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民”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新词,但网络暴民心态,已经让人感到了一种可以让人恐惧的力量,他们往往做出一些颠覆伦理、违背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事情。
同时,他们经常以言论自由等所谓的理由为自己的违背道德、违反法律的恶劣行径作辩护,甚至用这些所谓的理由来绑架法律、要挟社会和国家。事实上,为何会产生这种暴民心态呢?这其实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心态,而且他们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往往非常恶劣。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网络暴民进行严厉的惩罚,网络暴民必须为他们的过激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网络暴民采用污言秽语的信口谩骂或随声吠影的口诛笔伐,使用破坏性和毁灭性的暴力手段对别人实施攻击,时刻企图对被攻击者遭成精神上的杀伤。这种人的实质在网络上突出特点就是任性粗俗。《殷谦杂文全集》:“对网络暴民而言,从根本上来说他们的道德诗意苍白,文化修养较差,审美趣味病态,本质上就是一群自哀自恋和思想混乱、缺乏道德激情和内在活力的文化流氓;他们常常是党同伐异结伙抱团,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不论是非,只讲意气,他们在网络行为上的突出特点就是任性的颟顸做派和粗俗的市侩习气,从手段上看,他们靠闲言碎语、流言蜚语和诸如引用并篡改一些名人名句这样的幼稚小手法来攻击论敌,试图通过对他人的人格羞辱、道德贬损来变相抬高自己所奉行的喜好标准,并对对方实现有效的精神杀伤。”在殷谦看来这不仅仅是所谓的“网络暴民”,还是一个应该质疑和警惕的怪异而复杂的不良社会现象。
缺少智慧
自古以来,暴民只出现在愚昧无知的人群中。虽然他们的诅咒吼叫和叛逆精神貌似是在表达与世对立的决心和愤慨,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单纯、盲目的抨击就能带来建设性的成果,它也决不是能真正解决现存矛盾的办法,恰恰相反,暴民的言论和行为处处透漏着他们崇尚的是暴力和独裁专制,因而在面对强权时极易顺从,表现出骨子里的奴性,这和不畏强权的士大夫风范绝对是天壤之别,从一个角度可以说,暴民是其奴性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带有强烈主观性和局限性的暴行,造成的只能是仇恨式的破坏,创造出来的只能是一面更为暴戾、沉厚的思想铁幕。暴民之所以“暴”,原因涉及面很广。今天,日常生活里的暴民虽然很少出现在大家视线中,但是新一代的暴民,却已经于悄然间大隐于市:
新一代的暴民,具备“广博”的知识,却缺少智慧;有着“极高”的双重道德水准,却缺失宽容;拥有“洞察”别人身上一切“不为人知的真相”的能力和欲望,却认不清自己本身;具有“大师”级别的文笔,日书万言的能力,却不停制造着充斥流氓语言的暴力案件;有着极大的“团结心”,目的却是要拉拢朋党、迷惑大众、致陌生人于死地;时时刻刻高举着纪律的大棒,给别人定罪却不需要任何客观的证据、标准;将自己幻化为英雄和勇士,口口声声诉说着幻想中英雄般的自己曾如何如何演绎了诸多正义故事和情操佳话,却仇视一切处于他个人的“正义”范筹之外的人事;把他自己的嘻笑怒骂爱憎情仇全部上纲上线成所谓的道德准则和人格楷模,然后再以此理直气壮地痛斥所有不符上述“做人标准”的人,并用嘶吼和疾恶如仇的表演给观众以“这些人违背了良心,泯灭了人性”的感受,对他人造成名誉和心理上的双重杀伤,而他自己,自然就会在事后获得“真君子”、“人性代言人”、“道德战士”、“新鲁迅”之类美誉,过瘾不说,更有利于日后他对另一目标故技重施时及时获得更大的声援力;也正因此,他身边的任何人如果不是并肩作战的“朋友”,就必是苦大仇深的“敌人”——网络暴民已开始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