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46|评论: 2

[散文随笔] 关于三毛最后凄美的爱情(泠泠江月随笔于2012.6.2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3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滚滚红尘》(罗大佑 陈淑桦)




   20120224224912_z43zx.thumb.700_0.jpg

  今天再次听到这首三毛的作品《滚滚红尘》思绪回到从前

  关于凄美的爱情(三毛之死)(泠泠江月随笔于2012.6.23)
三毛: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多富有哲理的话,但非常惋惜的是,三毛在《滚滚红尘》如日中天时却怆然倒下(1991.1.4),在台北的荣民医院自杀身亡,年仅48岁;死因一直是个迷…

其中最认同的一种说法是,因王洛宾(注:*西部歌王,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打成*坐过牢)拒绝了三毛的爱情而自杀;当时三毛已48岁,王洛宾79岁;当年三毛写给王洛宾的信:万里迢迢,为了认识你,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无法抗拒的…

                                                                            而王洛宾因考虑到自己近八十,三毛大作家才47就回绝了;三毛却一直认为自己已找到真爱,不在乎世俗的观念而热烈追求着…王却一直回绝;三毛感到绝望才走在了无法自己渡过的路上…王洛宾在后来的访谈节目中潸然泪下,连说对不起,不该拒绝三毛的爱!

今天忽然看到她说的: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不禁感觉:在别人的眼中可以很潇洒的做,当出现在自己身上时却陷入迷惑之中(三毛劝别人自渡,但自己却怎么也渡不过这个坎)!难道这就是命运?!这就是凄美?!我们苦苦追求的就是这种结果…爱并没有罪!


还记得三毛曾经说过:


亲爱的,当你玩累了的时候,就会回家来找我???
然最后在她自己的作品《滚滚红尘》中怆然离去。。。 。。。:L:L:L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2-23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冥冥中一切都注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月仿 发表于 2016-2-23 17:45
冥冥中一切都注定的



  也许吧
  滚滚红尘阡陌路
  茫茫天涯是归途



  《滚滚红尘》与三毛之死




[url=]我要推荐[/url]转发到手机网http://i4.hexunimg.cn/2013-02-01/150857356.jpg

  三毛辞世22年了。一生情痴恨几许,淡淡人间烟火中。她有着常人未曾经历的成长历程,也有着常人无法触及的浪漫情怀,更有华美悲凉的佳人迟暮。她一生“流浪”,踏遍万水千山,只为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她站在红尘之上,俯瞰芸芸众生,唱尽世间情怀。
  《撒哈拉的眼泪:三毛传》
  朱云乔 著,中国画报出版社
  酒醉后的灵感
  《滚滚红尘》是在香港导演严浩的一再央求下诞生的。
  严浩也是三毛的忠实读者之一,曾经,他在读到三毛的小说《哭泣的骆驼》时,就深深为其中的悲剧故事而感动,他曾多次恳求三毛将她的故事改编成剧本,然而却被三毛拒绝了。
  严浩没有放弃,他相信三毛能够创作出其他题材的优秀剧本。他开始了漫长的纠缠,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著来恳求三毛写剧本。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会错,当你读到她的小说时,就仿佛在看一部电影。
  1990年,严浩约了影星林青霞和秦汉,把三毛请到餐馆。他开始发动集体的攻势,三个人一起劝三毛为他们写剧本。三毛仍然不愿意,但是她又不忍心推托他们的好意,只好推托说自己即将去欧洲旅行。话已至此,他们三人也没有办法。
  那一日,也许是心情不好的缘故,三毛喝醉了。她回到家中时,足下已经不稳,于是一个失足,竟然从家中的楼梯上跌下。三根肋骨都摔断了,断掉的骨头插入肺中。后来在医院,她的肺被切掉了一叶。时隔两个月才出院。
  也许是认为自己已经没有推托的理由,也许是突发的横祸让三毛忽然有了灵感,在她住院的两个月内,竟真的写出了一个剧本。于是这一次,她将严浩、秦汉和林青霞三个人再次请到了餐馆,并将她在病床上创作的稿子交给了他们。林青霞和秦汉都立刻表示愿意演这个戏。这个剧本的名字是《滚滚红尘舞天涯》,也就是后来的《滚滚红尘》。
  三毛对这部电影的拍摄也十分积极。通常编剧交稿后,便结束工作了,除非同时兼任了导演或其他职责。然而三毛却不同,她不但参与影片摄制的过程,甚至还亲手操刀为导演绘制分镜图。影片的镜头总共有九十多个,而三毛竟画了六百多张分镜图。
  更让人无奈的是,三毛还想扮演女配角月凤。严浩自然不会同意,三毛颇有微词,她认为,导演之所以用影星张曼玉而不用她,是为了打美女牌。三毛这样的要求很不合常理,但是想一想也可以理解,因为三毛就是这样的一个活在幻想之中的人啊!
  在这场电影的拍摄中,三毛比许多人都要劳累。甚至拍摄结束的宣传活动中,三毛也付出了许多的辛苦。她真的是太爱自己这个在电影中的试水作了。仅仅七天的时间里,三毛就接受了二十八次新闻采访,上了八次电视,以及一堆数不完的应酬。
  最终,虽然这部电影的票房只有六百万港币,但它得到了业界的赞赏。那一年,《滚滚红尘》获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十二项提名。
  成功与她无关
  由于被金马奖提名,《滚滚红尘》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电影在香港首映期间,与许多当红影片相同,受到了赞誉也受到了批评。批评的人对这部电影的挑剔,在艺术表现和演员的演技上并没有多少,主要都是在指责内容,指责内容也就是指责编剧。其中,有着台湾当局背景的《香港时报》对电影抨击得最激烈。它甚至连续六天发表文章,指责影片美化了剧中的男主角汉奸章能才,也美化了左派学生运动鼓动者女配角月凤。片尾大逃难的场景,有故意侮辱国民党军队的嫌疑。
  “港九影剧自由总会”也不甘寂寞,将抨击的文字用电传发给“金马奖”评委会。而台湾当局新闻局电影处则发表言论,表示不受政治干预,“只要没有歪曲历史,就不便干涉创作理论”,“没有必要从意识形态的问题去攻击”。
  三毛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会引来这样的争论,她只好站出来辩解。对于人们指出的,影片是根据女作家张爱玲与当年汪伪政府宣传部副部长胡兰成的恋爱故事改编而成,三毛坚决否认了,她在《新闻周刊》上宣称,《滚滚红尘》与张爱玲无关,而是取材于“蒋碧薇、徐悲鸿、张道藩的故事”。
  三毛真的是一个完全不懂得处世之道的人,她根本就不知道,这样的言论只会给她带来更大的麻烦。果然,徐悲鸿的儿子、台湾音乐评论家徐伯阳立即抗议,指责三毛“诽谤中伤,是无天理”,并聘请律师,准备起诉。
  1990年12月15日,“金马奖”评委会宣布:电影《滚滚红尘》获最佳导演、剧情、女主角、女配角、摄影、音乐、美术设计和造型设计等八项大奖。其中唯独没有最佳编剧奖,这大概与当时社会对三毛的抨击不无关系。
  《滚滚红尘》成功了,严浩成功了,林青霞、秦汉都成功了,这部电影的成功,是一个团体的成功,这个创作团体的所有人都为之高兴,除了三毛。
  因为他们的成功与她无关。就在电影的创作剧组接受着鲜花与掌声的时候,三毛仍在独自承受着来自社会各界的抨击、质疑和谩骂。这也为三毛后来的自杀,埋下了伏笔。
  回首一生,发现美也好,丑也好,都只是虚无的画像,而我们的生命从虚无中生,最后要向着虚无而死。
  第二年1月4日凌晨二时,三毛自缢身亡。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