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比命大”的追戏人——崔光丽艺术境界探析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6-02-02 17:05:34
【导读】娱乐新闻 报道【“戏比命大”的追戏人——崔光丽艺术境界探析】 “戏比命大”的追戏人 ——崔光丽艺术境界探析 《武则天与婉儿》剧照,崔光丽饰演武则天。 康式昭 一 2015年11月,渐入深秋的蓉城。 首届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奖”竞演,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戏比命大”的追戏人
——崔光丽艺术境界探析
http://www.ccdy.cn/xinwen/wenhua/xinwen/201602/W020160202548512341617.jpg
《武则天与婉儿》剧照,崔光丽饰演武则天。
康式昭
一
2015年11月,渐入深秋的蓉城。
首届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奖”竞演,正如火如荼地展开。19日下午,修葺一新的四川省川剧院剧场,人潮涌动,笑语喧哗,戏迷们争睹广元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创排的大型川剧《武则天与婉儿》来了。
幕前曲朗朗响起:“秦蜀古道荡旌旗,龙驹凤辇溅春泥。千里迢迢寻旧梦,一路风雨一路诗。”帷幕缓缓拉开:舞台上,车辚辚,马萧萧,銮铃叮当。圣后武则天,要重访童年生活的故里——利州,也就是今天的广元城!
只见在侍从的簇拥中,凤冠高髻、气宇轩昂的武则天,漫步登踞“观景岩”上:“呀,好一派壮丽景色也!”“难忘嘉陵春江水,难忘天险剑门关!抚今追昔情难禁,不由人心潮涌浮想联翩……”一张口,那声势,那气场,那品貌,那派头,立即迎来一个碰头彩!
人们窃窃私语:“那不是省川剧院的资深‘梅花’崔光丽么?调广元了?”“啥呀,那叫整合川剧资源,建立友邻联盟,共推精品。”“不就是《易胆大》里那个彩旦加泼辣旦的麻五娘?反串大青衣?”“她原本就是大青衣、闺门旦,麻五娘才是反串呢!”“听说动了大手术,几个月前头发都掉光了……现在,这么神气!”“她呀,爱戏,恨戏,戏迷,戏痴,一辈子嫁给了戏。一句话:只要有口气就还唱。戏比命大!”
听着光丽粉丝们的小声议论,我的思绪拉回到了一年前的广元。2014年9月1日,适逢该市因武则天而设的“女儿节”,欢声笑语,喜气洋洋。我和乡友、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秦华生,专程来到这里,观赏《武则天与婉儿》初上舞台的彩排。我们深知,崔光丽作为一个出身革命军人家庭的地地道道朝鲜族姑娘,学川剧、演川剧,30多年了,一路磕磕绊绊走来,非常不容易。在遭遇“独霸舞台”“只为一个人排戏,一个人演戏”的特殊生态环境里,她哪怕拿梅花奖十一二年了,也从未排过一出新戏,配角倒也演过,却从来没站在舞台中央!广元请她饰演武则天,一号主角,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她兴高采烈地允诺了,全身心地投入了!基于这一点,我和华生也是兴致勃勃地赶来,奉上恭贺,并出点有用没用的小主意!
彩排获得成功。光丽不愧资深“梅花”,沉稳大气,雍容华贵,唱念做舞俱佳,托出了一个大政治家、圣后女皇的鲜活形象。宾主皆大欢喜。设想着、设计着,等《武则天与婉儿》再加工后,走出广元,打进成都,再力争走出四川,唱响神州……晚餐之际,光丽突然对我和华生说:你们先回北京,过两天我也要去,预约好了一个大手术。北京见!
北京再见,却是在中日友好医院外科病房!她手术切除了胸部肿瘤,恶性的!已属中早期。原来,肿瘤早已发现,性质待定。她是硬撑着把戏推上舞台才上手术台的!这个不顾命的女娃!“中早期”云云,是否和这延迟相关呢?……据说,手术之际,她只提了一个要求:“不能残废、我不愿苟活,我还要唱戏!”医生尽量关照了她。
此后,便是紧锣密鼓地在北京和成都一次又一次化疗、放疗,那个罪受的!头发掉光了,面黄肌瘦了,四肢无力了,卧床难起了……她却硬是挺了下来。不过,经过这一番不要命的折腾,奇迹出现了:头发再生了,面色红润了,四肢有力了,张口能唱了……术后10个月,四川艺术节隆重推出,她张罗着复排《武则天与婉儿》,打进艺术节。其间,又生波折: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复查告知:再现阴影!9月中旬,她又忐忑不安地赶赴中日友好医院,原手术大夫认真做过多项检查后一锤定音:阴影乃疤痕,警报解除!
紧接着,一通“急急风”飞回成都,赶赴广元,匆匆二十来天,复排《武则天与婉儿》剧,再打回成都,全新亮相……于是,四川省川剧院剧场,上演了本文开头引出的那一幕活剧。
人们说,在优秀演员眼里:“戏比天高”;熟悉崔光丽的人更知道,在她心里:“戏比命大!”不错,她热爱生命,受多大罪也积极配合治疗,目的却只在:重返舞台!她更爱川剧,忧心川剧。据省政协网站披露,作为省政协委员,她坚持带病参加会议,只为替川剧呐喊呼吁,提案依旧是:保护川剧,挽救川剧,振兴川剧!
这一年来,从成都到广元、从广元到北京、从北京又到广元,再从广元杀回成都。崔光丽用她的所作所为,告诉了我们许许多多!
要读懂她,难;其实,也不难!
二
崔光丽和川剧结缘,有些偶然。12岁那年,她和邻居小姐妹同去报考简阳川剧团,精心准备的姐妹未被录取,一句川腔不会哼的她却被选中。从此开始了她的川剧生涯。
她,禀赋聪颖,嗓音甜润,扮相俏丽,俊逸洒脱。她,性格开朗,乐观大气,既有北方女子的豪爽,又有南国姑娘的温婉。她还有一个突出的个性特点:好认死理,认定的就冲,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正是依仗自身优异的天赋条件,加上勤学苦练,学习期间就打下了厚实的演艺基础,戏路宽,悟性高,适应性强。一出师,拿得出手的剧目就有:闺门旦的《御河桥》、青衣的《刁窗投江》、花旦的《别洞观景》、刀马旦的《穆桂英》、丑旦的《滚灯》、反串小生的《十八相送》等。可谓:“文也文得、武也武得,美也美得、丑也丑得,女也女得、男也男得。”凭借这些,她从简阳川剧团脱颖而出,跨进了群星闪烁的四川省川剧院大门,翻开了人生新篇章。
特别幸运的是:她成了川剧名旦许倩云的关门弟子。许老妈处,堪称“梅花育成所”。5朵川剧梅花出自她门下,她们是:“二度梅”沈铁梅、田蔓莎,“一度梅”蒋淑云、黄荣华,连同后来的崔光丽。黄荣华可能人们不大熟悉,她是沈铁梅团里的帮腔领腔,平时是幕后英雄,她争梅演出的主打折子戏《评雪辨踪》就是许老师亲授。
进了省团,眼界大开。崔光丽为自己确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夺“梅”!
那时候,争“梅”条件极苛,且不说自身技艺先要过硬,来不得半点虚假及侥幸,就是报名门槛也得挤破脑袋。一是由各省剧协及中直、总政等单位申报,各单位只能提名两位备评人,二是参评者必须在首都或中国剧协主办的活动中展演过。进京么,崔光丽没半点可能!有心人想了个“曲线救场”的办法:请中国剧协支持、帮扶“振兴川剧”,来成都共同主办“第二届中国川剧节”,剧协慨然允诺。亮相川剧节,便可取得报名权,夺“梅”之门,为光丽打开了一条小小的缝隙。
足够了,这就是老天眷顾了!崔光丽开始忙她的“崔光丽演出专场”。她依靠许倩云、王世泽、王起久老师及川院伙伴们的仗义支持,在毫无报酬、排练场只管一份盒饭的艰苦条件下,拿出了一台折子戏专场。包括:抒写悲愤交加的孤女钱玉莲遭遇的《刁窗》,展示活泼可爱的小精灵白鳝仙子情怀的《别洞观景》,以及讴歌沉着冷静的女英雄江姐的《红岩·华莹风雨》。既有传统川剧经典小戏,又有新编现实题材戏;既有传统苦情戏,又有诙谐童话戏,还有现实悲壮戏。唱功、做功、舞蹈,水袖、翎功、圆场,短短一台折子戏,展示了表演者多方面的才艺。如实说,加衔“梅花”,绝不勉强,更非过滥。
然而,当时争梅者的常规是:要带来两台戏,一台作为主角站在台中央的大戏,再加一台展示多种技艺的折子戏。前者面对广大观众;后者则为折服评委专家。
崔光丽只有一台折子戏,明显处于劣势。这时候,魏明伦、谢平安两位川剧大师“救场”了。魏编谢导的大本川戏《好女人坏女人》(根据布莱希特名著《四川好人》再次改编)特邀光丽担当B角,在上海和成都闪亮登场,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媒体一派赞扬:她和A角陈巧茹,和而不合,各有所长,殊途同归,一戏双赢。
2003年3月,崔光丽终于夺得中国剧协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排名进了前十。
三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有心人。
尽管冷板凳坐着,离舞台中央咫尺千里,崔光丽却不灰心,不丧气,不自馁,而是勇于和善于抓住机会:不拒绝小角色,不害怕当绿叶,认认真真做戏,点点滴滴创造,给自己的胜出创造条件。
谁也不会预料到,一出川剧《易胆大》,个中一个小角色——恶霸麻五爷老婆麻五娘,竟让崔光丽大放光彩!一举夺得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表演奖;2009年去上海演出,2010年又获白玉兰奖,配角奖提名7名,正式获奖者4名,她跃居榜首!有意思的是,她斩获梅花奖是第20届,获得白玉兰奖也是第20届!
有人说,崔光丽闯了大运,交了好运。光丽心里明白,那是辛勤劳作、汗水加泪水浇灌的结果。她原本攻大青衣、闺门旦,麻五娘是个丑婆子不说,还没多少戏。要按平常的小脾气,哪怕坐穿冷板凳也不低头,然而,她想起了前辈艺术家、名丑周企何老师的话:“演员有大小,角色无大小。”许倩云老师也说过:“角色有主次,演员没大小。”她遵从师长们的教诲,接活了。她明白: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不仅能演好主角,还要善于塑造好配角,甚至剧中的无名氏。
她的心思全部用在麻五娘的角色塑造上,她调动了几十年的从艺积蓄,运用了尽可能多的艺术手段,不顾丑,不嫌累,硬是把麻五娘活鲜鲜地矗立在了舞台上。
上海媒体这样报道:“昨晚的演出,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著名川剧演员崔光丽饰演的恶霸之妻麻五娘。麻五娘原本是反派丑角,却被崔光丽极为出彩地塑造成一个‘丑而不丑’的搞笑人物,为充斥全剧的悲情稍作缓冲。”说得不错,悲剧喜演、悲中含喜,向来是川剧一大特色。
另一则报道赞她:“表演之夸张传神,眼神之犀利生动,动作之丰富利索,身段之协调优美,可谓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她常用出其不意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表演设计,把角色的凶、泼、贪、霸、毒、蠢等性格特征,引向极致。”“表演是依据角色行为逻辑去追求喜剧效果,而不是以简单丑化造型或庸俗低级的表演去哗众取宠、讨好观众。”“专家们称赞:她的表演达到了‘丑而不丑’的优美艺术境界。”
白玉兰奖的评委们也不吝把赞语奉上,获奖评语云:“崔光丽跨行当演出,把传统戏剧的功力融入现代题材的戏剧中,把反派角色刻划得栩栩如生。”
崔光丽以卓越的胆识迎接了角色反串的挑战,也借助这一反串,实现了艺术的突破和跃进。委实可喜可贺!
首届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奖”竞演,已于2015年11月30日闭幕。
喜讯传来:广元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推出的《武则天与婉儿》荣获“四川文华奖·优秀剧目奖”,武则天扮演者崔光丽荣获“四川文华奖·表演奖”(单项奖只设一等)。
功夫不负苦心人,从艺40年,崔光丽实现了艺术人生的三级跳:2003年第一跳夺“梅”;2010年第二跳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上海白玉兰奖;2015年第三跳,跳到了舞台中央,肩扛起全剧中轴的重担,胜任愉快。
今后的路怎么走?这位“爱戏如命”“戏比命大”的朝鲜族女娃,还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戏比命大”的追戏人 ——崔光丽艺术境界探析 《武则天与婉儿》剧照,崔光丽饰演武则天。 康式昭 一 2015年11月,渐入深秋的蓉城。 首届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奖”竞演,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更多相关链接
http://www.ccdy.cn/xinwen/wenhua/xinwen/201602/W0201602025485123416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