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行业其实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是一个半医半商的行业,因为眼睛是人体器官之一,所以验光部分跟医学有一定关联,现在医学院有专门的专业教学叫做视光学。而验光后的配镜需要选择自己中意的框架和镜片,这些就属于商业部分了。
框架和镜片这部分商业内容涉及到一些行业规则,本人不作普及,只就验光部分作一定的介绍,如果有需要咨询的可以发帖提出,我尽量及时回应。在下面的介绍中,我也会尽量用通俗的语句也就是口水话,目的是让大家容易理解。
1、问诊:验光跟看病一样,验光师会以聊天的形式和顾客进行沟通,会涉及你的年龄、职业、用眼习惯、视力需求、上一副眼镜的度数等等。
2、电脑验光:即使用电脑验光仪进行的一种验光方式,电脑验光仪的工作原理不作解释,有兴趣的可以自己问度娘,我把它比作类似以前的傻瓜相机,这种验光方式简单快速,但误差较大,其结果会因设备的性能和顾客眼睛的配合与否而发生偏差。所以电脑验光的结果不能直接作为处方进行配镜。
3、检影验光:即使用检影镜进行的验光方式,检影镜的工作原理也请问度娘,检影验光就需要验光人员有相应的技术能力了,其能力的掌握也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检影验光的优点是散光(包括散光度和轴位)的检查比较准确,并且对顾客眼睛的配合与否关系不大。同时检影镜还可以发现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方面的异常,可以建议顾客到眼睛专科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确诊。
4、综合验光:即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的验光方式,综合验光仪长什么样仍然请问度娘。此时就是将2、3取得的结果用综合验光仪和投影仪进行视力复核和检查,如果是9岁以下的小朋友在综合验光前最好进行10分钟的雾视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综合验光时包括散光度和轴位的精调、红绿平衡、单眼最佳视力、双眼红绿平衡、双眼最佳视力、双眼单视等等,这一步需要顾客的配合,也需要验光人员的耐心和细心。
5、插片验光:即用试镜架进行的验光方式,因为试镜架比综合验光仪更接近我们使用的镜框,所以就需要将4得到的结果在试镜架上再次进行复核和检查,所以插片验光仍然需要重复进行散光度和轴位的精调、红绿平衡、单眼最佳视力、双眼红绿平衡、双眼最佳视力、双眼单视等等,这一步也需要顾客的配合和验光人员的耐心和细心。4和5的区别在于,综合验光仪不需要重复进行镜片的更换,还可以进行其他视功能的检查。
6、试戴:把5所取得的结果用试镜架让顾客进行试戴适应,特别是初次戴镜和视力变化较大的顾客,适应时间至少十分钟以上。对于试戴有异常的顾客,还需要进行再一次检查,找出原因,是因为初次度数太高?度数变化较大?有斜视导致的非双眼单视?屈光参差较大引起融合障碍?还是散光度数和轴位的不精准?等等。
7、处方:上一步的试戴体检顾客很适应,就可以将结果作为处方了,处方中的主要数据是球镜度、轴镜度及轴位、瞳距。
最后就是选择镜框和镜片了。
口水话有些太啰嗦,只是想让网友们能够理解,如果有同行看到请不要拍砖。
|