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57|评论: 2

再看“华人与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3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是否真的存在这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学术界曾经有过几次重要的争论,其事实已经相当的清楚了,后来大家争来争去的,无非就是围绕着表情包的第二层次“画外音”的。
       那到底有没有那块仅仅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内容的中英文牌子呢?答案是没有。
        那有没有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意思的牌子呢?答案是有的,而且不只一块。
       我们先来看看此事的核心地带,也是起源的地方——上海外滩黄埔公园。
       就是在这块小地方,这个当时叫做租界“公共公园”的地方,门口竖了一块很大的牌子,上面写了“入园须知”。
       以下是现藏于上海档案馆的清晰版照片:
        从照片上可以看到,上面的第一条明确写着:公园仅为外国人服务。
        第四条写着:狗和自行车不允许进入,而且后来上海的其他公园也都出现了类似的“入园须知”。 mmexport1453512672943_1453512689296.jpg
        后来一来二去的,这几张入园须知就变成了百年以来最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标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图片上的画外音并不是由中国人最先加上去的。根据日本学者石川祯浩的考证,最早将中国人与狗联系起来的作家是日本的内藤湖南。
        在内藤湖南1899年的中国游记《燕山楚水》里有一章为《支那人与狗》,写他在天津和上海的公园里都看见了不允许中国人和狗进入公园的招牌。
       而真正使这句话流传开来,为人所熟知的还应该是美国历史学家赖德烈在1917年出版的《中国的发展》,颇有正义感的赖德烈在书中抨击西方人在中国横行霸道,他写到:“更糟糕的是,在中国第一大商埠上海的外滩公园,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牌。”
        为什么说他的书影响力最大呢,因为当时中国立志于救国救民的知识分子基本都读过他的书或是知道他的观点。
        经过这些人和报纸杂志的宣传,这句话开始广泛的传播起来。孙中山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孙中山在演讲中多次使用了这个标语。
       另外,革命先辈蔡和森同志对这个标语的传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他在1923年的中共机关刊物上写道:“上海未开埠以前,一草一石,哪一点不是华人的?……而华人与犬不得入内的标揭,至今还悬挂在外国公园的门上!……所以,住在租界里的华人,简直当不得一条洋狗。”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事因为当时中国政府的抗议,管理租借的工部局已经将那些牌子都撤下来了(不许华人进入的规定则到1928年才废除)。
       所以,蔡和森的这番话也证明,他只是借用了别人制作的表情包,而自己并没有看到过这块牌子。
       好了,真正的争论来了,怎么理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个表情包的画外音?
        愤怒的国人认为,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抢夺土地资源,不允许中国人进入也就算了,还要把中国人和狗放在一起侮辱,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就是这个表情包的威力所在。
       不过你是否想过,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狗是“鹰犬爪牙”、“狗仗人势”等等低贱的含义,而在西方的观念中,狗代表的是忠诚,是伙伴。那么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这个标语是否能构成我们所理解的侮辱的意思呢?
       然而,猛烈的民主主义情绪不允许我们去认真的讨论这些,他们会说,侮辱就是侮辱了,不要去追究这些细枝末节,你给这些东西辩护翻案,是何居心!
       对此我只想说,我没翻案的意思,也根本翻不了案,试看咱们的大街小巷,这个表情包已经多么深入人心了,它至今还在一次次的被国人使用着,改编着……
       1994年上海地方史专家薛理勇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短文《解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流传之谜》,他说建国后那块在博物馆里展示的牌子是为了爱国主义教育而制作出来的。
       八十年代末,在博物馆整理藏品的时候,在他的力主之下被废弃。
        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上海大小报刊杂志群起而攻之。大概的思路也是“这块牌子是假的不等于真的不存在”之类的。千字的小短文竟招来数十倍的还击,薛先生最后是怎么面对这种压力的我们不得而知。
       前两年上海作家陈丹燕发表她的非虚构作品外滩三部曲之一的《公家花园的迷宫》,用了大量的篇幅写这段公案,做了多少口述,跑了多少档案馆,然而到头来只被媒体概括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被陈丹燕证伪》,接着当然又是各路人马义正言辞的讨伐。
        而这仅仅是我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这其中没有人关心历史,关心事情的真相。人们只关心别人口中说出来的“真假”、“好坏”,只关心你为什么关心这件事,只关心这事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辩论,表情包显然比理性的话语要好用多了。 mmexport1453512540315_1453512583812.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1-23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真正的民主时代的来临,人人之间不再有歧视

发表于 2016-1-23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归类难道就是真正的爱国体现么?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