大部分人的情绪有所改观。这表明锻炼可以提供药物无法达到的疗效。
通过体育锻炼能调整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减轻紧张、激怒、焦虑、抑郁等状态,而且适当运动能提高大脑内啡肽的浓度,让人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据联合国卫生组织介绍,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地方散步,对防治冬季抑郁症有很好的疗效。像瑜伽、跑步、太极拳等健身运动都对缓解抑郁情绪有所帮助。而运动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从关注自身情绪转移到关注自身机体,从而达到放松身体、平衡心理情绪的作用。
对于那些有冒险倾向的人,不妨尝试钓鱼、太极拳这样安静的运动;而内心极为敏感的人则应该多参加羽毛球、篮球等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发挥团队凝聚力的集体运动。集体运动不失为一种调节情绪的好方法,能提高参与者的情绪,培养其活泼、开朗、合群的个性。建议每周至少参加一次集体运动,每次持续时间30分钟。运动可以激发人内心积极向上的那一面,国外许多拓展培训师就是通过挖掘运动对人的意义来帮助人们走出抑郁症的困扰。
2、多晒日光浴 延长光照
诱发冬季抑郁症的根源在于人的大脑深处有个叫做松果体的腺体,它能分泌出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荷尔蒙,这种激素对人体的生物钟和睡眠节律以及神经系统都有影响,能使人精神消沉、昏昏欲睡、思维迟钝。
研究人员发现,人体中的松果腺体对太阳光非常敏感,它通过神经纤维与眼睛相联系。当阳光照射时,松果腺体受到阳光的抑制,分泌出的褪黑激素少;反之,当阳光强度降低,松果腺体兴奋,分泌出的褪黑激素就多。因此,建议患冬季抑郁症的人应尽可能多到户外晒太阳、进行户外活动;睡觉前的2至3小时可将室内的灯打开,使亮度接近白天自然光。
3、加强营养 均衡维生素的摄入
寒冷环境中,体内氧化过程加强,肌体需要高热量,而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缺乏,既影响人体抗寒能力,又影响人的大脑功能和情绪。所以,冬季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豆类、花生和动物内脏等。
4、调节心态 多与人交流倾诉
冬季情绪波动大,与人的交流沟通少,极易积累压力诱发抑郁症。因而积极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节喜制怒,听听舒缓的音乐,练练太极拳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要多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扩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范畴以外的朋友,培养兴趣爱好,以激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5、改善饮食结构 可吃高热健脑食物
冬季气候寒冷,对寒冷较敏感的人除了均衡的维生素摄入,饮食方面要多吃热量高、有健脑活血功效的食物,如羊肉、牛肉、乳类、鱼类,并适当饮用一些茶水等饮料。在情绪低落时可以吃些巧克力,饮些绿茶、咖啡,也有兴奋神经、改善心境的作用。如果通过调整饮食仍不能改善症状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
季节性抑郁患者先有无精打采、乏力、失眠、易感“疲劳”等症状,继而情绪低落、忧伤,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觉得生活特别没意思。为了能有效的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健康积极生活吧!可以尝试养一些小东西,小植物之类的。此外,唱歌、聊天、休息锻炼等通常转移注意力的做法都可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