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86|评论: 2

[民生杂谈] 让“光板田”变成“聚宝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4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高占全国耕地70%的中低产田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粮食产能提高了,可以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保护生态提供更大空间  岁末年初,正是盘点一年收成的时候。甘肃天水张家川县的农民高兴了:“原先的山坡地种一年,几乎是亏本的,现在新修的梯田种植玉米,产量在600公斤以上,‘光板田’变成了‘聚宝盆’!”
  原来,张家川的土地贫瘠,加上坡高路陡,十年九旱,一年的产出十分有限,老百姓无奈地把这种地叫做“光板田”,日子过得很艰苦。近年来,县里整合了多个项目资金,加大高标准、高质量农田的建设力度,新修了标准化梯田,增加了土壤肥力。耕作条件好了,地平了,路通了,农业机械也开上了山,农民卖掉耕牛换“铁牛”,粮食产量也“水涨船高”,农民的种粮效益增加了不少。
  张家川的变化令人欣慰。农业以土而立,耕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质量事关粮食安全和农业的产出能力。近年来我国在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质量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但是,人多地少基本国情没有变,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对建设用地指标的需求扩张没有变,耕作制度、耕作方式改革进程缓慢没有变,耕地质量的现状仍然堪忧。
  有关部门测算,我国高标准农田仅占了30%,中、低产田分别为6亿多亩和5亿亩。中低产田由于保水保肥、耐水耐肥性差,要维持高产只能依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耕地退化严重,有机质含量降低,东北黑土地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北方土壤盐碱化,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重达40%以上。由于土壤地力偏低,我国土壤对农产品贡献率仅为20%,比发达国家低20%。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耕地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保障。粮食产能提高了,也可以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保护生态提供更大空间。因此,必须更加重视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更加重视用地、养地结合,把“藏粮于地”落到实处。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建设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步伐,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8亿—10亿亩的高标准农田,相对于现有的5亿亩左右高产田来说,增加了将近一倍,将大大提升农业的产出效益。
  让“光板田”变成“聚宝盆”,实现耕地质量提升,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用地、养地方面,政府要给予补贴引导,让测土配方施肥、深松整地、土壤有机质提升、耕作层剥离等措施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相关技术配套都应进一步健全,向绿色、轻简、易操作的方向努力。此外,要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农民能真正从耕地质量提升中得到实惠,享受到农产品的高产出和优质优价,发挥农民成为耕地提质增效的主力军作用。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14日 11 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2-14 10:1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14 12:16
一个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