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起源>
陕西中华文化学院 齐天福
腊八节的历史非常悠久,最少有4000年,可能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其起源众说纷纭,本末倒置。
腊八节是由原始先民的田猎仪式衍化而来的,其传统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巴人及苗瑶畲等民族中保留比较完整。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他们在每年腊月为春节和来年准备腊肉,其节日叫腊日。进入畜牧业社会,腊月就成为宰牲月,腊日就成为宰牲日。
古人在腊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计算比较专业,不便于推行。秦王朝认为,巴人的腊月最富有特色,取其谐音,定于腊月初八为腊日,就是腊八节。秦朝灭亡。西汉之后腊八节淡化。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倡导食素,反对杀生,佛家试图将腊八节改为成佛节,意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难以推广。因腊八节本为道教传统节日,佛教此举有鸠占鹊巢之嫌,随改称佛成道日或“法宝节”,与释迦牟尼生日无关。南北朝时期,腊八节迅速推广到大中华文化圈。
腊八节后来又被赋予其它内容,腊八节吃腊八粥,具有非常的政治意义。朱元璋为了推行朴实的民风,保持廉洁的吏风,保持良好的家风,推令腊八节吃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从明朝开始,腊八节已经成为中国的廉政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