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 在太极集团南充制药有限公司新厂区, 记者没有听到机器轰鸣, 也没有看到焊花飞溅的现场,只见浅绿色的草地,一幢幢外立面呈砖红色、 白色线条相间的厂房掩映在一湾清澄纯净的湖水中, 俨然进入了一个自然恬静的“园林”。“上面是质检大楼,身后就是制剂大楼,旁边就是提取浓缩大楼, 我带你按照制药程序先后进行参观。”记者跟随太极南充制药公司董事长李林, 探访太极南充制药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技术全新换血30多项专利集聚新厂
记者在提取浓缩大楼前提车间一楼看到,所有药液不再进行人工牵管操作,而是通过药业储罐和双效浓缩器直接对接,完成药剂融合,并通过专有管道输送进入制剂大楼。“这是集团公司内部员工的一项专利。”李林介绍,这样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还从根本上解决了药液运输过程中的流失问题。新厂在厂房布局上更加先进合理,技术上的革新也将会让新厂的生产设备更高效。“为了方便设备管理,所有的储药罐、器皿、机器设备等显眼的位置都标识有一个独立的二维码,用手机一扫,设备名称、安装时间、使用期限,一目了然。”李林说。
走进制剂大楼,在糖浆灌装机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调试机器。透过玻璃记者看到,灌装好的糖浆瓶从生产车间鱼贯而出,由机器贴签、包装、装盒、塑封、扫码,最后进行装箱打包。在一旁是公司新引进的颗粒剂自动生产线。“灌装入瓶的药液都是通过专有管道输送进入制剂大楼3楼,节约了人力资源的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颗粒剂制造过程中的粉尘问题。”李林摸着一个4人才能合围的容器桶笑着对记者说,这是纯水处理设备,所有的自来水输送到厂区后,都要进入纯水处理系统进行二次处理,才能用于药液、药剂制作。
记者了解到,太极南充制药新厂使用的技术中有30多项是引进太极集团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隔膜压滤提取分离技术”,采用业内先进工艺设计理念,新购设备500多台套,建成了六个剂型9条生产线。“全新的隔膜压滤提取分离一体化技术是我们的核心科技,就连药物压缩、包装工作都是采用全新的高压纳米技术完成。这些技术的应用相比传统制药是一次全新的换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李林告诉记者,投产后公司制药产能将是过去的10倍,使南充成为太极集团在四川的重要生产基地。
打造“三基地两中心”二期项目动工在即
太极集团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中国医药工业10强,资产200亿元,16年前入驻南充,对南充医药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太极在南充的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在市区的生产场地日益显得狭小,有如“怀抱里打骨牌———施展不开手脚”。2014年,太极南充制药启动整体搬迁至西充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已全面竣工,月底将正式投产。
“太极南充制药落户西充后,市、县两级对项目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要素保障。公司新厂区于去年8月底开始修建,今年11月2日就正式点火开始试生产,从开工到生产只用了14个月时间。”李林说,今年12月底正式生产后公司将迎来新的高速发展机遇,公司将依托太极集团的科研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积极助推南充制药业和绿色中药材基地的发展;寻求医药销售代表开展合作,加大销售网络的布局,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实现产值、销售双双过10亿元。
记者从西充县招商局了解到,太极南充制药二期项目预计于12月31日破土动工,将着力打造四川生物医药谷及太极集团四川基地、有机罐装蔬菜汁加工基地和绿色中药材基地,建设全省最大的软袋输液中心和中药提取中心。“中药提取中心和软袋输液中心生产线预计于2017年建成。对于有机罐装蔬菜汁加工基地和绿色中药材基地建设,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专家正在对西充的土壤、水质进行取样、检验,在找准适合在西充栽植的中药品种后,太极南充制药将在西充推出万亩药材示范种植基地。”西充县招商局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