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两会开出实效,“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恰恰是掌握会议开出实效的“三步曲”,当把这些系列问题弄清楚,才能集中一切力量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
知晓“为何改”,是保证会议方向正确与否的根本。全省两会召开,目的就是惠民生促发展,一个是根本,一个是要义。因此,围绕这个中心的改革,就必须紧紧抓住“实”这个底线和最高要求。掌握好“为何改”,就是掌握住了“实”这个根本,才能调动起最广泛的力量参与到两会中来,以此推动全省的改革和发展。
抓准“改什么”,是确保会议效果夯实民生的基础。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入手,是“知政失在草野”的有力实践。代表、委员深入到生产生活一线,倾听群众关于分级诊疗的意见,关于乡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以及关于持续推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问题,这些都是事关群众减负担增收益提升获得感的重要抓手。盯住这些问题不放,就能从中找出当中的症结、薄弱点和发力方向,就能扫开影响群众获得感的一些障碍。
明确“怎样改”,是确保会议确定的内容改革能否成效的关键。方向一旦确定,需要的则是“路线图”和“方法论”。改革不是凭空的理论设计,更多的活动需要建立在群众怎么想,收益如何上来。要特别重视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一些特殊情况。不仅在改什么上倾听群众的呼声,还要在改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吸收群众参与到改革的过程当中,以此来把握尺度,确保改革不走样,不脱离社会实际,特别是被改革地区和行业的实际。一句话,要让群众受益,就应该让群众当一个说话算数的“评审官”。
“十三五”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了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全省两会的全局性架构绘图,更是着墨最深、影响最远的实践。紧紧围绕“改到最实处”这个基础,以此拉近会议与群众的距离,充分发挥群众的群智群力,以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和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的政治自觉,更好的凝聚合力,为四川发展增和谐添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