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503|评论: 5

大西充蛴蟆节,古老而神秘的节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你过蛴蟆节了吗?

“十四月,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我把蛴蟆送下河”这童声十足的古老民谣,这是当地人正在过在当地传承很久很久的一个传统民俗活动-----“蛴蟆节”,

蛴蟆节,一个在充国(西充、南充)流传千年的古老而又神秘的节日,每到正月十四晚,在这里,有数十万人过着“蛴蟆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今天就是正月十四,一年一度的蛴蟆节,值此节日来临之际,余特撰写此文,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古老而神秘的节日。

一、何谓蛴蟆?

蛴蟆(西充方言读做 qi me),意思是:青蛙、蟾蜍(癞蛤蟆)的统称。

二、蛴蟆节的别称有哪些?

蛴蟆节,也叫“十四夜”、“十四月”“十四节”“小年”“鬼过年”等。

蜞蟆节,是指在川东北西充、南充农村地区比较盛地的一种民间传统节日,每年的正月十四晚上,通常以天黑为准,大致在18、19点左右开始,家家户户都要点燃自制的蛴蟆灯(传统形式),舞着火把,燃放烟花爆竹,抬着彩龙,敲罗打鼓等多种组织方式举行的一种祭祀祈福活动。

三、蛴蟆节的来源。

西充素有 “充国”之称,原因之一就是西充物产丰富,是粮食经济强县。由于粮食充足,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同时,养育了很多害虫。蛴蟆就是其中一种,以南瓜、豆芽、红薯等为食,使其大量繁殖。

关于蛴蟆节的来历,传说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率兵屯扎川北时,遭官兵围剿。义军多次浴血奋战。双方死伤无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连年兵荒,瘟疫虐行,一场突如其来的“蛴蟆瘟”袭击了当地村民,这样的情况一直连续的发生了多年,当地出现了“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惨状,百姓纷纷烧香拜佛,纷纷供奉猪头三牲,烧钱化纸,祈求赶走瘟疫,仍无济于事。后来一铁冠道人云游至此,得知此情后,为乡民点化道:皆因战乱秽气浊血污染河水,触怒河神,才降蛴蟆祸害人间。只有将送走,方可保平安无事。因为瘟疫盛行之时,恰逢正月开春之际,正是冬眠后的蛴蟆纷纷出洞交配繁殖之时,人们信以为真,便将其称之为“蛴蟆瘟”(至今充国方言还用此句骂人),听了道长的话,张献忠思来想去,就叫军士们用柏树的树皮包上腊肉梗做成蛴蟆灯,晚上敲锣打鼓,把灯笼放在河边。河边的蛴蟆看见了,就纷纷顺着河往下游跑去。河沿岸的老百姓听说蛴蟆带着瘟疫沿河而来,于是,都纷纷效仿张献忠的办法,用自制的“蛴蟆灯”,挥舞着捆扎的“蛴蟆火把”,吹唢呐、抬青龙(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东方灵兽,具有镇妖降魔的本领,人们在蛴蟆节上扎青龙,并同蛴蟆灯、火把一起送出去焚烧,代表着青龙升天,镇压和降服蛴蟆瘟)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到河边,对着青龙祭祀完毕后,就会把“蛴蟆灯”“蛴蟆火把”插入土中或者放入河里,以示将瘟神送走。敲锣打鼓地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赶走“蛴蟆瘟”。

故充国人在每年此日晚上举行撵蛴蟆儿的活动,有以竹筒为炬,以煤、柴油为燃料的火把撵的。也有以竹自制造灯笼挂送之的,灯曰:“蛴蟆灯”。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晚,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延续到了现在。 。因正月十四的蛴蟆儿节与正月十五我国的元宵节相接,随着时间的推移,乡下的人们便将正月十四的蛴蟆儿节取代了元宵节。故而在川北农村流行有“城里人过元宵节,乡下人过蛴蟆儿节”的说法。挥舞着捆扎的火把,抬着彩龙,敲锣打鼓地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赶走“蛴蟆瘟”。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晚,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延续到了现在。

四、蛴蟆灯和蛴蟆火把的做法。

蛴蟆灯的制作方法很多,形式也各不同。每当“蛴蟆节”当天的清晨,村民们便上山砍来一根根2米长的竹子,用刀在一端没有节把的地点划开细条,然后用力压开,将先做好的圆环放入撑开的中间,成灯笼状,外面糊上白纸,有的也糊上一些其他颜色的纸,做成五颜六色的蛴蟆灯;老一辈的人们喜欢扎,就是将竹子一端用刀划成篾条,然后扎成笼状,外面再用白纸糊上,很像一个棒槌,在灯笼上留一个小孔,里面用泥巴固定,放上蜡烛,晚上巡游时可以点亮。

蛴蟆火把制作相对比较简单,只需用锯子、弯刀等将其平切,在其内倒上煤油柴油机油菜油均可,然后塞上棉花、布、包谷袭袭,晚上点火即可。

五、蛴蟆节插曲与演变

在旧社会,由于家家户户送蛴蟆、撵蛴蟆(撵蛴蟆儿。也称“送蛴蟆儿”),都想把瘟疫往别处传。双方为抡占桥头,因而曾经导致队与队、河两岸的百姓矛盾冲突,双方争执,对骂,甚至常常发生打架斗殴械斗现象。后来,经过协商后,大家达成一致。在举行“蛴蟆节”的当天晚上,家住小河两侧的村民均以小河桥头为界,以送彩龙时的鼓锣为为信号。当某一方的鼓乐之声在寂静的山间骤然响起之时,对岸的村民犹如埋伏下的千军万马,高举火把和“蛴蟆灯”,潮水般向桥头涌来,双方各自护住自已的桥头,以免对方冲过桥头,将“蛴蟆瘟”送到自已的家园中来。如今,这种形式已演变为人们对幸福、健康、平安的一种美好愿望了。

六、歌谣

傍晚,家家户户的“蛴蟆灯”便陆陆续续地亮了。在鞭炮声声中,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约而同地举着“蛴蟆灯”聚集到一起。老人牵着孙子,母亲抱着孩子,朋友们三五成群,向离家最近的河滩走去。河滩上,人们将手中的整只“蛴蟆灯”点燃,一边欢唱着“送蛴蟆……”

余将自己搜集的歌谣整理如下:

1.“十四月(夜),撵(送)蛴蟆(儿),蛴蟆公,蛴蟆婆,一起把蛴蟆(儿)送下河(或把你蛴蟆送下河、我把蛴蟆送下河)”

2.”蛴蟆(儿)公,蛴蟆(儿)婆,十四十五撵下河”。

3.“蛴蟆(儿),蛴蟆(儿),上山去啃烂南(西充人读“囊”)瓜儿”

4.“ 蛴蟆(儿),蛴蟆(儿),过河去吃烂豆芽儿”

5.“金蛴蟆(儿),银蛴蟆(儿),过河去啃烂囊瓜儿,不吃我们的红苕,专吃人家的烂豆芽儿。

七、目的地

主要是河,在将蛴蟆(儿)送下河后,一定要把火把或蛴蟆(儿)灯扔掉,弃于河田或插于土,不然蛴蟆儿瘟会被带回家的,给你家带来霉运的。

西充少数乡镇没有河,则是送上山,由歌谣3.4.5可知。

八、范围

除了西充过蛴蟆节以外,在四川省南充市的西线(只有西线过,南线不过)嘉陵、顺庆、南部县区农村比较盛行,历经演变,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为南充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西充当天其他习俗。

②摇嫩竹。 部分县区以摇嫩竹为活动。该活动是孩子们的活动,主要方式是:孩纸们在白天(下午)选好一根比自己高的嫩竹,并做上相应记号,待天黑之时寻找自己的嫩竹,找到了就唱歌诀:

“十四月(夜),摇嫩竹,你也生,我也生,我和嫩竹打老庚。

你也长,我也长,我和嫩竹一样长” ;

“十四月(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

十四月(夜),摇嫩竹,嫩竹(的)爹,嫩竹(的)娘,我和嫩竹一样长。十四月(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寓意自己来年长的和竹子一样高之意。

③鬼年。西充有句俗话“初七人过年,十四鬼过年”,意思很简单,初七是人日,十四是鬼节,这天晚上部分乡镇闭门不出,并有晚上祭祀逝去亲人的活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是西充人祭祀的日子,至于那让西充人伤心的元宵节,我们明天再说)如果亲人不在西充或太遥远,则在十字路口点香蜡,因为没有得到食物和钱的鬼,会到处游荡,走在十字路口就会徘徊不前,容易相遇。这天晚上,小孩是绝对不能出门的,防止被鬼勾魂。

十、那西充人过元宵节吗?

答案是不过的,在西充甚至南充西线送蛴蟆的地方,都是不过元宵节的。在他们眼里,“十四大过年”,这一天与北方不同被称为当地的小年。甚至流传着“城里人过元宵节,我们只过十四夜(月)。”反映了当地人对资产阶级的蔑视和嘲讽。当然,对于西充人为何不过元宵节还有其他原因,明天我们将讲到元宵踩踏事件。

十一、意义

1.春节的结束。很多农村地区都会把十四夜作为真正意义上春节的最后一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庆祝春节的结束。

2.农村的“元宵节”。“城里人闹元宵,我们过十四夜。”十四夜成为了区别于城市元宵节,告别春节的独特庆祝方式。

3.另一种祈福形式。随着人们瘟神意识的淡化,民众越来越多把这天当作或是祈福亲人平安、健康,或是来年风调雨顺,收成更好,或是送出祝福,期望新的开始。

当然,不论你是哪个乡镇的,不论你是哪种活动的,在今天,西充人都会聚在一起,一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开开心心过小年、放鞭炮,值此佳节之时,于仅代表自己向所有的西充人致以节日问候

【福利】那到哪里可以看到这个盛况呢?

如果你是西充或者八中提到的南充其他地方,应该不难找到。

在西充的占山、双凤、常林、木角、莲池、多扶等多地都有,西充城内的人民只要沿着虹溪河流域寻找即可看见。

如果你是外地的游客,那么你有福了,在今天,余推荐大家到西充县多扶广场,顺庆区共兴镇,嘉陵区三会镇。你将会被这巴蜀“狂欢节”所深深震慑到。【今天晚上你过蛴蟆节了吗,这是我们的节日哦>】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1-22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蛴么节的历史不可能是明末清初应该是更久远的历史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1 21:04
我算个半个多付扶人,也是第二次听说这个节日,我感到特别好玩,下次一定参加试试。涂先生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2-8 19:20
今年我也去瞧瞧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2-11 08:56
好怀念小时候撵奇蟆的日子呀~成都没有~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